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混合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657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料混合生产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料混合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陶瓷干法造粒技术,因其消耗能源少,碳排放量低,在建筑陶瓷尤其是陶瓷墙地砖的原料制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陶瓷干法造粒技术是通过将陶瓷原料研磨成极细的干粉料,然后将粉料送入造粒机中,并向造粒机内喷洒水雾,使得粉料与水混合而具有粘性,并进行切割搅拌,从而形成球状颗粒。陶瓷干法造粒技术除水烘干水分量少,因此节约能源,符合现代化绿色生产要求。

在干法造粒前需将不同种类的陶瓷原料破碎,并将破碎后的陶瓷原料将根据瓷砖制备配方以不同的比例铺设于混料仓内,而干法造粒时再从混料仓取出陶瓷原料。但现有干法造粒中由于现有混合破碎工艺使得黏性原料于脊性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破碎,陶瓷原料容易重新结团,无法保证后续研磨中泥料均匀地粉碎制成细粉。并且由于现有的配料工序通过人工完成,铺设于混料仓内陶瓷原料并不能均匀平整,从而导致每次干法造粒时从混料仓取出的粉料成分比例不一致,进而导致生产出陶瓷制品质量稳定性差,存在同批次陶瓷制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且,缺少破拱装置对混料仓内的陶瓷原料进行打散,并且均是将存储的所有陶瓷原料一次取出,带有水分湿润的陶瓷原料因结拱无法均匀下料而导致堵塞,要么长期不下料,要么爆发式潮涌下料同时导致扬尘。爆发式潮涌会导致陶瓷原料溢出,撒料需要耗费人工铲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陶瓷原料破碎充分不重新结团,可确保配料时陶瓷原料均匀平整,和避免取料时产生堵塞或扬尘,提高陶瓷生产质量稳定性的原料混合生产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料混合生产系统,根据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碾泥机、喂料机、混料仓、刮料机和平铺直取器;

所述碾泥机包括搅拌箱、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和碾泥刀片,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穿过所述搅拌箱的内部;在所述搅拌箱内的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间隔设置所述碾泥刀片;

所述喂料机包括喂料输送带单元、喂料动力车和喂料机架,所述喂料动力车设置于喂料机架的顶部,所述喂料输送带单元安装于所述喂料动力车上;所述喂料输送带单元包括喂料输送带,所述喂料输送带安装于所述喂料动力车上;所述碾泥机设置于所述喂料机的上游端,所述混料仓设置于所述喂料机架的下方;

所述刮料机包括刮料叶轮、刮料驱动齿条和刮料叶轮安装架,所述刮料驱动齿条橫置于所述混料仓的顶部;所述刮料叶轮安装于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和刮料驱动齿条连接,所述刮料驱动齿条驱动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在混料仓的内部往复移动;

所述平铺直取器包括同步输送单元、取料动力车和直取器安装架,所述直取器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混料仓的下方;所述同步输送单元安装于取料动力车上,所述同步输送单元包括同步输送带,所述同步输送带紧贴所述混料仓的混料输出口;所述取料动力车设置于所述直取器安装架的顶部,所述取料动力车承载所述同步输送带在混料仓的混料输出口的下方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碾泥机还包括碾泥驱动电机、碾泥传动装置和碾泥防护罩,所述碾泥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顶部;

所述碾泥机还包括防护罩安装转轴和防护罩固定锁,所述防护罩安装转轴安装于所述搅拌箱的一侧,所述防护罩固定锁安装于所述搅拌箱的另一侧;

所述碾泥防护罩的一侧套接于所述防护罩安装转轴,所述碾泥防护罩的另一侧和所述防护罩固定锁连接;

所述碾泥传动装置包括碾泥主动齿轮和碾泥从动齿轮,所述碾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碾泥主动齿轮和第一搅拌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碾泥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所述碾泥主动齿轮和碾泥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碾泥刀片的边缘为锯齿状。

优选地,所述刮料机还包括叶轮移动导轨、叶轮移动滑轮、刮料驱动齿轮和刮料驱动电机;

所述叶轮移动导轨安装于所述混料仓的顶部,并且所述叶轮移动导轨和刮料驱动齿条相互平行;

所述叶轮移动滑轮安装于刮料叶轮安装架顶部,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通过所述叶轮移动滑轮活动卡接于所述叶轮移动导轨上,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沿所述叶轮移动导轨往复移动;

所述刮料驱动齿条的一端和刮料驱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刮料驱动齿条的另一端和刮料叶轮安装架的顶部连接;

所述刮料驱动齿轮和刮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刮料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刮料驱动齿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刮料叶轮还包括刮料片、刮料加强环、叶轮主体和刮条;所述叶轮主体包括叶轮转轴和多块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的一端和叶轮转轴连接,并且多块所述转动叶片呈散射状从叶轮转轴向外延伸,多块所述转动叶片通过所述刮料加强环连接;

所述刮料片的一侧固定于转动叶片,所述刮条的一端和所述刮料片的另一侧连接;

还包括叶轮驱动电机、叶轮电机安装板、叶轮调节横杆和调节液压缸,所述叶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叶轮转轴连接,所述叶轮驱动电机驱动叶轮转轴转动;

所述叶轮调节横杆活动安装于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的一侧,所述调节液压缸安装于刮料叶轮安装架的底部,所述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叶轮调节横杆的底部连接,所述调节液压缸驱动所述叶轮调节横杆上下移动;

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的底部,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的另一端和叶轮调节横杆连接;

所述叶轮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并且所述叶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混料仓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混料仓包括混料仓体和多根混料加强筋,所述混料仓体包括混料输入口和混料输出口,所述混料输入口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的顶部,所述混料输出口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的底部;

