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竹制成的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76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组竹制成的地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地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竹制成的地板。



背景技术:

建筑地板的结构已为公知,但是市场上现有的地板无论在材料外观上还是在相邻地板连接的结构上都有待改进。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相邻地板的连接便捷高效,操作灵活且连接强度高,实用性强的重组竹制成的地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重组竹制成的地板,包括重组竹地板主体和多个沿重组竹地板主体边缘排列连接相邻重组竹地板主体的连接件;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包括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被连接部和第二被连接部,所述第一被连接部形成于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被连接部形成于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上与所述第一被连接部相对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以及设于连接主体下部并朝下延伸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被连接部包括供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件向下插入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被连接部包括供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件向下插入的第二插接槽;

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竖向金属筒,和多个向下一体形成于第一竖向金属筒下边缘并围绕第一插接件轴线呈环形排列的第一金属齿,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竖向金属筒,和多个向下一体形成于第二竖向金属筒下边缘并围绕第二插接件轴线呈环形排列的第二金属齿,相邻的所述第二金属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包括处于上部的上层地板和处于下部的下层地板,所述下层地板的边缘形成有水平延伸的延伸台阶部;所述延伸台阶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一端的第一延伸台阶部,和形成于重组竹地板主体上与第一延伸台阶部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延伸台阶部;所述第一插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延伸台阶部上,所述第二插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二延伸台阶部上;

所述第一插接槽包括与所述第一竖向金属筒相对应的第一直槽部,和处于第一直槽部下部与所述第一金属齿相对应的第一弯曲槽部;所述第一弯曲槽部向外向上平滑弯曲供所述第一金属齿向外向上弯曲伸入;所述第二插接槽包括与所述第二竖向金属筒相对应的第二直槽部,和处于第二直槽部下部与所述第二金属齿相对应的第二弯曲槽部;所述第二弯曲槽部向外向上平滑弯曲供所述第二金属齿向外向上弯曲伸入;

所述第一弯曲槽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直槽部连接并斜向下向外延伸的第一弯曲槽根部,和与第一弯曲槽根部的外端连接并斜向上向外延伸的第一弯曲槽尖部;所述第一弯曲槽尖部内填充有第一胶水填充体,所述第一弯曲槽尖部设有处于第一弯曲槽尖部和第一弯曲槽根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一胶水填充体封挡的第一封挡膜;所述第二弯曲槽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直槽部连接并斜向下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曲槽根部,和与第二弯曲槽根部的外端连接并斜向上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曲槽尖部;所述第二弯曲槽尖部内填充有第二胶水填充体,所述第二弯曲槽尖部设有处于第二弯曲槽尖部和第二弯曲槽根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二胶水填充体封挡的第二封挡膜。

所述第一金属齿的外表面形成有上下设置的第一下导气槽,所述第一竖向金属筒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上下设置的第一上导气槽,部分所述第一上导气槽连通至所述第一间隙,部分所述第一上导气槽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导气槽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金属齿的外表面形成有上下设置的第二下导气槽,所述第二竖向金属筒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上下设置的第二上导气槽,部分所述第二上导气槽连通至所述第二间隙,部分所述第二上导气槽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下导气槽的上端连通。

所述第一弯曲槽尖部的配设有连通至所述第一延伸台阶部下端的第一注胶孔,所述第一注胶孔中设有第一封堵塞;所述第二弯曲槽尖部的配设有连通至所述第二延伸台阶部下端的第二注胶孔,所述第二注胶孔中设有第二封堵塞。

所述第一弯曲槽尖部和第二弯曲槽尖部的尖端均朝上设置。

所述第一金属齿和第二金属齿均由上至下逐渐变薄。

所述第一金属齿的外侧面竖向设置,内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金属齿的外侧面竖向设置,内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槽底形成有由上至下逐渐变粗的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导向凸起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弯曲槽部的下表面平滑连接,所述第一直槽部的上边缘形成有由下至上逐渐外扩的第一喇叭口;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槽底形成有由上至下逐渐变粗的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凸起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弯曲槽部的下表面平滑连接,所述第二直槽部的上边缘形成有由下至上逐渐外扩的第二喇叭口。

