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斗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2926阅读:1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斗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锥斗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斗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粮食仓储、水泥、钢铁渣工艺线上,设计常选用大直径、大倾斜角度的钢筋混凝土锥斗。锥斗混凝土常规施工方法: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施工完后,铺设锥斗底模板,测量放线,绑扎钢筋,铺着锥斗上表面膜版,在上模板开混凝土卸料孔,在卸料孔周围开设振捣孔,浇筑混凝土,操作人员在上模板上施工。混凝土从下往上分层浇筑,振捣过程中,振捣直观效果差,容易漏振,常出现蜂窝麻面、漏筋和孔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振捣直观效果差,容易漏振,常出现蜂窝麻面、漏筋和孔洞现象的缺陷,提供一种锥斗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锥斗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通过锥斗混凝土浇筑组合平台实现,该组合平台设置在锥斗混凝土模板内部,包括支撑平台立柱和多层结构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立柱垂直设置在锥斗混凝土模板的中心位置;支撑平台的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垂直方向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支撑平台每一层的外边沿处均设置有跳板;该组合平台还包括混凝土泵管,混凝土泵管一端水平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另一端穿过支撑平台立柱的内部进入锥斗混凝土模板的底部;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钢管脚手架搭设锥斗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验收合格后,铺设锥斗外模板,在外模板上测量放线,并捆绑钢筋;

s2、用型钢或钢脚手架搭设锥斗混凝土浇筑组合平台,组合平台的形状和角度与锥斗一致;设置组合平台的支撑平台立柱,并分层搭设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混凝土泵管,混凝土泵管穿过支撑平台立柱进入锥斗混凝土模板的底部,并在底部的混凝土泵管的端头位置接一个软管;

s3、安装锥斗内模板,锥斗内模板采用钢丝网,用扎丝绑扎在钢筋外表面上,钢丝网由下往上安装,钢丝网的孔径小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

s4、混凝土通过支撑平台顶部的混凝土泵管旋转浇筑,锥斗混凝土从底层开始由下往上分层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泵送工站在组合平台顶层的跳板上,把混凝土浇灌在钢丝网与锥斗内模板之间,混凝土振捣工站在不同高度的组合平台跳板上,把混凝土振捣密实,利用钢丝网挡住振捣时混凝土下滑;

s5、浇筑完一层混凝土后,继续绑扎钢丝网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依次由下往上分层浇筑,且连续浇筑,在下一层初凝前将上一层浇筑完毕;

s6、在混凝土终凝前,在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抹一层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和抹光,保持锥斗表面平整。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1中外模板选用15mm-20mm的木胶合板。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法中支撑平台每一层之间的间距均相等,间距均为1.5m-2m。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法中支撑平台的垂直方向的梯形横截面的底角的角度为30度-50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法中支撑平台的每一层均包括圆形框架和多根支撑钢管,支撑钢管沿着圆形框架的半径方向进行支撑,且支撑钢管一端与支撑平台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形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法中支撑平台设置有不少于4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5中分层浇筑时,每层浇筑1.2m-1.5m。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2中支撑平台立柱选用直径273mm-1020mm的钢管。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锥斗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通过设计设置在锥斗混凝土模板内的多层结构的组合平台进行施工,能够有效的防止施工人员在模板上踩踏造成的模板松动;且通过多层的设计,能够方便施工人员由下往上分层施工,并站在各层操作平台跳板上,从下往上把混凝土振捣密实,施工人员施工时安全简捷,可操作性强,能够大大提高锥斗施工的质量;混凝土振捣工在圆锥平台上操作,避免扰动下层已初凝的砼而出现质量缺陷;锥斗内模板采用钢丝网,从下往上分环带浇筑,利用钢丝网挡住振捣时混凝土下滑,保证振捣密实。锥斗混凝土浇筑过程直观可视、混凝土质量可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平台立柱,2-支撑平台,3-跳板,4-混凝土泵管,5-锥斗混凝土模板,6-圆形框架,7-支撑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锥斗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通过锥斗混凝土浇筑组合平台实现,该组合平台设置在锥斗混凝土模板内部,包括支撑平台立柱和多层结构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立柱垂直设置在锥斗混凝土模板的中心位置;支撑平台的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垂直方向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支撑平台每一层的外边沿处均设置有跳板;该组合平台还包括混凝土泵管,混凝土泵管一端水平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另一端穿过支撑平台立柱的内部进入锥斗混凝土模板的底部;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钢管脚手架搭设锥斗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验收合格后,铺设锥斗外模板,在外模板上测量放线,并捆绑钢筋;

