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螺纹配合驱动的两用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2435发布日期:2018-11-14 03:2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楼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螺纹配合驱动的两用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是多层楼房建筑中必备的设施,目前楼梯主要有水泥台阶楼梯,木质台阶楼梯,或者是金属台阶楼梯等等,但不管那种楼梯,都是梯式台阶状,由于其结构本身的存在的局限性,上、下楼梯时,行人只能一步一步的上去或者下来,这对于身体正常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的,但对于下肢行动不方便的人来说,他们使用轮椅代步,这样就无法上下阶梯,即使是正常人,当他们拖着行李车或者箱包之类的物品时,在这种台阶式的楼梯上上下也较为费力;所以设计一种既可以正常使用又可以供轮椅行走的楼梯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螺纹配合驱动的两用楼梯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螺纹配合驱动的两用楼梯,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螺纹配合驱动的两用楼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挡板、楼梯板、侧板、弧形挡板、前挡板、调节机构、轴孔、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导槽,其中侧板的内侧未空腔,侧板内一侧面上开有导槽,导槽的导向方向与侧板下侧面之间成25度夹角,侧板的后侧面上开有轴孔,侧板的一侧面上开有四组弧形孔,四组弧形孔从上到下沿着与侧板下侧面成25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位于同组中的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和第三弧形孔在侧板对应的侧面上水平均匀分布;两个侧板对称地安装在地面上且两个侧板上开有弧形孔的一侧相互面对;后挡板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且位于两个侧板的后端;后挡板靠近台阶且后挡板的最上端与台阶面齐平;前挡板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且位于两个侧板的前端;前挡板位于地面下侧,且前挡板的最上端与地面齐平;两个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内;四个楼梯板分别通过与两个调节机构的配合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四个楼梯板中相邻的两个楼梯板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弧形挡板,弧形挡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上;弧形挡板与对应的楼梯板配合。

上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支撑杆、弧形导轨、导向滑块、凸轮、调节圆盘、螺纹杆、轴套、导向杆、连接杆、限位圆盘、转轴、固定轴,板簧、固定支撑、齿条、导块、第一齿轮、弧形滑块、回位弹簧、弧形导槽,其中螺纹杆的外圆面上具有外螺纹,螺纹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撑安装在侧板内,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侧板上所开的轴孔位于侧板的外侧;调节圆盘安装在螺纹杆上位于侧板外侧的一端;导向滑块上具有圆形孔,圆形孔的内圆面上具有内螺纹,导向滑块的一侧安装有导块;三个导向滑块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均匀地安装在螺纹杆上,三个导向滑块上的导块与侧板上所开的导槽配合;齿条安装在三个导向滑块的上侧;四个转轴沿着与侧板下侧面成25度方向均匀地安装在侧板内侧面上;四个第一齿轮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的一端,四个第一齿轮均与齿条啮合;凸轮的最上端具有斜面,四个凸轮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的另一端;四个调节杆的一端均具有支耳;调节杆的一侧均匀地安装有三个支撑杆,四个调节杆分别通过其上安装的三个支撑杆与四个弧形孔中对应的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和第三弧形孔的配合安装在侧板内侧;四个调节杆具有支耳的一端通过固定轴安装在侧板内侧面上,调节杆与固定轴之间为转动配合;四个调节杆分别与四个凸轮配合;导向杆的一端安装有弧形滑块,导向杆的另一端具有支耳,三个导向杆具有支耳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侧板后侧的三个固定轴上,导向杆与固定轴之间为转动配合;三个限位圆盘分别安装在三个导向杆上,且靠近对应的弧形滑块;弧形导轨上开有弧形导槽;三个弧形导轨沿着与侧板下侧面成25度方向均匀地安装在侧板内侧面上;三个导向杆上安装的三个弧形滑块分别与三个弧形导轨上所开的弧形导槽配合;每个弧形滑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回位弹簧,回位弹簧远离弧形滑块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与对应弧形导槽的侧面上;三个轴套分别安装在三个导向杆上;三个轴套与相邻调节杆的下侧面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杆;四个板簧沿着与侧板下侧面成25度方向均匀地安装在侧板内侧,且四个板簧的一端安装在对应的调节杆上,四个板簧的另一端安装在侧板对应的侧面上;四个板簧上均具有缺口,四个板簧上的缺口与对应的导向杆配合;板簧上具有缺口的作用是防止导向杆在摆动过程中与板簧干涉。