所述第一导向凸起为圆台状,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形成有由上至下贯穿至所述第一延伸台阶部下端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为圆台状,所述第二导向凸起形成有由上至下贯穿至所述第二延伸台阶部下端的第二通气孔。

所述连接主体的厚度与所述上层地板的厚度相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重组竹材料的重组竹主体,和覆设于重组竹主体下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一体的金属连接板。

所述重组竹主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十字形,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插接件的第一主体部、与第一主体部相对并承载所述第二插接件的第二主体部、以及相对设置并处于相邻的重组竹地板主体之间的第三主体部和第四主体部;所述金属连接板与所述重组竹主体的形状相应;所述上层地板形成有匹配容置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容置缺口,匹配容置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容置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三主体部和第四主体部一侧的第一延伸部,以及延伸至第三主体部和第四主体部另一侧的第二延伸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重组竹制成的地板,主体采用重组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邻的两个重组竹地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具体是,初始状态时,第一胶水填充体和第二胶水填充体分别由第一封挡膜和第二封挡膜封住,不会凝固,当相邻的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需要连接时,将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被连接部和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被连接部相对应靠近,将连接件的第一插接件与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被连接部相对应,第二插接件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被连接部相对应,然后连接件向下运动,使第一插接件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中,第二插接件插入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中。随着第一金属齿逐渐插入第一弯曲槽部,在第一弯曲槽根部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一金属齿逐渐斜向下向外弯曲延伸,随后刺破第一封挡膜进入第一弯曲槽尖部,与第一胶水填充体接触,并在第一弯曲槽尖部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一金属齿逐渐斜向上向外弯曲延伸,并与第一胶水填充体充分接触,第一胶水填充体与空气接触,逐渐凝固,使第一金属齿与第一弯曲槽尖部牢固胶合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二金属齿逐渐插入第二弯曲槽部,在第二弯曲槽根部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二金属齿逐渐斜向下向外弯曲延伸,随后刺破第二封挡膜进入第二弯曲槽尖部,与第二胶水填充体接触,并在第二弯曲槽尖部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二金属齿逐渐斜向上向外弯曲延伸,并与第二胶水填充体充分接触,第二胶水填充体与空气接触,逐渐凝固,使第二金属齿与第二弯曲槽尖部牢固胶合连接在一起。第一金属齿会以铆接的方式卡于第一弯曲槽部内,第二金属齿会以铆接的方式卡于第二弯曲槽部内,并且第一金属齿通过第一胶水填充体与第一弯曲槽尖部牢固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齿通过第二胶水填充体与第二弯曲槽尖部牢固连接在一起,避免第一金属齿和第二金属齿松动脱出,可有效确保第一插接件与第一插接槽以及第二插接件与第二插接槽的插接强度,进而确保连接件将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牢固插接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重组竹制成的地板,其使相邻地板的连接便捷高效,操作灵活且连接强度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重组竹地板主体

11-第一插接槽111-第一直槽部1111-第一喇叭口112-第一弯曲槽部1121-第一弯曲槽根部1122-第一弯曲槽尖部113-第一注胶孔1131-第一封堵塞114-第一导向凸起1141-第一通气孔

12-第二插接槽121-第二直槽部1211-第二喇叭口122-第二弯曲槽部1221-第二弯曲槽根部1222-第二弯曲槽尖部123-第二注胶孔1231-第二封堵塞124-第二导向凸起1241-第二通气孔

13-上层地板131-第一容置缺口132-第二容置缺口133-第一延伸部134-第二延伸部14-下层地板141-第一延伸台阶部142-第二延伸台阶部143-第一层地板144-第二层地板

2-连接件

21-连接主体211-重组竹主体2111-第一主体部2112-第二主体部2113-第三主体部2114-第四主体部212-金属连接板

22-第一插接件221-第一竖向金属筒2211-第一上导气槽222-第一金属齿2221-第一下导气槽2222-第一斜面223-第一间隙

23-第二插接件231-第二竖向金属筒2311-第二上导气槽232-第二金属齿2321-第二下导气槽2322-第二斜面233-第二间隙

3-第一胶水填充体31-第一封挡膜4-第二胶水填充体41-第二封挡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一种重组竹制成的地板,如图1-7所示,包括重组竹地板主体1和多个沿重组竹地板主体1边缘排列连接相邻重组竹地板主体1的连接件2;重组竹地板主体1包括与连接件2连接的第一被连接部和第二被连接部,第一被连接部形成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的一端,第二被连接部形成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上与第一被连接部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件2包括连接主体21以及设于连接主体21下部并朝下延伸的第一插接件22和第二插接件23,第一被连接部包括供对应的第一插接件22向下插入的第一插接槽11,第二被连接部包括供对应的第二插接件23向下插入的第二插接槽12;

