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968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3D模块化吊装和运输过程中结构变形的需要,在每一模块中加入立柱,当整体吊装完成后,部分立柱位于建筑物(如客厅、房间)正中,严重影响了建筑空间的利用和家具布置,使空间利用大打折扣,不便随客户要求改变布局。而且,吊装完成后,多余的立柱不仅影响空间布局,还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施工安全方便且能够抽出立柱的3D模块抽柱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包括前梁、后梁、耳板、立柱,其所述前梁和后梁的前后均设置有耳板,所述前梁与后梁的连接处位于立柱之上,所述前梁和后梁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梁与后梁为双面梁。

进一步的,所述前梁与后梁上均有桁架形式的筋板。

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施工步骤为:

S1、将前梁与后梁之间固定好;

S2、各段梁分别置于立柱上;

S3、将梁固定好;

S4、抽走立柱。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成本,拼装完成后被取消的立柱可以循环利用;将焊接改为栓接,既保障吊装运输过程中结构变形的需要,又能满足后续拆除施工方便,且不影响结构建筑尺寸、装修的要求;拆除后可利用空间大,整个空间不受结构约束,随意布局。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的侧视图。

1、前梁;2、后梁;3、耳板;4、立柱;5、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2所示,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包括前梁1、后梁2、耳板3、立柱4,前梁1和后梁2的前后均设置有耳板3,前梁1与后梁2的连接处位于立柱4之上,前梁1和后梁2通过螺栓连接。

前梁1与后梁2为双面梁。

前梁1与后梁2上均有桁架形式的筋板5。

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施工步骤为:

S1、将前梁1与后梁2之间固定好;

S2、各段梁分别置于立柱4上;

S3、将梁固定好;

S4、抽走立柱4。

本发明的一种3D模块抽柱方法,将原有梁加固,把影响空间布局且不参加后续受力的立柱由焊接改为螺栓连接,吊装完成后拆除多余立柱4,对原有受力不够的梁按桁架形势加筋板5。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