楼梯板两端通过对应的支撑杆上安装在对应的调节杆上。

上述调节杆最前端沿着对应支耳轴线摆动的弧度与弧形挡板的弧度相同;其作用是,防止楼梯板在摆动过程中与弧形挡板发生干涉,同时弧形挡板还可以对楼梯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人们不小心滑到楼梯内将脚扭伤。

凸轮在摆动过程中,凸轮推动调节杆到达最大角度时,凸轮上的斜面与调节杆为面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四个楼梯板组成了一个光滑斜面。

在调节杆处于水平状态时,与其对应的轴套正好位于对应限位圆盘的上侧,且两者正好接触;与该调节杆对应的支撑杆位于对应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和第三弧形孔的起点位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向滑块上的导块与侧板上所开的导槽之间通过直线轴承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调节杆具有支耳的一端通过固定轴安装在侧板内侧面上,调节杆与固定轴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三个导向杆具有支耳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侧板后侧的三个固定轴上,导向杆与固定轴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回位弹簧为可压可拉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楼梯板为四个的替换方案为五个或六个或七个。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和第三弧形孔内均安装有弹簧挡板,其作用是防止人们滑到楼梯内侧扭伤。

本发明中由于螺纹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撑安装在侧板的内侧,螺纹杆只可以转动不会发生移动,导向滑块通过安装在其上的导块与导槽之间为滑动配合,且导向滑块与螺纹杆之间为螺纹配合,所以当人们转动调节圆盘时,调节圆盘会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就会使得导向滑块沿着螺纹杆方向朝着调节圆盘一侧移动;导向滑块移动就会带动安装在其上的齿条朝着调节圆盘一侧移动;齿条移动就会使得四个第一齿轮转动;四个第一齿轮转动就会带动四个转轴转动;四个转轴转动带动四个凸轮转动;四个凸轮转动就会推动与其配合的四个调节杆摆动,且摆动中心在四个调节杆上所安装支耳的轴线上;四个调节杆摆动就会通过对应的支撑杆带动带动四个楼梯板摆动;在四个调节杆摆动到最大角度时,即凸轮上的斜面与对应的调节杆面接触时,四个楼梯板组成了一个光滑斜面。

本发明中轴套和限位圆盘的作用是,在楼梯板处于水平状态,即调节杆处于水平状态时,与调节杆对应的轴套正好位于对应限位圆盘的上侧,且两者正好接触;人们向下踩楼梯板时,楼梯板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楼梯板会将该压力通过连接杆传递到轴套上,而轴套将该压力传递到限位圆盘上;通过限位圆盘来承受一部分楼梯板受到的向下压力;而在这种状态下,与该调节杆对应的支撑杆位于对应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和第三弧形孔的起点位置;即通过对应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和第三弧形孔来承受另一部分楼梯板受到的向下压力。本发明在调节杆摆动过程中,调节杆会通过连接杆带动轴套在导向杆上滑动;轴套在导向杆上滑动就会使得导向杆绕着固定轴轴线摆动;通过导向杆的摆动来适应调节杆的摆动;防止破坏轴套与导向杆的关系,进而影响限位圆盘在楼梯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对楼梯板起到的支撑作用。

本发明中回位弹簧的作用是对弧形滑块起到回位作用,即对导向杆起到回位作用。本发明板簧的作用是对调节杆起到回位作用。

本发明中当人们不小心踩到楼梯板最后侧时,人们对楼梯板向下压力就会使得楼梯板具有绕着对应支耳的轴线向上摆动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对应的板簧给楼梯板提供一个向下拉力;另一方面当楼梯板具有绕着对应支耳的轴线向上摆动的力时,楼梯板会将该力通过连接杆和轴套传递到导向杆上使得导向杆具有一个摆动驱动力,此时对应的回位弹簧就会吸收该摆动驱动力;通过回位弹簧和板簧使得人们不小心踩到楼梯板最后侧时楼梯板也可以尽量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发生较大摆动。

本发明中凸轮在摆动过程中,凸轮推动调节杆到达最大角度时,凸轮上的斜面与调节杆为面接触,如果在凸轮推动调节杆到达最大角度时,凸轮与调节杆为线接触,在人们经过楼梯板组成的斜面时,向下压楼梯板就有可能得楼梯板摆动;而设计凸轮与调节杆为面接触的作用是,当人们经过楼梯板组成的斜面时,通过凸轮与调节杆的面接触使得凸轮具有自锁效果,防止凸轮摆动而影响楼梯板。本发明中通过螺纹杆和导向滑块之间的螺纹配合可以对导向滑块起到自锁效果,即对第一齿轮和凸轮起到自锁效果,防止凸轮摆动而影响楼梯板。