第一插接件22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竖向金属筒221,和多个向下一体形成于第一竖向金属筒221下边缘并围绕第一插接件22轴线呈环形排列的第一金属齿222,相邻的第一金属齿2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223;第二插接件23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竖向金属筒231,和多个向下一体形成于第二竖向金属筒231下边缘并围绕第二插接件23轴线呈环形排列的第二金属齿232,相邻的第二金属齿2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233;

重组竹地板主体1包括处于上部的上层地板13和处于下部的下层地板14,下层地板14的边缘形成有水平延伸的延伸台阶部;延伸台阶部包括形成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一端的第一延伸台阶部141,和形成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上与第一延伸台阶部141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延伸台阶部142;第一插接槽11形成于第一延伸台阶部141上,第二插接槽12形成于第二延伸台阶部142上;

第一插接槽11包括与第一竖向金属筒221相对应的第一直槽部111,和处于第一直槽部111下部与第一金属齿222相对应的第一弯曲槽部112;第一弯曲槽部112向外向上平滑弯曲供第一金属齿222向外向上弯曲伸入;第二插接槽12包括与第二竖向金属筒231相对应的第二直槽部121,和处于第二直槽部121下部与第二金属齿232相对应的第二弯曲槽部122;第二弯曲槽部122向外向上平滑弯曲供第二金属齿232向外向上弯曲伸入;

第一弯曲槽部112包括与第一直槽部111连接并斜向下向外延伸的第一弯曲槽根部1121,和与第一弯曲槽根部1121的外端连接并斜向上向外延伸的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内填充有第一胶水填充体3,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设有处于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和第一弯曲槽根部1121之间并将第一胶水填充体3封挡的第一封挡膜31;第二弯曲槽部122包括与第二直槽部121连接并斜向下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曲槽根部1221,和与第二弯曲槽根部1221的外端连接并斜向上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内填充有第二胶水填充体4,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设有处于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和第二弯曲槽根部1221之间并将第二胶水填充体4封挡的第二封挡膜41。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邻的两个重组竹地板通过连接件2连接在一起,具体是,第一胶水填充体3和第二胶水填充体4均为遇空气凝固的胶水流体、乳状体或凝胶状体的胶水等粘结物,初始状态时,第一胶水填充体3和第二胶水填充体4分别由第一封挡膜31和第二封挡膜41封住,不会凝固,当相邻的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需要连接时,将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被连接部和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被连接部相对应靠近,将连接件2的第一插接件22与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被连接部相对应,第二插接件23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被连接部相对应,然后连接件2向下运动,使第一插接件22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11中,第二插接件23插入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12中。随着第一金属齿222逐渐插入第一弯曲槽部112,在第一弯曲槽根部1121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一金属齿222逐渐斜向下向外弯曲延伸,随后刺破第一封挡膜31进入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与第一胶水填充体3接触,并在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一金属齿222逐渐斜向上向外弯曲延伸,并与第一胶水填充体3充分接触,第一胶水填充体3与空气接触,逐渐凝固,使第一金属齿222与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牢固胶合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二金属齿232逐渐插入第二弯曲槽部122,在第二弯曲槽根部1221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二金属齿232逐渐斜向下向外弯曲延伸,随后刺破第二封挡膜41进入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与第二胶水填充体4接触,并在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平滑的下表面作用下,第二金属齿232逐渐斜向上向外弯曲延伸,并与第二胶水填充体4充分接触,第二胶水填充体4与空气接触,逐渐凝固,使第二金属齿232与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牢固胶合连接在一起。第一金属齿222会以铆接的方式卡于第一弯曲槽部112内,第二金属齿232会以铆接的方式卡于第二弯曲槽部122内,并且第一金属齿222通过第一胶水填充体3与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牢固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齿232通过第二胶水填充体4与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牢固连接在一起,避免第一金属齿222和第二金属齿232松动脱出,可有效确保第一插接件22与第一插接槽11以及第二插接件23与第二插接槽12的插接强度,进而确保连接件2将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牢固插接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第一金属齿222的外表面形成有上下设置的第一下导气槽2221,第一竖向金属筒221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上下设置的第一上导气槽2211,部分第一上导气槽2211连通至第一间隙223,部分第一上导气槽2211的下端与对应的第一下导气槽2221的上端连通;第二金属齿232的外表面形成有上下设置的第二下导气槽2321,第二竖向金属筒231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上下设置的第二上导气槽2311,部分第二上导气槽2311连通至第二间隙233,部分第二上导气槽2311的下端与对应的第二下导气槽2321的上端连通。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第一上导气槽2211与第一间隙223形成完整的通气道,部分第一上导气槽2211与第一下导气槽2221形成完整的通气道,当第一金属齿222逐渐插入第一弯曲槽部112时,通气道可将第一弯曲槽部112中的气体排出,便于第一金属齿222继续插入第一弯曲槽部112中,直至完全与第一胶水填充体3充分接触,而且通气道可供第一胶水填充体3与外界空气接触,便于第一胶水填充体3与第一金属齿222充分接触后即迅速凝结,提高连接效率,并且第一下导气槽2221可增大第一金属齿222与第一胶水填充体3的接触面积,增强粘结强度;同时部分第二上导气槽2311与第二间隙233形成完整的通气道,部分第二上导气槽2311与第二下导气槽2321形成完整的通气道,当第二金属齿232逐渐插入第二弯曲槽部122时,通气道可将第二弯曲槽部122中的气体排出,便于第二金属齿232继续插入第二弯曲槽部122中,直至完全与第二胶水填充体4充分接触,而且通气道可供第二胶水填充体4与外界空气接触,便于第二胶水填充体4与第二金属齿232充分接触后即迅速凝结,提高连接效率,并且第二下导气槽2321可增大第二金属齿232与第二胶水填充体4的接触面积,增强粘结强度。

