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防护栏杆固定支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037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时防护栏杆固定支脚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中用到的临时防护栏杆固定支脚,属于建筑施工临时工程地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临时防护栏杆如图1所示,临时防护栏杆70的立柱71底部设有底座72,在实际固定临时防护栏杆70的时候,通常是在底座72上安装膨胀螺栓80,将底座72通过膨胀螺栓80与主体结构相固定,从而来实现临时防护栏杆70的固定。从实际实施中可以发现,这种防护栏杆的固定方式存在拆改移位不方便及膨胀螺栓难以拆除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时防护栏杆固定支脚,其可牢固固定临时防护栏杆,可靠性高,拆改移位方便,可周转重复使用,节约了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时防护栏杆固定支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容纳框,所有容纳框通过若干立杆相连,至少一根立杆向下延伸超出最下面一个容纳框的部分弯折倾斜,所有容纳框中的一个容纳框上连接有螺母,螺母螺接有竖向丝杆。

所述立杆为螺纹杆,螺纹杆焊接于所述容纳框的外侧。

较佳地,两根所述立杆的底部弯折,最下面一个所述容纳框上连接所述螺母。

较佳地,所述竖向丝杆的中间部位设有螺纹且顶部设有方头。

较佳地,所述容纳框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活动螺接有抵顶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倾斜与垂直不同方向的机械力实现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将临时防护栏杆牢固固定,固定效果好,可靠性高,坚实耐用,拆改移位方便,对正式工程没有影响,不存在火焰切割等用火情形,避免了现场发生火灾,有利于安全生产,并且,本实用新型在拆卸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可周转重复使用,施工成本低,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临时防护栏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临时防护栏杆固定支脚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容纳框11,所有容纳框11通过若干立杆12相连,至少一根立杆12向下延伸超出最下面一个容纳框11的部分弯折倾斜,弯折部分120与主体结构平面相倾斜,所有容纳框11中的一个容纳框11上连接有螺母13,螺母13螺接有竖向丝杆14,竖向丝杆14与主体结构平面相垂直。

在实际设计中,立杆12可为螺纹杆,螺纹杆焊接于容纳框11的外侧。通常,各立杆12均布在容纳框11的外周。

在实际设计中,容纳框11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矩形,不受局限。并且,容纳框11的容纳孔尺寸与待容置的立柱71截面尺寸相适配。

如图2,图中示出的是设计了两个容纳框11的情形,两根立杆12的底部弯折,最下面一个容纳框11上连接螺母13。

如图2,在实际设计中,竖向丝杆14的中间部位设有螺纹141且顶部设有方头142。

在实际设计中,容纳框11上还可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螺纹孔内活动螺接有抵顶螺栓(图中未示出),以用于将容置的立柱71紧抵顶住。

安装时,在主体结构的适当位置钻好斜孔、直孔,斜孔的倾斜角度视立杆12的弯折程度而定。

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立杆12插入斜孔,在螺母13中旋拧竖向丝杆14,使竖向丝杆14伸入直孔并顶紧直孔底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与主体结构相固定住。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下弯折、与主体结构倾斜的立杆12以及与主体结构垂直的竖向丝杆14而在主体结构上实现嵌固,从而实现与建筑主体的锚固固定。

然后,将临时防护栏杆70的立柱71插入各容纳框11互相之间共同形成的竖向容纳空间中(若安装有抵顶螺栓,则可拧紧抵顶螺栓,使其抵顶住置于容纳空间中的立柱71),从而实现对临时防护栏杆70的稳固定位。

拆除时,将临时防护栏杆70的立柱71从容纳空间中取出,旋拧竖向丝杆14顶部的方头142,使竖向丝杆14退出直孔,从而沿斜孔方向即可使立杆12退出斜孔,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拆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倾斜与垂直不同方向的机械力实现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将临时防护栏杆牢固固定,固定效果好,可靠性高,坚实耐用,拆改移位方便,对正式工程没有影响,不存在火焰切割等用火情形,避免了现场发生火灾,有利于安全生产,并且,本实用新型在拆卸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可周转重复使用,施工成本低,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