相对于传统的楼梯技术,本发明设计的楼梯在正常状态下,楼梯板处于水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该楼梯可以当作正常楼梯使用;当有残疾人座轮椅想要上楼梯时,通过调节楼梯板的摆动使得多个楼梯板组成一个光滑斜面;人们可以推动轮椅在上面行走,使得轮椅顺利通过楼梯。一般楼梯正常使用的时间较长,而轮椅通过使用的时间较短,这样就大大延长了该楼梯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设计的楼梯设计的弧形挡板,通过形挡板可以对楼梯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人们不小心滑到楼梯内将脚扭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3是调节机构分布平面示意图。

图4是调节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5是弧形挡板安装示意图。

图6是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轴孔分布示意图。

图8是楼梯板安装示意图。

图9是调节机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调节机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11是调节机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13是连接杆安装示意图。

图14是板簧安装示意图。

图15是轴套安装示意图。

图16是回位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17是弧形滑块安装示意图。

图18是弧形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限位圆盘安装示意图。

图20是板簧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后挡板;2、楼梯板;3、侧板;4、弧形挡板;5、前挡板;6、调节机构;7、调节杆;8、支撑杆;9、弧形导轨;10、导向滑块;11、凸轮;12、轴孔;13、第一弧形孔;14、第二弧形孔;15、第三弧形孔;16、导槽;17、调节圆盘;18、螺纹杆;19、轴套;20、导向杆;21、连接杆;22、限位圆盘;23、转轴;24、板簧;25、固定支撑;26、固定轴;27、齿条;28、导块;29、第一齿轮;30、斜面;31、弧形滑块;32、回位弹簧;33、弧形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后挡板1、楼梯板2、侧板3、弧形挡板4、前挡板5、调节机构6、轴孔12、第一弧形孔13、第二弧形孔14、第三弧形孔15、导槽16,其中如图6所示,侧板3的内侧未空腔,侧板3内一侧面上开有导槽16,导槽16的导向方向与侧板3下侧面之间成25度夹角,如图7所示,侧板3的后侧面上开有轴孔12,侧板3的一侧面上开有四组弧形孔,四组弧形孔从上到下沿着与侧板3下侧面成25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位于同组中的第一弧形孔13、第二弧形孔14和第三弧形孔15在侧板3对应的侧面上水平均匀分布;如图5所示,两个侧板3对称地安装在地面上且两个侧板3上开有弧形孔的一侧相互面对;后挡板1安装在两个侧板3之间,且位于两个侧板3的后端;后挡板1靠近台阶且后挡板1的最上端与台阶面齐平;如图5所示,前挡板5安装在两个侧板3之间,且位于两个侧板3的前端;前挡板5位于地面下侧,且前挡板5的最上端与地面齐平;如图2、3所示,两个调节机构6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3内;如图8所示,四个楼梯板2分别通过与两个调节机构6的配合安装在两个侧板3之间;四个楼梯板2中相邻的两个楼梯板2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弧形挡板4,弧形挡板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3上;如图3所示,弧形挡板4与对应的楼梯板2配合。