优选地,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的配设有连通至第一延伸台阶部141下端的第一注胶孔113,第一注胶孔113中设有第一封堵塞1131;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的配设有连通至第二延伸台阶部142下端的第二注胶孔123,第二注胶孔123中设有第二封堵塞1231。本发明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通过第一注胶孔113将第一胶水填充体3注入到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内,通过第二注胶孔123将第二胶水填充体4注入到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内,然后再利用第一封堵塞1131将第一注胶孔113堵住,利用第二封堵塞1231将第二注胶孔123堵住,避免漏气而导致第一胶水填充体3和第二胶水填充体4失效。更进一步的具体结构可为,第一封挡膜31由喷入到第一弯曲槽部112内的油漆层构成,第二封挡膜41由喷入到第二弯曲槽部122内的油气层构成,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

优选地,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和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的尖端均朝上设置。此结构可提高第一金属齿222与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相互勾搭的程度,提高第二金属齿232与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相互勾搭的程度,当第一金属齿222和第二金属齿232欲脱出时,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和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对第一金属齿222和第二金属齿232有各个方向阻力,进而增强插接强度。

优选地,第一金属齿222和第二金属齿232均由上至下逐渐变薄。此结构更利于第一金属齿222逐渐插入第一弯曲槽部112过程中随着第一弯曲槽部112的弯曲而弯曲,以及第二金属齿232逐渐插入第二弯曲槽部122过程中随着第二弯曲槽部122的弯曲而弯曲。

优选地,齿的外侧面竖向设置,内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2222;第二金属齿232的外侧面竖向设置,内侧面为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第二斜面2322。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第一金属齿222逐渐插入第一弯曲槽部112,第二金属齿232逐渐插入第二弯曲槽部122时,第一斜面2222会与第一弯曲槽部112的下表面顺势接触而更容易受到向外的压力,使第一金属齿222更容易随着第一弯曲槽部112的弯曲而弯曲;同时第二斜面2322会与第二弯曲槽部122的下表面顺势接触而更容易受到向外的压力,使第二金属齿232更容易随着第二弯曲槽部122的弯曲而弯曲。

