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95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超高层建筑考虑工期因素,多采用竖向结构(核芯筒)先行施工,水平结构(楼板)后作的方式施工,导致存在立体交叉施工的状况,增大了高空坠物伤人的几率,现有的方案是施工时在上方搭设硬隔离,这种方案重复装拆上方硬隔离,操作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能够解决核芯筒下方施工人员因高空坠物而导致的人身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包括:

平台主体;

对称垂直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四根立柱;

对称设置的四根第一连杆,每根第一连杆固定连接两相邻的立柱,每根第一连杆位于相连立柱的远离平台主体端;

对称设置的四根扁担梁,每两根扁担梁平行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二根立柱,每根扁担梁位于相连立柱的靠近平台主体端;

与四根立柱可拆卸连接的倒链。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所述平台主体包括型钢框架及依次铺设于所述型钢框架上的夹板和铁皮。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所述型钢框架采用h型钢。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四根第一连杆采用圆管。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四根立柱采用方钢。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四个角上的可伸缩防倾斜导轮。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每根立柱上还设置有防倾斜轨道。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所述平台主体为方形、凸字形、凹字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二根第二连杆,每根第二连杆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二根立柱,每根第二连杆位于相连立柱的远离平台主体端且与所述扁担梁垂直。

进一步的,在上述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中,二根第二连杆采用圆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平台主体;对称垂直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四根立柱;对称设置的四根第一连杆,每根第一连杆固定连接两相邻的立柱,每根第一连杆位于相连立柱的远离平台主体端;对称设置的四根扁担梁,每两根扁担梁平行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二根立柱,每根扁担梁位于相连立柱的靠近平台主体端;与四根立柱可拆卸连接的倒链,能够解决核芯筒下方施工人员因高空坠物而导致的人身伤害的问题,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可随结构施工同步向上爬升,同时免去了现有技术中重复装拆上方硬隔离这一工序,减少了反复装拆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包括:

平台主体1,用于对施工区域上方的高空坠物进行遮挡,平台主体的顶部的高空坠物需定期清理;

对称垂直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四根立柱2;

对称设置的四根第一连杆3,每根第一连杆固定连接两相邻的立柱2,每根第一连杆3位于相连立柱的远离平台主体端;

对称设置的四根扁担梁4,每两根扁担梁平行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二根立柱,每根扁担梁位于相连立柱的靠近平台主体端,在此,其中每二根扁担梁4连接四根立柱2中的其中二根立柱,另二根扁担梁4连接四根立柱2中的另二根立柱,扁担梁是整个平台在施工作业时承受高空坠物冲击力的主要部位,使用时扁担梁架设于施工楼层下方已施工完毕的楼板面上;

与四根立柱2可拆卸连接的倒链5。具体的,如图1所示,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在使用时架设于施工层6下方的养护层7,待楼层施工完毕后,通过倒链将四根立柱与施工区域上方结构8连接并收紧倒链使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微提,然后拆除扁担梁并通过倒链控制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进行爬升,爬升时需保证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四个角的爬升速度需基本同步。待爬升至需要位置后重新安装扁担梁并使其受力于已施工完毕的楼板面上,再松开倒链,然后进行下一层结构施工。

优选的,所述平台主体1包括型钢框架及依次铺设于所述型钢框架上的夹板和铁皮,既起到了防冲击的作用,又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型钢框架采用h型钢。

优选的,四根第一连杆3采用圆管。

优选的,四根立柱2采用方钢,对整个平台起到一个传力的作用,保证整个防护平台的稳定性。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1的四个角上的可伸缩防倾斜导轮9,当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通过倒链提升时,倒链提升时可伸缩防倾斜导轮9可支撑于施工区域的墙体上,以防止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由倒链提升时四个角同步不均匀,导致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倾覆的情况。

优选的,每根立柱2上还设置有防倾斜轨道10,用于与设置于施工区域的墙体的防倾斜导轮配合,以保证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由倒链提升时的垂直度。

可选的,所述平台主体1为方形、凸字形、凹字形或圆形。当然平台主体也可根据防护区域的情况采用其它形状。

优选的,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二根第二连杆11,每根第二连杆11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二根立柱2,每根第二连杆11位于相连立柱的远离平台主体端且与所述扁担梁4垂直。

优选的,二根第二连杆11采用圆管。

本发明解决了核芯筒下方施工人员因高空坠物而导致的人身伤害的问题,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可随结构施工同步向上爬升,同时免去了现有技术中重复装拆上方硬隔离这一工序,减少了反复装拆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浪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对称垂直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四根立柱;对称设置的四根第一连杆,每根第一连杆固定连接两相邻的立柱,每根第一连杆位于相连立柱的远离平台主体端;对称设置的四根扁担梁,每两根扁担梁平行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二根立柱,每根扁担梁位于相连立柱的靠近平台主体端;与四根立柱可拆卸连接的倒链。本发明解决了核芯筒下方施工人员因高空坠物而导致的人身伤害的问题,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可随结构施工同步向上爬升,同时免去了现有技术中重复装拆上方硬隔离这一工序,减少了反复装拆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敏;黄玉林;范方华;蒲洋;胡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9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