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岩芯切割机圆柱形岩样弧形立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04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自动岩芯切割机圆柱形岩样弧形立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样切割的固定装置,属于实验室岩石切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钻取地质岩芯,岩性多数为圆柱状,直径在80-150mm之间。主要在实验室内通过岩石切割机、钻芯取样机制成标准岩样后,进行岩石的单轴、三轴试验,测试其力学参数,为工程设计和理论分析提供基础数据。目前,双面岩石切割机岩样固定采用两点式直螺杆加平面顶座的形式来进行固定,直螺杆的旋转顶进平面顶座,顶座顶紧圆柱岩芯。这种二点平面式固定圆柱形岩芯,不容易控制两个平面顶座顶力,容易致岩样倾斜。同时,当岩石切割机切割岩样时,高速旋转的金刚石刀头对岩样的冲击力很大,可能会导致岩芯发生松动,岩样切割质量不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牢固,安装拆卸便捷,保证岩样切割质量和岩样切割成功率的自动岩芯切割机圆柱形岩样弧形立式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岩芯切割机圆柱形岩样弧形立式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面和右立面,所述左立面和右立面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左立面上贯穿有若干左顶进直螺杆,所述左顶进直螺杆与左立面螺纹连接,位于左立面和右立面之间的左顶进直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左弧压板,左弧压板另一端连接左旋转手柄,右弧固定块侧部固定于右立面上,右弧固定块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所述左弧压板和右弧固定块的弧口相对设置,左弧压板和右弧固定块底部设有底弧顶板,底上升直螺杆转动连接底弧顶板,底上升直螺杆贯穿下横梁、且与下横梁螺纹连接,底上升直螺杆下端连接底旋转手柄。

所述左顶进直螺杆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左弧压板两端。

所述底上升直螺杆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底弧顶板两端。

所述右立面底端连接岩样切割机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由平面固定提升为弧形固定,由同一断面内两点固定改为三段弧固定,弧形固定结构简单,圆柱形岩芯固定牢固,安装拆卸便捷,岩样切割质量好,岩样切割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2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岩样切割机底座,2、右立面,3、上横梁,4、左立面,5、下横梁,6、右弧固定块,7、左弧压板,8、底弧顶板,9、底上升直螺杆,10、左顶进直螺杆,11、底旋转手柄,12、左旋转手柄,13、待切岩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自动岩芯切割机圆柱形岩样弧形立式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面4和右立面2,所述左立面4和右立面2通过上横梁3和下横梁5连接,左立面4上贯穿有若干左顶进直螺杆10,所述左顶进直螺杆10与左立面4螺纹连接,位于左立面4和右立面2之间的左顶进直螺杆10一端转动连接左弧压板7,左弧压板7另一端连接左旋转手柄12,右弧固定块6侧部固定于右立面2上,右弧固定块6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横梁3和下横梁5上,所述左弧压板7和右弧固定块6的弧口相对设置,左弧压板7和右弧固定块6底部设有底弧顶板8,底上升直螺杆9转动连接底弧顶板8,底上升直螺杆9贯穿下横梁5、且与下横梁5螺纹连接,底上升直螺杆9下端连接底旋转手柄11。

所述左顶进直螺杆10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左弧压板7两端。

所述底上升直螺杆9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底弧顶板8两端。

所述右立面2底端连接岩样切割机底座1。

对圆柱形岩样切割前先通过本装置对岩样进行固定,固定过程如下:

先旋动左旋转手柄12、底旋转手柄11,扩大左弧压板7、底弧顶板8和右弧固定块6的弧口合围区域的截面积,以便于将圆柱形的待切岩样13放入弧口合围的区域内,放入后,再次旋动左旋转手柄12、底旋转手柄11,使左弧压板7向右弧固定块6的弧口方向移动,底弧顶板8向上移动,让左弧压板7、底弧顶板8和右弧固定块6的弧口卡合固定待切岩样13的外周面,进而将待切岩样13固定,固定完毕后岩样切割机启动,对岩样进行切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