优选地,第一插接槽11的槽底形成有由上至下逐渐变粗的第一导向凸起114,第一导向凸起114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弯曲槽部112的下表面平滑连接,第一直槽部111的上边缘形成有由下至上逐渐外扩的第一喇叭口1111;第二插接槽12的槽底形成有由上至下逐渐变粗的第二导向凸起124,第二导向凸起124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二弯曲槽部122的下表面平滑连接,第二直槽部121的上边缘形成有由下至上逐渐外扩的第二喇叭口1211。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第一金属齿222刚欲插入第一插接槽11,第二金属齿232刚欲插入第二插接槽12时,第一喇叭口1111便于第一金属齿222顺势向内集中对准而直接插入,第二喇叭口1211便于第二金属齿232顺势向内集中对准而直接插入。当第一金属齿222插入第一插接槽11后,第一导向凸起114会对第一金属齿222进行顺势向外均匀压力,对第一金属齿222有进一步的对准效果的同时,还利于第一金属齿222逐渐顺势伸入到第一弯曲槽部112内进行弯曲变形;当第二金属齿232插入第二插接槽12后,第二导向凸起124会对第二金属齿232进行顺势向外均匀压力,对第二金属齿232有进一步的对准效果的同时,还利于第二金属齿232逐渐顺势伸入到第二弯曲槽部122内进行弯曲变形。

优选地,第一导向凸起114为圆台状,第一导向凸起114形成有由上至下贯穿至第一延伸台阶部141下端的第一通气孔1141;第二导向凸起124为圆台状,第二导向凸起124形成有由上至下贯穿至第二延伸台阶部142下端的第二通气孔1241。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第一插接件22逐渐插入第一插接槽11中时,第一通气孔1141可将内部挤压的空气排出,便于第一插接件22继续插入第一插接槽11中;在第二插接件23逐渐插入第二插接槽12中时,第二通气孔1241可将内部挤压的空气排出,便于第二插接件23继续插入第二插接槽12中。

优选地,连接主体21的厚度与上层地板13的厚度相应,此结构可使插接完成后的连接主体21的上表面与上层地板13的上表面齐平,整体更加整齐美观;连接主体21包括重组竹材料的重组竹主体211,和覆设于重组竹主体211下表面并与第一插接件22和第二插接件23一体的金属连接板212。第一插接件22和第二插接件23通过与二者一体的金属连接板212与重组竹主体211连接,结构强度更高。

优选地,重组竹主体2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十字形,包括承载第一插接件22的第一主体部2111、与第一主体部2111相对并承载第二插接件23的第二主体部2112、以及相对设置并处于相邻的重组竹地板主体1之间的第三主体部2113和第四主体部2114;金属连接板212与重组竹主体211的形状相应;上层地板13形成有匹配容置第一主体部2111的第一容置缺口131,匹配容置第二主体部2112的第二容置缺口132,延伸至第三主体部2113和第四主体部2114一侧的第一延伸部133,以及延伸至第三主体部2113和第四主体部2114另一侧的第二延伸部134。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重组竹主体211通过第一主体部2111、第二主体部2112、第三主体部2113和第四主体部2114与上层地板13的第一容置缺口131、第二容置缺口132、第一延伸部133和第二延伸部134相互嵌设卡扣在一起,可有效增强相邻重组竹地板的连接强度,尤其可增强相邻重组竹地板的抗剪切强度,不易出现沿连接缝隙的相对移动。进一步结构可为,相邻的连接件2相抵靠在一起,此结构可增强各部件的连接紧密性和相互嵌设的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下层地板14包括处于上层的第一层地板143和处于下层的第二层地板144,第一弯曲槽尖部1122的尖端和第二弯曲槽尖部1222的尖端延伸至第一层地板143和第二层地板144的接触面处,第一弯曲槽部112和第二弯曲槽部122为第一层地板143和第二层地板144的分界处。即处于第一弯曲槽部112和第二弯曲槽部122上方的部分属于第一层地板143,处于第一弯曲槽部112和第二弯曲槽部122下方的部分属于第二层地板144,此结构可降低整体结构的复杂程度,便于进行生产加工。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