一种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3614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剪力墙防水施工是一项重要工序,防水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地下室高低跨剪力墙因位置特殊,防水施工无操作面等因素,导致防水难度极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地下室高低跨剪力墙防水甚至无法施工,仅仅依靠剪力墙结构自防水能力进行防水,防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地下室高低跨剪力墙防水难度极大或无法施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可操作性强,防水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防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防水结构,其包括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低跨底板、高跨底板及竖直墙体,所述低跨底板、高跨底板及竖直墙体共同构成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主体,所述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主体的外壁面设有SBS防水卷材,位于低跨底板与竖直墙体连接折角处的SBS防水卷材内侧设有防水加强层,位于竖直墙体外侧的所述SBS防水卷材外侧设有砖胎膜,所述砖胎膜与位于竖直墙体外侧的所述SBS防水卷材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所述砖胎膜外侧填充有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砖胎膜及水泥砂浆层上设有垫层,所述垫层与位于高跨底板底面的SBS防水卷材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其中低跨底板、高跨底板、竖直墙体可分段施工浇筑,施工便利,可操作性强, SBS防水卷材起主要防水作用,水泥砂浆层防止漏浆。有效解决了地下室“高低跨”剪力墙防水困难的问题,施工便利,可操作性强,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地下室“高低跨”剪力墙防水困难的问题,施工便利,可操作性强,防水可靠性高,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加强层为厚度为1.5~2.0mm的单组份聚氨酯涂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SBS防水卷材厚度为3~5mm。

作为优选,所述水泥砂浆层厚度为15~20mm。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地下室“高低跨”剪力墙防水困难的问题,施工便利,可操作性强,防水可靠性高,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低跨底板1,高跨底板2,竖直墙体3,SBS防水卷材4,

防水加强层5,砖胎膜6,水泥砂浆层7,回填土8,垫层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防水结构,其包括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低跨底板1、高跨底板2及竖直墙体3,低跨底板、高跨底板及竖直墙体共同构成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主体,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主体的外壁面设有厚度为3~5mm的SBS防水卷材4,位于低跨底板与竖直墙体连接折角处的SBS防水卷材内侧设有防水加强层5,防水加强层为厚度为1.5~2.0mm的单组份聚氨酯涂膜层,位于竖直墙体外侧的SBS防水卷材外侧设有砖胎膜6,砖胎膜与位于竖直墙体外侧的SBS防水卷材之间设有厚度为15~20mm的水泥砂浆层7,砖胎膜外侧填充有回填土8,回填土、砖胎膜及水泥砂浆层上设有垫层9,垫层与位于高跨底板底面的SBS防水卷材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方法为:先浇筑低跨底板和部分的竖直墙体,并在连接的折角处涂上单组份聚氨酯形成防水加强层5,铺设SBS防水卷材并在SBS防水卷材上口预留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应大于100mm,接着在SBS防水卷材外侧砌筑砖胎膜,并在砖胎膜靠近竖直墙体的一侧粉刷水泥砂浆层,然后粉刷层外采用3~5mm厚的SBS防水卷材施工,与已预留的SBS防水卷材搭接长度搭接并预留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应大于100mm,再在砖胎膜外侧填入回填土后浇筑垫层,于垫层表面采用3~5mm厚的SBS防水卷材施工,与已预留的SBS防水卷材搭接长度搭接,最后浇筑高跨底板和剩余的竖直墙体,形成完整的地下室高低跨剪力防水墙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地下室“高低跨”剪力墙防水困难的问题,施工便利,可操作性强,防水可靠性高,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