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面粉刷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951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墙面粉刷的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装修工具领域,尤其涉及其中用于墙面粉刷的工具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大多采用有一个滚筒和一根细轴组成的刷墙器对墙面进行粉刷,使用时需不断重复的进行蘸料,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对此,国家局于2016年2月3日公布了一份名为“一种改进的刷墙器”、申请号为“201410270328.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该案中在手柄内设置了活塞,从而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后发现,此类技术方案仍具有以下问题:一、手柄的长度长,对活塞的操作方式极为不便;二、活塞仅靠一侧的密封圈进行密封,气密性较差,给油漆的吸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三、此类技术方案使用时需一手控制手柄使得滚筒粉刷墙面,一手控制活塞,使油漆向外喷出,因此操作难度较大、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且对活塞的位移量难以有效把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操作简便、密封效果好且可对活塞进行自动控制以提升物料利用率的用于墙面粉刷的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手扶杆、滚筒和连接组件,所述滚筒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手扶杆的一侧、且与手扶杆相垂直;

所述手扶杆包括内杆体、外套体、活塞、密封垫、连杆、吸嘴和喷头,所述内杆体呈空心状、且其一端与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外套体套接在内杆体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内杆体中、且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活塞和内杆体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上、且另一端伸出至内杆体外与外套体固定相连;所述吸嘴和喷头均连接在内杆体靠近连接组件的一端、且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滚筒设置,所述吸嘴和喷头均与内杆体相连通;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空心壳体、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绕线筒、线桩和驱动线,所述空心壳体固定连接在内杆体靠近滚筒的一端,所述主动轮设在空心壳体内、且其两端均与空心壳体相铰接,所述滚筒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铰接在空心壳体内、且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轮联动,所述绕线筒的一端与从动轮固定相连、且另一端与内杆体铰接,所述线桩固定连接在外套体上,所述驱动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线桩上、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筒的表面上。

所述内杆体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外套体的沉台,所述沉台的深度与外套体的壁厚相等

所述内杆体的外壁上还固定连接有驱动手柄,所述外套体上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且与驱动手柄向适配的U形滑槽。

所述密封垫呈端面为梯形的环状、且所述密封垫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活塞适配的卡槽。

所述吸嘴通过单向进料阀与内杆体相连通,所述喷头通过单向出料阀与内杆体相连通。

所述单向出料阀为单向限压阀。

所述空心壳体背向滚筒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驱动线的穿线孔。

本发明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先将吸嘴放入涂料筒中,并“外拉”外套体,使得涂料被吸入至内杆体中,再在墙面上沿同一方向反复挥动内杆体或外套体,即可实现涂料的自动喷出与墙面的快速粉刷。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仅需对内杆体或外套体施加一较小的力,使滚筒贴合于墙面上做旋转运动即可,无需对活塞进行单独控制,也考虑涂料的出料量,从而大幅降低了操作难度以及劳动强度,并有效提升了涂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时的环境污染。本发明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操作简便、密封效果好以及墙面粉刷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手扶杆,11是内杆体,110是驱动手柄,12是外套体,13是活塞,14是密封垫,140是卡槽,15是连杆,16是吸嘴,17是喷头,2是滚筒,3是连接组件,31是空心壳体,32是主动轮,33是从动轮,34是同步带,35是绕线筒,36是线桩,37是驱动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2所示,包括手扶杆1、滚筒2和连接组件3,所述滚筒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手扶杆1的一侧、且与手扶杆1相垂直;

所述手扶杆1包括内杆体11、外套体12、活塞13、密封垫14、连杆15、吸嘴16和喷头17,所述内杆体11呈空心状、且其一端与连接组件3相连接,所述外套体12套接在内杆体11远离连接组件3的一端,所述活塞13滑动连接在内杆体11中、且所述密封垫14设置在活塞13和内杆体11之间,所述连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13上、且另一端伸出至内杆体11外与外套体12固定相连;所述吸嘴16和喷头17均连接在内杆体11靠近连接组件3的一端、且所述喷头17朝向所述滚筒2设置,所述吸嘴16和喷头17均与内杆体11相连通;这样,外套体与内杆的相对运动,将直接转化为活塞与内杆体的相对运动,从而最终实现涂料的吸取或喷出;

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空心壳体31、主动轮32、从动轮33、同步带34、绕线筒35、线桩36和驱动线37,所述空心壳体31固定连接在内杆体11靠近滚筒2的一端,所述主动轮32设在空心壳体31内、且其两端均与空心壳体31相铰接,所述滚筒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32;所述从动轮33铰接在空心壳体31内、且通过同步带34与主动轮32联动,所述绕线筒35的一端与从动轮33固定相连、且另一端与内杆体11铰接,所述线桩36固定连接在外套体12上,所述驱动线3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线桩36上、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筒35的表面上。这样,当滚筒旋转时,即可依次通过主动轮、同步带、从动轮带动绕线筒旋转,从而收紧驱动绳,并最终带动外套体与内杆体做直线相对运动,进而使得涂料自喷嘴中喷出至滚筒上。

所述内杆体11远离连接组件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外套体12的沉台,所述沉台的深度与外套体12的壁厚相等。从而使得外套体的外径与内杆体的外径可保持一致,从而提升了操作便利性及其整体的美观程度。

所述内杆体11的外壁上还固定连接有驱动手柄110,所述外套体12上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且与驱动手柄110向适配的U形滑槽。从而大幅降低了吸取涂料时的操作难度以及劳动强度。即有效解决了对活塞的操作方式极为不便的问题。

所述密封垫14呈端面为梯形的环状、且所述密封垫1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活塞13适配的卡槽140。从而使得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卡槽内,并始终保持对密封垫的压迫力,从而始终确保了活塞与密封垫之间的密封效果,以及内杆体与密封垫之间的密封效果。即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密性较差,给油漆的吸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所述吸嘴16通过单向进料阀与内杆体11相连通,所述喷头17通过单向出料阀与内杆体11相连通。

所述单向出料阀为单向限压阀。这样,使用过程中涂料将在内杆体内先积蓄压力,再喷出至滚筒表面上,从而进一步保证力涂料的高效利用率,避免了涂料的浪费。

所述空心壳体31背向滚筒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驱动线的穿线孔。使得大部分的驱动线设置在空心壳体中、且穿线孔背向滚筒设置,从而有效避免了因涂料滴落而对驱动线造成污染,进而影响设备使用效果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