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楼板预留孔洞的吊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92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楼板预留孔洞的吊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楼板预留孔洞的吊模。



背景技术:

自来水管、下水道管等管道经常需要穿过楼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预先会在楼板中预留孔洞,目前的做法是在自来水管、下水道管等管道安装好之后采用铁丝加木板的方式,需要两名工人配合施工,工序复杂,消耗人工,而且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将铁丝也浇注在里面,时间长了铁丝生锈容易渗水。

公开号cn204037309u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洞口吊模架,包括;由用于紧扣管道的半圆筒状固定板和与固定板垂直的用于支撑模板的支撑板组成的两个半部、连接两个半部的连接件及使两个半部的自由端紧扣在管道上的紧固件。使用时将两个半部的自由端张开卡住管道,然后用紧固件将两个半部扣紧,即可完成吊模架牢固绑扎管道的过程,然后即可在半部的支撑板上安装模板,该吊模架有多种形式,可使用于任意直径的管道,可多次重复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但由于其为了两个支撑板能顺利打开,因此将支撑板相交处截去两个扇形区域,将导致在该处无法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支撑,另外其两个支撑板采用螺钉进行紧固,工人施工过程中需要携带扳手等工具,比较麻烦,效率不高,在位于靠近墙壁处的孔洞也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另一种应用于楼板预留孔洞的吊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楼板预留孔洞的吊模,包括左模1、右模2、补模3,所述的左模1和右模2带有可扣在管道上的瓦状固定板12和与固定板上端面相连并与楼板面平行的支撑板21,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瓦状固定板12在一个端面处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板21不是整圆环状,而是在瓦状固定板铰接处切线以外的部分被切除,所述的补模3与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支撑板21合在一起后可形成一个整圆环;在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瓦状固定板上靠近其铰接处固设铰座11,铰座11上转设转板4,所述的转板4的上端与支撑板21的下表面抵接并可支撑补模3的下表面;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瓦状固定板的另一个端面处沿通过其圆心的直线向外延伸形成凸板13,凸板13上开设长圆孔14,其中一个长圆孔14靠近瓦状固定板的端部与一个直径大于长圆孔14宽度的通孔15连通,一个螺钉5穿入所述的长圆孔14内,其钉头的直径大于长圆孔14的宽度但小于通孔15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瓦状固定板12的内壁嵌设橡胶垫。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将螺钉5向外拉动的时候可以被压缩,从而使得瓦状固定板12的内壁与管道接触面积更大更紧密,不仅防止塑料管道磨损,而且橡胶材质的摩擦系数较大,从而增加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打开套入管道的时候,左右两部分部件不会产生干涉,非常方便,而且靠近墙壁的管道孔洞也能应付自如,并且使用过程中无需频繁拧螺丝,只需要将螺丝向外一拉就能锁紧,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补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左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右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应用于楼板预留孔洞的吊模,包括左模1、右模2、补模3,所述的左模1和右模2带有可扣在管道上的瓦状固定板12和与固定板上端面相连并与楼板面平行的支撑板21,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瓦状固定板12在一个端面处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板21不是整圆环状,而是在瓦状固定板铰接处切线以外的部分被切除,所述的补模3与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支撑板21合在一起后可形成一个整圆环;在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瓦状固定板上靠近其铰接处固设铰座11,铰座11上转设转板4,所述的转板4的上端与支撑板21的下表面抵接并可支撑补模3的下表面;所述左模1和右模2的瓦状固定板的另一个端面处沿通过其圆心的直线向外延伸形成凸板13,凸板13上开设长圆孔14,其中一个长圆孔14靠近瓦状固定板的端部与一个直径大于长圆孔14宽度的通孔15连通,一个螺钉5穿入所述的长圆孔14内,其钉头的直径大于长圆孔14的宽度但小于通孔15的直径。所述瓦状固定板(12)的内壁嵌设橡胶垫。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将螺钉5向外拉动的时候可以被压缩,从而使得瓦状固定板(12)的内壁与管道接触面积更大更紧密,不仅防止塑料管道磨损,而且橡胶材质的摩擦系数较大,从而增加摩擦力。

首先无需使用扳手等工具,用手拧螺钉5的螺母即可转动,调整好螺钉5的螺母与钉头之间的距离,使螺母的内侧和钉头的内侧刚好与凸板13的外表面平齐,之后螺母就不需要在改动了,即使锈死或被混凝土固住也无所谓。在遇到靠近墙壁的管道洞孔时,可以将补模放在一边不用。手捏螺钉5的一头将螺钉5的钉头从通孔15中穿出,此时左模1、右模2可顺利打开,套入管道后,往上顶住楼板,然后将有一个指头拉住左模1和右模2之间的螺钉5的中部,由于是沿通过瓦状固定板的圆心的直线向外延伸形成的,因此是向外张的,向外一拉,而螺钉5的螺母与钉头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便将左模1和右模2的瓦状固定板紧紧地箍在管道上,然后直接浇注混凝土即可,混凝土凝固后将螺钉5向内一敲,瓦状固定板即可松动,然后手捏螺钉5的一头将螺钉5的钉头从通孔15中穿出,就可脱模,非常方便。

在遇到不是靠近墙壁的管道洞孔时,其他与上述过程相似,只不过在固定好之后,将补模插入楼板下,然后转动转板,使转板的上端抵住补模的下表面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楼板预留孔洞的吊模,包括左模、右模、补模,左模和右模带有瓦状固定板和支撑板,左模和右模的瓦状固定板在一个端面处铰接在一起,支撑板部分被切除,补模与支撑板合在一起后可形成一个整圆环;在瓦状固定板上固设铰座,铰座上转设转板,转板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抵接并可支撑补模的下表面;左模和右模的瓦状固定板的另一个端面处沿通过其圆心的直线向外延伸形成凸板,凸板上开设长圆孔,其中一个长圆孔靠近瓦状固定板的端部与一个直径大于长圆孔宽度的通孔连通,一个螺钉穿入长圆孔内,其钉头的直径大于长圆孔的宽度但小于通孔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左右两部分部件不会产生干涉,锁紧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高雨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雨琛
技术研发日:2017.06.14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