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2447发布日期:2018-11-14 03:2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一种升降式楼梯结构,尤指一种具有第一楼梯模块、第二楼梯模块及升降模块,让用户走完第一楼梯模块及第二楼梯模块后又回到原点的升降式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除一楼平房外皆具有楼梯结构。公寓的楼梯可供住户上下往来。大楼的楼梯除可供住户上下往来外,亦可供逃生用途。

另一般习知具有升降机的楼梯结构,例如中国台湾i323655发明专利「上下楼梯的辅助装置」,揭示一种上下楼梯的辅助装置,其辅助器包含有一供握持的扶握体、两弹簧机构、两控制把,其中扶握体两侧的侧翼各安装一第一连动件,其具有一可弹性伸缩的第一卡舌,弹簧机构设置于扶握体的背面以水平连结各第一连动件,控制把设在扶握体供手部扳动,控制把具一连轴以连结第二连动件,藉以上楼无须扳动控制把即可让扶手压迫第一卡舌形成内缩,顺利上楼,而下楼时则扳动控制把,以令第二连动件连动弹簧机构,使其对第一卡舌产生拉、退动作,造成第一卡舌缩入侧翼而让辅助器沿扶手滑动,或是第一卡舌突出于侧翼而让辅助器暂时定位。

又例如中国台湾m504587新型专利「上下楼梯辅助具」,揭示一种楼梯辅具,其包括一固定装置上设有一长杆部以及一勾勒部,长杆部可相对于勾勒部转动,且勾勒部提供固定装置勾勒于楼梯的扶手上,固定装置的长杆部则与一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可支撑于楼梯的阶梯上,且升降装置具有一支撑杆,以支撑一承载装置,其中支撑杆可自升降装置伸出,使承载装置根据支撑杆的伸缩上下移动,以供使用者上升或下降至阶梯。

唯上述的楼梯或上下楼梯辅助具仅提供人员下往来外,并未提供一种上下楼梯后又回到原点的游戏用楼梯结构,诚属美中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升降式楼梯结构,其可让用户走完第一楼梯模块及第二楼梯模块后又回到原点的游戏用楼梯结构。

为达前述目的,一种升降式楼梯结构其具有:一第一楼梯模块,其具有多个第一阶梯、一第一平台、一第二平台及一第一墙面,该第一墙面上具有一第一闸门及一第二闸门;一第二楼梯模块,置于该第一楼梯模块的一侧且方向与该第一楼梯模块相反,其具有多个第二阶梯、一第三平台、一第四平台及一第二墙面,该第二墙面上具有一第三闸门及一第四闸门;以及一升降机模块,固接于该第一楼梯模块或第二楼梯模块的上方处,其可使该第一楼梯模块或第二楼梯模块上升或下降,当该第二楼梯模块上升至该第一楼梯模块的一侧上方时,会使该第二闸门对准该第三闸门,当该第二楼梯模块下降第一楼梯模块的一侧下方时,会使该第一闸门对准该第四闸门。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一阶梯上进一步具有一第一隔板、一第二隔板、一第一挡板及一第二挡板,其中该第一隔板嵌置于该多个第一阶梯中,且位于其右侧约1/3位置处,该第二隔板嵌置于该多个第一阶梯中,且位于其右侧约2/3位置处并与该第一隔板平行且其配置高度稍高于该第一隔板,该第一挡板位于该多个第一阶梯的顶部且与该第二隔板的上端部相连,该第二挡板位于该多个第一阶梯的底部且与该第一隔板的端部相连,藉由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可增加使用者爬楼梯的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二阶梯上进一步具有一第三隔板、一第四隔板、一第三挡板及一第四挡板,其中该第三隔板嵌置于该多个第二阶梯中,且位于其右侧约1/3位置处,该第四隔板嵌置于该多个第二阶梯中,且位于其右侧约2/3位置处并与该第三隔板平行且其配置高度稍低于该第三隔板,该第三挡板位于该多个第二阶梯的顶部且与该第三隔板的上端部相连且紧邻该第二墙面,该第四挡板位于该多个第二阶梯的底部且与该第四隔板的端部相连,藉由该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可增加使用者爬楼梯的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楼梯模块及第二楼梯模块为木材、铝、铁或不锈钢楼梯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该升降模块为一电动升降机。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楼梯模块置于该第一楼梯模块的左侧,且该第二墙面紧邻该第一墙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第三闸门及第四闸门为可开闭式木门、铝门、铁门或不锈钢门。

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二阶梯与该第二墙面间进一步具有一间隔部,该间隔部的顶部与该第三挡板的一端相连,该间隔部的底部则于弯折后垂直置于该第三平台上。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其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兹附以图示及优选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一侧示意图。

图2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3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楼梯模块开始下降的示意图。

图4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楼梯模块下降至定位的示意图。

图5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使用者经由导梯离开的示意图。

图6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楼梯模块上升至第一楼梯模块上方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一侧示意图。

图8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另一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一侧示意图;图2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另一侧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升降式楼梯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楼梯模块100;一第二楼梯模块200;以及一升降机模块300所组合而成。

该第一楼梯模块100,其具有多个第一阶梯110、一第一平台120、一第二平台130及一第一墙面140,该第一墙面140上具有一第一闸门141及一第二闸门142。其中,该第一楼梯模块100例如但不限于为木材、铝、铁或不锈钢楼梯模块,该第一闸门141、第二闸门142例如但不限于为可开闭式木门、铝门、铁门或不锈钢门。