s2、用型钢或钢脚手架搭设锥斗混凝土浇筑组合平台,组合平台的形状和角度与锥斗一致;设置组合平台的支撑平台立柱,并分层搭设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混凝土泵管,混凝土泵管穿过支撑平台立柱进入锥斗混凝土模板的底部,并在底部的混凝土泵管的端头位置接一个软管;

s3、安装锥斗内模板,锥斗内模板采用钢丝网,用扎丝绑扎在钢筋外表面上,钢丝网由下往上安装,钢丝网的孔径小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

s4、混凝土通过支撑平台顶部的混凝土泵管旋转浇筑,锥斗混凝土从底层开始由下往上分层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泵送工站在组合平台顶层的跳板上,把混凝土浇灌在钢丝网与锥斗内模板之间,混凝土振捣工站在不同高度的组合平台跳板上,把混凝土振捣密实,利用钢丝网挡住振捣时混凝土下滑;

s5、浇筑完一层混凝土后,继续绑扎钢丝网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依次由下往上分层浇筑,且连续浇筑,在下一层初凝前将上一层浇筑完毕;

s6、在混凝土终凝前,在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抹一层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和抹光,保持锥斗表面平整。

步骤s1中外模板选用15mm-20mm的木胶合板。

支撑平台每一层之间的间距均相等,间距均为1.5m-2m。支撑平台的垂直方向的梯形横截面的底角的角度为30度-50度。支撑平台的每一层均包括圆形框架和多根支撑钢管,支撑钢管沿着圆形框架的半径方向进行支撑,且支撑钢管一端与支撑平台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形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支撑平台设置有不少于4层。

步骤s2中支撑平台立柱选用直径273mm-1020mm的钢管。

步骤s5中分层浇筑时,每层浇筑1.2m-1.5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锥斗模板支撑系统(钢管脚手架)搭设完,验收合格后,铺设筒仓锥斗外摸板(底模板),外模板一般选用15mm木胶合板;在外模板上测量放线,绑扎钢筋;

s2、用型材工字钢、槽钢或者钢管脚手架2搭设组合圆锥操作平台,圆锥平台倾斜角度与锥斗角度一致;平台支撑立柱1兼作泵管立管支撑架,高度方向每1.5m~2.0m,搭设一层操作平台;泵管水平管4支撑在顶层操作平台上,且可以360度旋转,锥斗混凝土浇筑布料方便快捷。

s3、安装内模板,内模板采用钢丝网,用扎丝绑扎在钢筋外表面上,钢丝网由下往上安装,每次安装一环带,环带宽度1.2m~1.5m,钢丝网的孔大小宜小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

s4、混凝土从顶层泵管旋转落下,锥斗混凝土从底层由下向上分层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泵送工站在顶层操作平台木跳板3上,把混凝土浇灌在钢丝网与底模板之间,混凝土振捣工站在不同高度(从下往上)操作平台木跳板3上,把混凝土振捣密实,利用钢丝网挡住振捣时混凝土下滑;

s5、浇筑完一层混凝土后,往上绑扎钢丝网,再浇筑混凝土,就这样依次一层一层的由下往上浇筑,每次浇筑1.2m~1.5m,且应连续浇筑,在下一层初凝前将上一层浇筑完毕,以防止扰动已初凝的砼而出现质量缺陷,确保混凝土能振捣密实。

s6、在混凝土终凝前,在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抹一层厚度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且和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找平、抹光,保持锥斗表面平整。

混凝土操作平台为圆锥组合平台,平台倾斜角度与锥斗角度相同,平台支撑立柱兼作泵管立管支撑架,高度方向每1.5m~2.0m,搭设一层操作平台,混凝土振捣工在各层平台上操作。混凝土泵管水平管支撑在顶层操作平台上,且可以360度旋转,锥斗混凝土浇筑布料方便快捷。锥斗内模板采用钢丝网。

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混凝土振捣工在圆锥平台上操作,避免扰动下层已初凝的砼而出现质量缺陷。

2、锥斗内模板采用钢丝网,从下往上分环带浇筑,利用钢丝网挡住振捣时混凝土下滑,保证振捣密实。锥斗混凝土浇筑过程直观可视、混凝土质量可控。

3、在混凝土终凝前,在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抹一层厚度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且和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找平、抹光,保持锥斗表面平整度。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