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端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196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墙端模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有关墙端模板的技术研发品。确切地说,这种墙端模板重量轻巧,具有很高的支撑强度,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



背景技术:

在建造混凝土构造的建筑物时,在混凝土内部放置钢筋等加固材料后,用建筑模板将其缠裹之后再往建筑模板里浇注混凝土,即可完成混凝土构筑物。

此时所使用的建筑模板是临时构建的构筑物,是用胶合板、硬质纤维板、合成树脂、铝合金模板、钢板等构建而成的。建筑模板的用途主要在于将混凝土构筑物固定为规定的形态和尺寸。

特别是,建筑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是由胶合板及其他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的,不和混凝土接触的一面添加了铁制金属材质的框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来抵抗混凝土的压力。

但是,一直以来用于制做建筑物墙端部的建筑模板在制做时,为了提供支撑混凝土的侧压力,这种建筑模板过于笨重,不方便搬运及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项研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端模板,这种墙端模板重量轻巧,且在制做墙体时,这种墙端模板具有支撑混凝土的强大承载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端模板,这种墙端模板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用于建造建筑物墙端的建筑模板包括在建筑物底部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下端模板构件和位于上述下端模板构件上方的上端模板构件;上述下端模板构件和上端模板构件包括预先指定幅面和宽度的四角形的模板部件,位于上述模板部件边缘位置的增加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横穿上述模板部件的加强构件,和横穿上述框架构件的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由中空管构成。

此处,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突出于上述框架构件的外部位置。

并且,在上述下端模板构件和上端模板构件处相对而立的框架构件倾斜在其侧截面上。

另外,在上述下端模板构件和上端模板构件处相对而立的框架构件上设有一个结合开口。

可取的是,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通过结合中介构件连接上述框架构件。

根据本发明,这种墙端模板具有建造墙体时支撑混凝土的强大承载力,也能方便施工者施工和搬运建筑模板。

并且,这种墙端模板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能大大提高操作性。

附图说明

下述附件的图样是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品以及帮助理解本发明品的技术思路,但对本发明品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下图所示的事项。

图1是用于建筑物的墙端模板设置好时的立体图。

图2a是包含于上述墙端模板中的下端模板构件的正面图。

图2b是包含于上述墙端模板中的下端模板构件的侧面图。

图3a是包含于上述墙端模板中的上端模板构件的正面图。

图3b是包含于上述墙端模板中的上端模板构件的侧面图。

图4是上述上端模板构件结合到上述下端模板构件中所示的侧面图。

附图标记

2:模板部件;4:框架构件;4-1:框架构件;5:开口;6:加强构件;8:加强构件;10:下端模板构件;12:结合中介构件;20:上端模板构件;22:模板部件;24:框架构件;24-1:框架构件;25:开口;26:加强构件;28:加强构件;32:结合中介构件;100:建筑模板;12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件的图样对本发明品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之前,首先说明一点,在本明细书和权利要求书里使用的术语不能只局限于其字典意义来理解。发明人为了采用最佳方法来说明其发明,本着定义概念的最适宜原则来使用术语,因此在理解本明细书和权利要求书里的术语时,应按照符合本发明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来理解。

因此,本明细书上的示例及图样所示的组成部件只是本发明可取的合适示例,并不能体现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本发明还在申请专利阶段,因此有多种多样的等同物和变形例能替代本发明的示例。

图1是用于建筑物的墙端模板设置好时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包含于上述建筑模板中的下端模板构件的正面图和侧面图,图3a和图3b是包含于上述建筑模板中的上端模板构件的正面图和侧面图,图4是上述上端模板构件结合到上述下端模板构件中所示的侧面图。

参照图1~4,在本发明中用于建造建筑物墙端的建筑模板包括在建筑物底部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下端模板构件10和位于上述下端模板构件10上方的上端模板构件20;上述下端模板构件10和上端模板构件20包括预先指定幅面和宽度的四角形的模板部件2、22,位于上述模板部件2、22边缘位置的增加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4、24,横穿上述模板部件2、22的加强构件6、26,和横穿上述框架构件4、24的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

根据本发明,在浇注混凝土,建造建筑物的墙体部分时,墙端模板位于墙体的端口位置,且墙端模板包括下端模板构件10和上端模板构件20。

上述下端模板构件10和上端模板构件20分别包括模板部件2,22、框架构件4、24和加强构件6、26及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

上述模板部件2、22是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且是预先指定幅面和宽度的四角形部件。

为了增加其支撑强度,在上述模板部件2、22的边缘位置上设有框架构件4、24。

即,上述框架构件4、24大体为四角形,且位于上述四角形模板部件2、22的各个边缘位置。

上述框架构件4、24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的条梁构成。

上述加强构件6、26横穿于上述模板部件2、22的幅面,在上述加强构件6、26的作用下,可以提高上、下端模板构件10、20的支撑强度。

此处,上述加强构件6、26是由类似不锈钢等金属板材构成的。

并且,横穿于上述框架构件4、24设有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

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由中空管金属材料构成,并突出于上述框架构件4、24两侧外部位置。

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通过结合中介构件12、32连接上述框架构件4、24。

上述结合中介构件12、32是切断金属板材呈梯形的部件,通过焊接工序连接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及框架构件4、24。

在建造墙体的侧面时,为了使建筑模板100和上述上、下端模板构件10,20相结合,连接器120需插入到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位置处。并且,将上述建筑模板100放置于上述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上,在上述连接器120的作用下,上述建筑模板100和连接器插入加强构件8、28能牢牢结合。

并且,在上述上、下端模板构件10、20处相对而立的框架构件4-1、24-1以一定的角度倾斜于其侧截面上。

在如图2所示的下端模板构件10处,下端的框架构件4位于其侧截面的水平方向上,上端的框架构件4-1向其侧截面的方向抬高并倾斜一定的角度。

并且,在上述上端的框架构件4-1处,为了方便类似螺栓和螺丝钉等物件的连接,设有一个开口5。

在如图3所示的上端模板构件20处,下端的框架构件24-1向其侧截面的方向抬高并倾斜一定的角度,而上端的框架构件则位于其侧截面的水平方向上。

并且,在上述下端的框架构件24-1处,为了方便结合物件的连接,设有一个开口25。

另外,上述上端模板构件20和下端模板构件10相结合,在混凝土浇注、凝固之后,能很容易地将上述上端模板构件20从凝固的混凝土表面分离。

即,如图4所示,上端模板构件20连接于下端模板构件10的上端,为了使上述上端模板构件20能从图4左侧下滑,上述下端模板构件10的上端框架构件4-1和上端模板构件20的下端框架构件24-1稍微倾斜,能很容易地将上述上端模板构件20从凝固的混凝土表面拆除。

至此,本发明虽然采用有限的示例和图样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却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根据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的建议,并且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下述权利要求书的同等范围内,可允许多次修正及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