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停放装置,特别是一种由车辆自身动力驱使升降,上层停车平台下降过程中自动生成落地所需空间的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导致停车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居民小区、公共服务区、商业区及旅游区的停车问题尤为突出。立体停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机械式立体停车装置由工业电力驱动,将车辆升降、平移,主要类型有:升降横移式、垂直循环式、垂直升降式及简易升降式等。
现有立体停车装置由于较多的控制机构使其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控制繁琐,这不仅导致立体停车装置造价高,而且复杂的机构极易导致故障发生。而故障发生时上层取车问题,是安装立体停车装置的管理单位与停车用户的矛盾根源,也是影响立体停车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极低、不需要动力电源的立体停车装置。这种立体停车装置的特点是,利用停放车辆的自身动力,通过双主动轮的匹配咬合驱动停车升降平台的拉升,完成上位停车平台的提升工作。当上位停车平台要降落时,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两个x式放置的支撑臂,支开与其相连的两个下位停车平台,自动生成其降落所需的底层空间,完成上位停车平台的降落任务。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由车辆自身动力驱使升降,上层停车平台下降过程中自动生成落地所需空间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动力可取自预车辆自身的动力提取机构、上层停车下降时,底层所需空间的自动生成机构、装置支撑和移动传递的机构、承担动力传递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升降动力可取自预车辆自身的动力提取机构包括两个圆柱滚筒组成,其主要特征就是通过车轮与两个圆柱滚筒的摩擦力,使其成为两个主动轮,并通过两个匹配的齿轮与第三个动力输出齿轮匹配咬合,使升降动力得以从预停车车辆中获得。第三个动力输出齿轮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使上位停车平台得以提升。两个圆柱滚筒的轴心柱通过在上位停车平台的前凸臂内的轴承固定;
所述上层停车平台下降时底层所需空间的自动生成机构包括两个x式放置的支撑臂,其上端通过固定的轴承与一个上位停车平台的两个前凸臂相连。其下端通过固定的轴承与两个下位停车平台的前中位凸臂相连;
所述装置支撑和移动传递的机构包括驮载下位停车平台的两个导轨、固定在上端支架上的驮载动力传递装置的两个导轨及支撑立体停车装置的支架及横梁;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控制机构包括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固定升降到位后升降平台的锁止装置、故障时的人工驱动装置及配重装置。
为最大限度的提取车辆的输出动力,所述的动力提取机构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平行放置的滚筒及滚筒上固定的齿轮。两个滚筒及滚筒上固定的齿轮的半径匹配比例为r1/r1=r2/r2.两个匹配的齿轮与第三个齿轮咬合,由第三个齿轮动力输出用于提升上位停车平台。
为自动生成上层停车平台下降时底层所需空间,所述上层停车平台下降时底层所需空间的自动生成机构包括两个x式放置的支撑臂,其上端通过固定的轴承与一个上位停车平台的两个前凸臂相连。其下端通过固定的轴承与两个下位停车平台的前中位凸臂相连。当上位停车平台要降落时放开锁止装置,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两个x式放置的支撑臂,支开与其相连的两个下位停车平台,自动生成其降落所需的底层空间。
为使上层停车下降时产生的机构横移的阻力较小,所述装置支撑和移动传递的机构包括驮载下位停车平台的两个导轨、固定在上端支架上的驮载动力传递装置的两个导轨。下位停车平台的车轮放置在两个导轨上、动力传递机构和控制机构的车轮放置在上端支架的导轨上。
为使升降平台固定和提升,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控制机构包括动力传递机构、用于升降平台到位后固定的锁止装置及配重装置。
为提升上位停车平台,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把固定在上位停车平台的动力输出齿轮的旋转动能变成可使上位停车平台提升的动力转换机构。