如图9、10所示,上述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杆7、支撑杆8、弧形导轨9、导向滑块10、凸轮11、调节圆盘17、螺纹杆18、轴套19、导向杆20、连接杆21、限位圆盘22、转轴23、固定轴26,板簧24、固定支撑25、齿条27、导块28、第一齿轮29、弧形滑块31、回位弹簧32、弧形导槽33,其中如图4、11所示,螺纹杆18的外圆面上具有外螺纹,螺纹杆18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撑25安装在侧板3内,螺纹杆18的另一端穿过侧板3上所开的轴孔12位于侧板3的外侧;如图10所示,调节圆盘17安装在螺纹杆18上位于侧板3外侧的一端;如图12所示,导向滑块10上具有圆形孔,圆形孔的内圆面上具有内螺纹,导向滑块10的一侧安装有导块28;三个导向滑块10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均匀地安装在螺纹杆18上,如图4所示,三个导向滑块10上的导块28与侧板3上所开的导槽16配合;如图12所示,齿条27安装在三个导向滑块10的上侧;四个转轴23沿着与侧板3下侧面成25度方向均匀地安装在侧板3内侧面上;四个第一齿轮29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23的一端,四个第一齿轮29均与齿条27啮合;如图21所示,凸轮11的最上端具有斜面30,四个凸轮11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23的另一端;如图13所示,四个调节杆7的一端均具有支耳;如图14所示,调节杆7的一侧均匀地安装有三个支撑杆8,如图2、4所示,四个调节杆7分别通过其上安装的三个支撑杆8与四个弧形孔中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第二弧形孔14和第三弧形孔15的配合安装在侧板3内侧;四个调节杆7具有支耳的一端通过固定轴26安装在侧板3内侧面上,调节杆7与固定轴26之间为转动配合;如图13所示,四个调节杆7分别与四个凸轮11配合;如图19所示,导向杆20的一端安装有弧形滑块31,导向杆20的另一端具有支耳,三个导向杆20具有支耳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侧板3后侧的三个固定轴26上,导向杆20与固定轴26之间为转动配合;如图14、19所示,三个限位圆盘22分别安装在三个导向杆20上,且靠近对应的弧形滑块31;如图18所示,弧形导轨9上开有弧形导槽33;三个弧形导轨9沿着与侧板3下侧面成25度方向均匀地安装在侧板3内侧面上;如图17所示,三个导向杆20上安装的三个弧形滑块31分别与三个弧形导轨9上所开的弧形导槽33配合;如图16所示,每个弧形滑块3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回位弹簧32,回位弹簧32远离弧形滑块31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与对应弧形导槽33的侧面上;如图14所示,三个轴套19分别安装在三个导向杆20上;如图15所示,三个轴套19与相邻调节杆7的下侧面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杆21;四个板簧24沿着与侧板3下侧面成25度方向均匀地安装在侧板3内侧,且四个板簧24的一端安装在对应的调节杆7上,四个板簧24的另一端安装在侧板3对应的侧面上;如图20所示,四个板簧24上均具有缺口,四个板簧24上的缺口与对应的导向杆20配合;板簧24上具有缺口的作用是防止导向杆20在摆动过程中与板簧24干涉。

楼梯板2两端通过对应的支撑杆8上安装在对应的调节杆7上。

上述调节杆7最前端沿着对应支耳轴线摆动的弧度与弧形挡板4的弧度相同;其作用是,防止楼梯板2在摆动过程中与弧形挡板4发生干涉,同时弧形挡板4还可以对楼梯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人们不小心滑到楼梯内将脚扭伤。

凸轮11在摆动过程中,凸轮11推动调节杆7到达最大角度时,凸轮11上的斜面30与调节杆7为面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四个楼梯板2组成了一个光滑斜面30。

在调节杆7处于水平状态时,与其对应的轴套19正好位于对应限位圆盘22的上侧,且两者正好接触;与该调节杆7对应的支撑杆8位于对应第一弧形孔13、第二弧形孔14和第三弧形孔15的起点位置。

上述导向滑块10上的导块28与侧板3上所开的导槽16之间通过直线轴承配合。

上述调节杆7具有支耳的一端通过固定轴26安装在侧板3内侧面上,调节杆7与固定轴26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三个导向杆20具有支耳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侧板3后侧的三个固定轴26上,导向杆20与固定轴26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

上述回位弹簧32为可压可拉弹簧。

上述作为楼梯板2为四个的替换方案为五个或六个或七个。

上述第一弧形孔13、第二弧形孔14和第三弧形孔15内均安装有弹簧挡板,其作用是防止人们滑到楼梯内侧扭伤。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的有益效果是:楼梯在正常状态下,楼梯板2处于水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该楼梯可以当作正常楼梯使用;当有残疾人座轮椅想要上楼梯时,通过调节楼梯板2的摆动使得多个楼梯板2组成一个光滑斜面30;人们可以推动轮椅在上面行走,使得轮椅顺利通过楼梯。一般楼梯正常使用的时间较长,而轮椅通过使用的时间较短,这样就大大延长了该楼梯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设计的楼梯设计的弧形挡板4,通过形挡板可以对楼梯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人们不小心滑到楼梯内将脚扭伤。

本发明中由于螺纹杆18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撑25安装在侧板3的内侧,螺纹杆18只可以转动不会发生移动,导向滑块10通过安装在其上的导块28与导槽16之间为滑动配合,且导向滑块10与螺纹杆18之间为螺纹配合,所以当人们转动调节圆盘17时,调节圆盘17会带动螺纹杆18转动;螺纹杆18转动就会使得导向滑块10沿着螺纹杆18方向朝着调节圆盘17一侧移动;导向滑块10移动就会带动安装在其上的齿条27朝着调节圆盘17一侧移动;齿条27移动就会使得四个第一齿轮29转动;四个第一齿轮29转动就会带动四个转轴23转动;四个转轴23转动带动四个凸轮11转动;四个凸轮11转动就会推动与其配合的四个调节杆7摆动,且摆动中心在四个调节杆7上所安装支耳的轴线上;四个调节杆7摆动就会通过对应的支撑杆8带动带动四个楼梯板2摆动;在四个调节杆7摆动到最大角度时,即凸轮11上的斜面30与对应的调节杆7面接触时,四个楼梯板2组成了一个光滑斜面30。

