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070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大量采用幕墙做为外围的建筑装饰,幕墙能很好满足建筑的通风采光、节能保温、隔声等要求,改善人们居住、工作环境的同时,美化建筑立面效果为城市带来时尚和现代感。其诸多优越的性能受到建筑设计师和业主的广泛青睐,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增多,新标准和新技术的发展,对幕墙的使用功能、外观效果、室内观感等各方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幕墙窗的采光、通风、外观效果、室内观感是幕墙设计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幕墙窗系统的窗扇、设于幕墙上的开启框影响采光及通风面积,造成在实际使用中窗的有效通风面积和玻璃窗的采光减小。另外,幕墙窗是一种复合结构、组合的构造形式,窗框及开启框往往突出幕墙龙骨,使得幕墙外壁面流畅感不佳,而在室内的内视效果,窗与其它位置幕墙不协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旨在保证节省材料,结构合理,增大通风采光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为多块幕墙窗单元相互拼接,每一幕墙窗单元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横梁、及开启扇,两个所述立柱及两个所述横梁围成具有一通口的幕墙框架,所述开启扇盖合/打开所述通口,其中,所述幕墙框架与所述开启扇的抵接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述通口,所述开启扇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开启扇容置于所述凹槽;每一所述幕墙窗单元还包括多个装饰板,一所述装饰板设于所述幕墙框架外面壁与所述开启扇的抵接处,该所述装饰板包括第一装饰板及与所述第一装饰板相适应的第二装饰板,所述第一装饰板连接于所述开启扇的四周,所述第二装饰板连接于所述幕墙框架,所述开启扇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装饰板与所述第二装饰板相抵接,且外面壁平齐。

优选地,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悬挂件,所述悬挂件固设于一所述横梁的外壁,所述开启扇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悬挂件。

优选地,所述开启扇包括幕墙面材及固设于所述幕墙面材外围的固定框,所述第一装饰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开启扇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幕墙面材与所述幕墙框架外面壁平齐,所述固定框容置于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幕墙框架的通口的侧面壁平齐。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包括上窗框,所述上窗框远离所述幕墙框架的外壁设有铰接部,所述悬挂件设有相应的扣位,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扣位。

优选地,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多个固定扇,每一立柱及每一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延伸部,每一固定扇均设于所述开启扇外围,并固设于两个相邻的延伸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饰板及所述第二装饰板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装饰板均一体成型连接于所述固定框的四周,四个所述第二装饰板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扇。

优选地,所述装饰板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扇抵接处的第三装饰板,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延伸部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两端分别抵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扇,所述第三装饰板卡接于所述第二压板。

优选地,所述悬挂件远离所述铰接部的一端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抵接于所述固定扇,一第二装饰板卡接于所述连接部。

优选地,每一所述幕墙窗单元还包括三个第一压板,三个所述第一压板分别设于未设有所述悬挂件的横梁、及两个立柱,三个所述第二装饰板分别卡接于三个所述第一压板。

优选地,每一相适应的所述第一装饰板与所述第二装饰板的抵接处均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固定框和/或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固定框和/或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第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开启扇直接固设于幕墙框架,节省材料,增大采光及通风面积,并且开启扇还容置于幕墙框架的凹槽中,当开启扇处于关闭或打开位置时,进一步增加采光及通风面积,并且第一装饰板及与第二装饰板分别设于开启扇的四周及幕墙框架,结构合理,不干涉采光及通风,还增强开启扇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开启扇打开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横梁及开启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中横梁及上窗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立柱及开启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的延伸部及固定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横梁及开启扇打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

参照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为多块幕墙窗单元相互拼接,每一幕墙窗单元包括两个立柱10、两个横梁20、及开启扇30,两个立柱10及两个横梁20围成具有一通口101的幕墙框架100,开启扇30盖合/打开所述通口101,其中,幕墙框架100与开启扇30的抵接处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连通通口101,开启扇30处于关闭位置时,开启扇30容置于凹槽11,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多个装饰板60,一装饰板60设于幕墙框架100外面壁与开启扇30的抵接处,该装饰板60包括第一装饰板61及与第一装饰板61相适应的第二装饰板62,第一装饰板61连接于开启扇30的四周,第二装饰板62连接于幕墙框架100,开启扇3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装饰板61与第二装饰板62相抵接,且外面壁平齐。

该隐藏开启窗幕墙系统为多个幕墙窗单元依次拼接组合形成的整体,其中幕墙框架100上的通口101可作为采风口及采光口,两个立柱10及两个横梁20相对均设有缺口,缺口形成凹槽11,优选地缺口置于立柱10及横梁20的外侧,使开启扇30便于打开及关闭。当开启扇30盖合于通口101时,四个缺口形成一凹槽11的底面壁可进行限位,使开启扇30部分或全部容置于凹槽11,并紧密密封通口101。通过装饰板60可使固定扇50与开启扇30的抵接处,及相邻两个固定扇50的抵接处进行密封,以便有效的防风防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开启扇30直接固设于幕墙框架100,节省材料,增大采光及通风面积,并且开启扇30还容置于幕墙框架100的凹槽中,并且第一装饰板61及与第二装饰板62分别设于开启扇30的四周及幕墙框架100,结构合理,不干涉采光及通风,还增强开启扇30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密封性。

优选地,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悬挂件40,悬挂件40固设于一横梁20的外壁,开启扇30的一端铰接于悬挂件40。