此外,该多个第一阶梯110上进一步具有一第一隔板111、一第二隔板112、一第一挡板113及一第二挡板114。

其中,该第一隔板111嵌置于该多个第一阶梯110中,且位于其右侧约1/3位置处;该第二隔板112嵌置于该多个第一阶梯110中,且位于其右侧约2/3位置处并与该第一隔板111平行且其配置高度稍高于该第一隔板111;该第一挡板113位于该多个第一阶梯110的顶部且与该第二隔板112的上端部相连且紧邻该第一墙面140;该第二挡板114位于该多个第一阶梯110的底部且与该第一隔板111的端部相连,藉由该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12、第一挡板113及第二挡板114所形成的迂回路径,可增加用户爬楼梯的时间。

该第二楼梯模块200置于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一侧,例如但不限于为右侧且方向与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相同或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以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与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方向相反为例加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该第二楼梯模块200具有多个第二阶梯210、一第三平台220、一第四平台230及一第二墙面240,该第二墙面240上具有一第三闸门241及一第四闸门242,其中,该第二墙面240紧邻该第一墙面140。其中,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例如但不限于为木材、铝、铁或不锈钢楼梯模块,该第三闸门241、第四闸门242例如但不限于为可开闭式木门、铝门、铁门或不锈钢门。

此外,该多个第二阶梯210上进一步具有一第三隔板211、一第四隔板212、一第三挡板213及一第四挡板214。

其中,该第三隔板211嵌置于该多个第二阶梯210中,且位于其右侧约1/3位置处,该第四隔板212嵌置于该多个第二阶梯210中,且位于其右侧约2/3位置处并与该第三隔板211平行且其配置高度稍低于该第三隔板211;该第三挡板213位于该多个第二阶梯210的顶部且与该第三隔板213的上端部相连且紧邻该第二墙面240;该第四挡板214位于该多个第二阶梯210的底部且与该第四隔板212的端部相连;藉由该第三隔板211、第四隔板212、第三挡板213及第四挡板214所形成的迂回路径,可增加用户爬楼梯的时间。

该升降机模块300固接于该第一楼梯模块或第二楼梯模块200的上方处,其可使该第一楼梯模块100或第二楼梯模块200上升或下降。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该升降机模块300固接于该第二楼梯模块200的上方处为例加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当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上升至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一侧上方时,会使该第二闸门142对准该第三闸门241;当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下降至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一侧下方时,会使该第一闸门141对准该第四闸门242。其中,该升降机模块300例如但不限于为一电动升降机。

此外,本发明的升降式楼梯结构进一步具有一导梯400及一机房(图未示)。其中,该导梯400位于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前方,其可导引使用者至该第一楼梯模块100,另其后方具有一容置空间(图未示),以容纳该第二楼梯模块200。该机房位于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上方,以容置该升降机模块300。

请一并参照图3~图6,其中,图3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楼梯模块开始下降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楼梯模块下降至定位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使用者经由导梯离开的示意图;图6绘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楼梯模块上升至第一楼梯模块的一侧上方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升降式楼梯结构,于初始状态时,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位于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一侧上方处;当使用者经由该导梯400至该第一平台120,并从该第一楼梯模块100开始往上走时,藉由该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12、第一挡板113及第二挡板114所形成的迂回路径而到达该第二平台130。此时,该第二闸门142及该第三闸门241同时开启,使用者可经由该第二闸门142及该第三闸门241进到该第二楼梯模块200的第三平台220。

如图3所示,在使用者经由该第三平台220开始从该第二楼梯模块200往上走时,同时,该升降机模块300开始动作,将该第二楼梯模块200往下降。

如图4所示,当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下降至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一侧下方时,会使该第四闸门242对准该第一闸门141,同时开启该第四闸门242及第一闸门141,让使用者可进入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第一平台120上,此时,亦即使用者回到原来的出发位置;其中,该第三隔板211、第四隔板212、第三挡板213及第四挡板214所形成的迂回路径,可增加用户爬楼梯的时间,以等待该升降机模块300将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下降至定位。

如图5所示,在使用者开始从该导梯400往下走时,同时,该升降机模块300开始动作,将该第二楼梯模块200开始往上升;当该第二楼梯模块200上升至该第一楼梯模块100的一侧上方时,会使该第二闸门142对准该第三闸门241,也就是回到原来的初始状态。

如图6所示,当下一位使用者从该第一楼梯模块100开始往上走时,即重复上述图3中的程序,请参阅上述的说明,在此不拟重复赘述。

请一并参照图7及图8,其中图7绘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一侧示意图;图8绘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的另一侧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式楼梯结构组合,该多个第二阶梯210与该第二墙面240间进一步具有一间隔部250,其中该间隔部250的顶部与该第二楼梯模块200的顶部相连,该间隔部250的底部则垂直于该第三平台220上。其中,该间隔部250的宽度为d,使多个第二阶梯210与该第二墙面240间具有距离d。

藉由前述所揭露的设计,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的升降式楼梯结构,其可让用户走完第一楼梯模块及第二楼梯模块后又回到原点的游戏用楼梯结构。

本案所揭示者,为优选实施例,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案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案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