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分布间距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1926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分布间距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分布间距控制器。



背景技术:

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来说,钢筋的尺寸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实际工程的质量。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钢筋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紧,工人在绑扎钢筋时都存在经验估计尺寸间距,导致钢筋间的尺寸不均匀,间距有大有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质量,并且,在剪力墙绑扎过程中,一面剪力墙在绑扎横向钢筋时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无法进行有效的绑扎,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分布间距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钢筋分布的尺寸间距,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循环使用,携带方便,满足绿色施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筋分布间距控制器,包括有尺寸刻度的主尺,有尺寸刻度的主尺内设有滑槽,间距控制杆固定于有尺寸刻度的主尺上,其上有两个滑片,分别位于滑槽正面与背面,滑槽正面的滑片A与间距控制杆刚性固定,背面的滑片B可以在间距控制杆上移动,并且与间距控制杆的手动拧紧开关一起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主尺上可滑动间距控制杆,以及背面的滑片6和手动拧紧开关5的配合,利用手动调节的方式调节间距控制杆3间的距离,然后用手动卡紧开关5将其卡紧临时固定于主尺1上,从而来有效的间接控制所需钢筋绑扎间距。避免了人工绑扎时的尺寸不均问题,一个工人即可对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并且对于板筋绑扎时平扣放置也可以对于板筋间距控制,起到临时固定作用,避免了人为因素使摆好的钢筋失位。绑扎结束后只需去离即可,有利于循环使用,灵活性强,提高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间距控制杆结构立面图。

其中,1为有尺寸刻度的主尺;2为滑槽;3为间距控制杆;4为滑片A;5为手动拧紧开关;6为滑片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叙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钢筋分布间距控制器,包括有尺寸刻度的主尺1,有尺寸刻度的主尺1内设有滑槽2,间距控制杆3固定于有尺寸刻度的主尺1上,其上有两个滑片,分别位于滑槽2正面与背面,滑槽2正面的滑片A4与间距控制杆3刚性固定,背面的滑片B6可以在间距控制杆3上移动,并且与间距控制杆3的手动拧紧开关5一起配合,利用手动拧紧开关5上紧时产生的固紧力,增加了两滑片与主尺1摩擦力,将间距控制杆3固定于主尺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钢筋绑扎时,事先按绑扎要求调整好间距控制杆3间距,利用手动拧紧开关5上紧时产生的固紧力,增加了两滑片与主尺1摩擦力,将间距控制杆3固定于主尺1上。从而提高钢筋工程的质量,另外,并且在绑扎剪力墙钢筋时可以在剪力墙两端部放置,利用钢筋分布间距控制器,一个工人即可对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