其中的悬挂件40可固设于幕墙框架100的任意一边的横梁20或立柱10,优选地,悬挂件40固设于一横梁20的外壁,可通过螺钉紧密固接于上侧的横梁20,以此使开启扇30打开一定角度时,采风口及采光口的有效面积更大,可使开启扇30在幕墙框架100上不产生突兀,结构合理,当开启扇30处于关闭或打开位置时,进一步增加采光及通风面积。

参照图3及图5,优选地,开启扇30包括幕墙面材31及固设于幕墙面材31外围的固定框32,第一装饰板61连接于固定框32,开启扇30处于关闭位置时,幕墙面材31与幕墙框架100外面壁平齐,固定框32容置于凹槽11,并与幕墙框架100的通口101的侧面壁平齐。

上述的幕墙面材31优选为玻璃面材,幕墙面材31的四周安装有固定框32,以保护幕墙面材31,便于安装。当开启扇30处于关闭位置时,幕墙面材31与幕墙框架100的外面壁平齐,以此使幕墙面材31与幕墙框架100的外面壁保持流畅感,不突兀。进一步地,固定框32容置于凹槽11,并与幕墙框架100的通口101的侧面壁平齐,使幕墙框架100的内面壁不突兀,开启扇30与幕墙框架100更协调,不干涉采光及通风面积。当开启扇30处于关闭位置时,开启扇30的采光面积与通口101相同,使采光面积更大。

参照图4,优选地,固定框32包括上窗框321,上窗框321远离幕墙框架100的外壁设有铰接部3211,悬挂件40设有相应的扣位41,铰接部3211铰接于扣位41。上述的铰接部3211与上窗框321一体成型,可为一光杆,并容置于悬挂件40的扣位41中,开启扇30通过铰接部3211及扣位41可翻转,进行开启扇30的打开及关闭,并且使开启扇30的安装及拆卸方便快捷。

参照图1、图2及图6,优选地,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多个固定扇50,每一立柱10及每一横梁20的两端均设有延伸部21,每一固定扇50均设于开启扇30外围,并固设于两个相邻的延伸部21之间。

上述的立柱10及横梁20的两端均分别延伸有延伸部21,固定扇50设于两相邻的延伸部21间。进一步地,每一延伸部21均设有缺口a围成的凹槽a,两两延伸部21间的空置区域为通口a,用于采光,固定扇50的面板端部均容置于凹槽a,并通过一固定件使面板紧密固定于凹槽a的内壁,其中的面板与延伸部21外面壁平齐,即固定扇50的面板与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开启扇30位于同一平面。固定件容置于凹槽a,并与延伸部21的通口a的侧面壁平齐,使固定件不干涉固定扇50的面板的采光面积,固定扇50的采光面积达到最大。

参照图3及图5,优选地,第一装饰板61及第二装饰板62均为四个,四个第一装饰板61均一体成型连接于固定框32的四周,四个第二装饰板62均连接于固定扇50。。

上述的四个第一装饰板61均连接于固定框32,优选地四个第一装饰板61与固定框32端部的四周一体成型,当开启扇30进行翻转打开及关闭时,第一装饰板61均进行联动。四个第二装饰板62均可通过螺钉等固定连接于固定扇50与开启扇30相抵接的一端,第一装饰板61与第二装饰板62可形成有容置区域,扣位41设于容置区域内,第二装饰板62固接的螺钉也可设于容置区域内,使该装饰板60用于保护悬挂件40及螺钉固定的安装位,减少幕墙框架100外壁面的突兀。

参照图4,优选地,悬挂件40远离铰接部3211的一端延伸有连接部42,连接部42抵接于固定扇50,一第二装饰板62卡接于连接部42。

上述通过一个第二装饰板62卡接于连接部42,使该第二装饰板62便于拆卸及组装,其中的第二装饰板62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的侧壁设有卡位,所述连接部42设有卡扣,第二装饰板62通过卡位卡接于连接部42,连接部42还设于容置腔中,第二装饰板62用于保护连接部42不受外界环境如雨水的腐蚀。

参照图3,优选地,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三个第一压板71,三个第一压板71分别设于未设有悬挂件40的横梁20、及两个立柱10,三个第二装饰板62分别卡接于三个第一压板71。

上述的第一压板71可通过螺钉等进行固接于未设有悬挂件40的横梁20、及两个立柱10。其中的第一压板71设有卡扣,三个第二装饰板62的容置腔的侧壁设有卡位,第一压板71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三个第二装饰板62通过卡位与第一压板71的卡扣固接,便于第二装饰板62拆卸及组装。

参照图1、图2及图6,优选地,装饰板60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固定扇50抵接处的第三装饰板63,每一幕墙窗单元还包括设于每一延伸部21的第二压板72,第二压板72两端分别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扇50,第三装饰板63卡接于第二压板72。

上述的第三装饰板63的容置腔可设置扣位,并与第二压板72两端的卡扣连接,优选地,第三装饰板63与相互抵接的第一装饰板61及第二装饰板62等宽,使每一装饰板60间的抵接处保持平齐,不突兀,不影响面板的采光面积。

参照图3,优选地,每一相适应的第一装饰板61与第二装饰板62的抵接处均设有第一密封件81,固定框32和/或凹槽11的底壁设有第二密封件82,固定框32和/或凹槽11的侧壁设有第三密封件83。

上述的第一密封件81、第二密封件82、第三密封件83均可为密封胶条或密封垫,当开启扇30处于关闭的位置时,开启扇30可与幕墙框架100紧密连接,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的第一密封件81置于第一装饰板61与第二装饰板62的抵接处,使第一装饰板61与开启扇30进行联动时,第一装饰板61及第二装饰板62始终呈密封的容置腔,使悬挂件40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