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488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中竖向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具体讲是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建筑工程竖向结构(如柱、墙、壁等)的模板安装施工时,需对其下部进行定位和找正,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先由测量员在竖向结构底部弹上墨线,然后通过人工将模板对着墨线进行组对施工。此种方法需要多次复核模板下部的定位找正,轴线位置、平面尺寸不好控制,误差较大,模板结构断面成型施工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可解决现有对模板定位找正时施工繁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施工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由测量员在竖向结构底部各面进行测量定位,并在各面弹上模板安装用的墨线;

(2)沿着墨线采用砼冲击钻打孔,各孔直径均为12~14mm,同一墨线上的相邻孔距为450~550mm,各面均至少打两个孔,每个面的两端必须各有一个,各孔深均为50~80mm;

(3)向孔内敲入φ10~12mm的钢筋桩,钢筋桩位于墨线内侧,且外壁与墨线相切,各钢筋桩均外露50~70mm;

(4)紧贴钢筋桩安装竖向结构模板,一次性完成竖向结构模板下部的定位、找正及成型施工作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其中,步骤(2)中的孔径为14mm,相邻孔距为500mm,孔深为65mm,步骤(3)中的钢筋桩直径为φ12mm,外露70mm。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敲入孔内的钢筋桩可为竖向结构模板下部的安装定位、找正和成型提供基准点和支撑,在钢筋桩的定位作用下,将竖向结构模板紧贴钢筋桩即可完成组对施工,因此,本发明这种先弹墨线,后沿着墨线打孔,再向孔内敲入钢筋桩的方法保证了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准确,找正施工简便快捷,成型正确,且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此外,本发明还提高了竖向结构模板的施工质量,即定位轴线准确、模板面顺直,模板结构方正、结构成型正确。

将孔径定为14mm,相邻孔距定为500mm,孔深定为65mm,采用φ12mm钢筋桩,且外露70mm,这使得竖向结构模板的施工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中向竖向结构底部弹上墨线并打孔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中将竖向结构模板紧贴在钢筋桩上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由测量员在竖向结构底部3各面进行测量定位,并在各面弹上模板安装用的墨线5;

(2)沿着墨线5采用砼冲击钻打孔,各孔直径均为14mm,同一墨线5上的相邻孔距为500mm,各面均至少打两个孔4,每个面的两个端部必须各有一个孔4,各孔深均为65mm;

(3)向孔4内敲入φ12mm的钢筋桩7,钢筋桩7位于墨线5内侧,且外壁与墨线5相切,各钢筋桩7均外露70mm;

(4)紧贴钢筋桩7安装竖向结构模板6,一次性完成竖向结构模板6下部的定位、找正及成型施工作业。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各孔直径均为13mm,同一墨线5上的相邻孔距为450mm,各孔深均为50mm。步骤(3)中向孔4内敲入φ11mm的钢筋桩7,钢筋桩7位于墨线5内侧,且外壁与墨线5相切,各钢筋桩7均外露60m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中各孔直径均为12mm,同一墨线5上的相邻孔距为550mm,各孔深均为80mm。步骤(3)中向孔4内敲入φ10mm的钢筋桩7,钢筋桩7位于墨线5内侧,且外壁与墨线5相切,各钢筋桩7均外露50mm。

本发明相对于人工对线并多次定位找正来说,在施工时操作简便快捷,能够降低劳动强度,非常省时省力,保证了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准确、找正简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模板施工的成型质量(即定位轴线准确、模板面顺直,模板结构方正、结构成型正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竖向结构模板下部定位找正成型方法,属于工程建设中竖向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领域,包括步骤:(1)先由测量员在竖向结构底部各面进行测量定位,并在各面弹上模板安装用的墨线;(2)沿着墨线采用砼冲击钻打孔,各孔直径均为12~14mm,同一墨线上的相邻孔距为450~550mm,各面均至少打两个孔,每个面的两端必须各有一个,各孔深均为50~80mm;(3)向孔内敲入Φ10~12mm的钢筋桩,钢筋桩位于墨线内侧,且外壁与墨线相切,各钢筋桩均外露50~70mm;(4)紧贴钢筋桩安装竖向结构模板,一次性完成竖向结构模板下部的定位、找正及成型施工作业。本发明可解决现有对模板定位找正时施工繁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施工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师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