为使升降平台固定,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固齿轮棘爪;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固定齿轮与锁固齿轮棘爪可卡置在固定齿轮上而使升降平台固定。
为使故障时上位停车平台能够降落,所述的故障时人工驱动装置包括在故障时可通过外加杠杆撬动人工驱动装置使动力转换机构转动,达到上位停车平台下降的目的。
为节省能量,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在拉升上位停车平台时,配重下降;在上位停车平台下降时,配重上升;在上位停车平台下降后车辆开走时,配重自动提升空载的上位停车平台。当空载的上位停车平台下降时,配重与其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立体停车装置实现了无需外加动力,上层停车平台取车时无需复杂的检测及执行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极低、故障率低、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并且一些故障情况下可手动使上层停车平台降落底层避免故障时上层停车无法降落的问题。上位停车平台要降落时,底层自动生成其降落所需的空间,完成上位停车平台的降落工作。可有效解决故障发生时上层停车位的取车问题。缓解了立体停车装置的管理单位与停车用户的矛盾。其市场需求巨大,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上位停车平台及升降动力的提取机构示意图。
图3为取自车辆自身动力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两个匹配的齿轮的半径示意图。
图5为上位停车平台要降落时,底层自动生成其降落所需的空间工作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动力传递机构及控制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升降式停车装置,它包括升降动力可取自车辆自身的动力提取机构1、上层停车台下降时,底层所需空间的自动生成机构2、装置支撑和移动传递的机构3、动力传递机构和控制机构4。
如图2所示,动力提取机构和上位停车平台安装在一起,包括两个圆柱滚筒组成,前端的滚筒12半径r1比后边的滚筒13半径大。一般其最高点也比停车平台高出一部分。这样便于增加车轮与两个圆柱滚筒的摩擦力,使其成为两个主动轮。如图4两个匹配的齿轮(r1/r1=r2/r2)与第三个动力输出齿轮14匹配咬合。第三个动力输出齿轮通过动力传递装置4使上位停车平台11得以提升。两个圆柱滚筒的轴心柱通过在上位停车平台的前凸臂内的轴承固定。
如图3所示,上层停车平台下降时底层所需空间的自动生成机构2包括两个x式放置的支撑臂22,23,其上端通过固定的轴承与一个上位停车平台的两个前凸臂相连111,112。其下端通过固定的轴承与两个下位停车平台的前中位凸臂相连211。如图5a所示当上层停车平台下降时,在轨道31,32上的底层两个停车平台2a,2b在支撑臂22,23的作用下逐渐向两侧移动(如图5b),上层停车平台最终降落在轨道上(如图5c)。
如图4所指的两个匹配的齿轮是指第一个滚筒12的半径r1与其上固定的齿轮121半径r1之比等于第二个滚筒13的半径r2与其上固定的齿轮131半径r2之比(r1/r1=r2/r2)。
如图5c当车辆开走后,上层停车平台在配重45的作用下回归正常停放位如图5a。
如图1所示,下位停车平台的两个导轨31,32安装在立体停车装置的地基上,驮载动力传递机构的两个导轨33,34固定在上端支架上。
如图1所示,下位停车平台的车轮放置在两个导轨上、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轮放置在固定在上端支架的导轨上。
如图6所示,固定在上位停车平台的动力输出齿轮141与动力转换机构的齿轮44通过链条连接,使旋转动能变成可使上位停车平台提升的动力。
如图6所示,用于固定升降到位后升降平台的锁止装置41包括锁固齿轮棘爪及棘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的固定齿轮44与锁固齿轮棘爪411可卡置在固定齿轮上而使升降平台固定。
所述的配重装置45在拉升上位停车平台时,通过滑轮配线47使配重下降;在上位停车平台有车下降时,通过滑轮配线使配重上升;在上位停车平台下降车辆开走时,配重自动提升空载的上位停车平台。当空载的上位停车平台下降时,配重在离合48的作用下与其脱离。
本发明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停车平台的升降动力取自预停车自身,并且通过匹配齿轮实现双动力轮驱动。
本发明的重点之二就在于:上位停车平台要降落时,底层自动生成其降落所需的空间,完成上位停车平台的降落工作。并不仅限于通过两个x式放置的支撑臂,支开与其相连两个下位停车平台自动生成其降落所需底层空间的方式。其它在上位停车平台要降落时,底层自动生成其降落所需的底层空间的方式也是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