本发明中轴套19和限位圆盘22的作用是,在楼梯板2处于水平状态,即调节杆7处于水平状态时,与调节杆7对应的轴套19正好位于对应限位圆盘22的上侧,且两者正好接触;人们向下踩楼梯板2时,楼梯板2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楼梯板2会将该压力通过连接杆21传递到轴套19上,而轴套19将该压力传递到限位圆盘22上;通过限位圆盘22来承受一部分楼梯板2受到的向下压力;而在这种状态下,与该调节杆7对应的支撑杆8位于对应第一弧形孔13、第二弧形孔14和第三弧形孔15的起点位置;即通过对应第一弧形孔13、第二弧形孔14和第三弧形孔15来承受另一部分楼梯板2受到的向下压力。本发明在调节杆7摆动过程中,调节杆7会通过连接杆21带动轴套19在导向杆20上滑动;轴套19在导向杆20上滑动就会使得导向杆20绕着固定轴26轴线摆动;通过导向杆20的摆动来适应调节杆7的摆动;防止破坏轴套19与导向杆20的关系,进而影响限位圆盘22在楼梯板2处于水平状态时对楼梯板2起到的支撑作用。

本发明中回位弹簧32的作用是对弧形滑块31起到回位作用,即对导向杆20起到回位作用。本发明板簧24的作用是对调节杆7起到回位作用。

本发明中当人们不小心踩到楼梯板2最后侧时,人们对楼梯板2向下压力就会使得楼梯板2具有绕着对应支耳的轴线向上摆动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对应的板簧24给楼梯板2提供一个向下拉力;另一方面当楼梯板2具有绕着对应支耳的轴线向上摆动的力时,楼梯板2会将该力通过连接杆21和轴套19传递到导向杆20上使得导向杆20具有一个摆动驱动力,此时对应的回位弹簧32就会吸收该摆动驱动力;通过回位弹簧32和板簧24使得人们不小心踩到楼梯板2最后侧时楼梯板2也可以尽量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发生较大摆动。

本发明中凸轮11在摆动过程中,凸轮11推动调节杆7到达最大角度时,凸轮11上的斜面30与调节杆7为面接触,如果在凸轮11推动调节杆7到达最大角度时,凸轮11与调节杆7为线接触,在人们经过楼梯板2组成的斜面30时,向下压楼梯板2就有可能得楼梯板2摆动;而设计凸轮11与调节杆7为面接触的作用是,当人们经过楼梯板2组成的斜面30时,通过凸轮11与调节杆7的面接触使得凸轮11具有一定的自锁效果,防止凸轮11摆动而影响楼梯板2。另外本发明中通过螺纹杆18和导向滑块10之间的螺纹配合也可以对导向滑块10起到自锁效果,即对第一齿轮29和凸轮11起到自锁效果,防止凸轮11摆动而影响楼梯板2。

具体实施方式:当使用本发明设计的楼梯时,在正常状态下,楼梯板2处于水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该楼梯可以当作正常楼梯使用;当有残疾人座轮椅想要上楼梯时,人们转动调节圆盘17,调节圆盘17会带动螺纹杆18转动;螺纹杆18转动就会使得导向滑块10沿着螺纹杆18方向朝着调节圆盘17一侧移动;导向滑块10移动带动齿条27朝着调节圆盘17一侧移动;齿条27移动就会使得四个第一齿轮29转动;四个第一齿轮29转动就会带动四个转轴23转动;四个转轴23转动带动四个凸轮11转动;四个凸轮11转动就会推动四个调节杆7摆动;四个调节杆7摆动就会通过对应的支撑杆8带动带动四个楼梯板2摆动;在四个调节杆7摆动到最大角度时,即凸轮11上的斜面30与对应的调节杆7面接触时,四个楼梯板2组成了一个光滑斜面30;此时人们就可以推动轮椅上楼梯。在使用完成后人们逆向转动调节圆盘17;使得凸轮11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调节杆7在板簧24的作用下就会逐渐恢复,即楼梯板2逐渐恢复;导向杆20在回位弹簧32的作用下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