所述混料输入口的口径大于混料输出口的口径,所述混料仓体的纵截面为倒梯形状;

所述混料加强筋间隔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喂料机架包括喂料导轨,所述喂料导轨安装于所述喂料机架的顶部;

所述喂料动力车包括喂料车体、喂料驱动电机、喂料动力传送带、喂料主动轮和多个喂料车轮,所述喂料车轮设置于所述喂料车体的底部,所述喂料车体通过所述喂料车轮抵在所述喂料导轨上;

所述喂料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的一端,所述喂料主动轮和喂料车轮连接;

所述喂料动力传送带套于所述喂料主动轮和喂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所述喂料驱动电机通过喂料动力传送带带动喂料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喂料车轮沿所述喂料导轨滚动;

所述喂料输送带单元还包括喂料传动轮、喂料从动轮和喂料输送电机,所述喂料输送电机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的另一端,所述喂料传动轮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的另一端的近端部,所述喂料输送电机的输出轴和喂料传动轮连接,所述喂料输送电机驱动喂料传动轮转动;

所述喂料从动轮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的一端的近端部,所述喂料输送带套于所述喂料传动轮和喂料从动轮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取料动力车包括取料车体、第一传动器、取料动力传送带、取料车轮、第一取料驱动电机、取料主动齿轮和取料导向齿条;

所述取料车轮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的底部,所述取料主动齿轮和取料车轮连接;

所述同步输送带、第一取料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器均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一取料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器靠近所述同步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取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传动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取料动力传送带套于所述第一传动器的输出轴和所述取料主动齿轮的外侧;

所述取料导向齿条安装于直取器安装架的顶部,所述取料主动齿轮和所述取料导向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取料驱动电机驱动取料主动齿轮沿着取料导向齿条转动;

还包括取料车轮导轨,所述取料车轮导轨安装于所述直取器安装架的顶部,所述取料车体通过所述取料车轮抵在所述取料车轮导轨上;所述取料车轮导轨和取料导向齿条平行。

优选地,所述同步输送单元还包括第二取料驱动电机、第二传动器、同步主动轮、同步从动轮、同步动力传送带、第一支撑辊棒组和第二支撑辊棒组,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第二传动器、同步主动轮和同步从动轮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的顶部,所述同步输送带套于所述同步主动轮和同步从动轮的外侧;

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和第二传动器靠近所述同步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传动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同步动力传送带套于所述第二传动器的输出轴和所述同步主动轮的外侧,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驱动同步主动轮转动;

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和同步输送带的内侧相抵;

所述第二支撑辊棒组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二支撑辊棒组和同步输送带的底部相抵。

优选地,所述平铺直取器还包括出料斗,所述出料斗安装于所述取料动力车上,并且所述出料斗靠近所述同步输送带的一端设置;

所述出料斗包括取料输出口,所述取料输出口设置于所述出料斗的远离所述同步输送带的一侧;

还包括出料闸门、闸门移动导轨和闸门固定螺栓,所述闸门移动导轨安装于所述取料输出口的两侧,所述出料闸门活动卡接于所述闸门移动导轨上,所述出料闸门沿所述闸门移动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出料闸门通过所述闸门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出料斗上;

还包括出料输送带,所述出料输送带固定安装于所述直取器安装架的底部,并且所述出料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混料仓的下方;

所述出料斗的底部紧贴所述出料输送带。

优选地,包括两台碾泥机,一台碾泥机设置于所述喂料机的上游端,另一台碾泥机设置于所述平铺直取器的下游端。

所述原料混合生产系统用于对陶瓷原料进行制坯前的加工,根据生产流程,首先所述碾泥机将大块泥团打散后粘附在其它脊性料上,接着所述喂料机将不同种类的陶瓷原料根据瓷砖制备配方,以不同的比例铺设于所述混料仓内,从而不同比例的陶瓷原料从上到下分层式地铺填于所述混料仓的内部,然后,通过平铺直取器下卸存储在混料仓内的陶瓷原料,实现取料自动化。所述刮料机设置所述刮料驱动齿条,取料过程中,所述刮料驱动齿条带动所述刮料叶轮在混料仓的内部随着平铺直取器的滑动而同步移动,及时将即将下卸的陶瓷原料打散。所述原料混合生产系统既可使陶瓷原料充分破碎并不重新结团,又可确保每次取出的陶瓷原料中各种成分比例都是一致并准确的;这就好比切蛋糕,分层式的陶瓷原料就像一个千层蛋糕,取料就像切千层蛋糕,切出的每一块千层蛋糕都是层数和配料相同的;继而所述原料混合生产系统可提高陶瓷生产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原料混合生产系统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碾泥机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碾泥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碾泥机侧视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碾泥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原料混合生产系统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喂料机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喂料机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刮料机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刮料机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刮料叶轮正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刮料叶轮后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刮料机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混料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平铺直取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出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平铺直取器俯视图。

其中:碾泥机1;喂料机3;混料仓6;刮料机2;平铺直取器4;搅拌箱11;第一搅拌轴12;第二搅拌轴13;碾泥刀片15;喂料输送带单元31;喂料动力车32;喂料机架33;喂料输送带311;刮料叶轮21;刮料驱动齿条22;刮料叶轮安装架23;同步输送单元41;取料动力车42;直取器安装架43;同步输送带411;混料输出口612;碾泥驱动电机14;碾泥传动装置17;碾泥防护罩16;防护罩安装转轴161;防护罩固定锁162;碾泥进料口163;碾泥主动齿轮171;碾泥从动齿轮172;碾泥出料口111;叶轮移动导轨25;叶轮移动滑轮231;刮料驱动齿轮221;刮料驱动电机222;刮料片212;刮料加强环214;刮条213;叶轮转轴211;转动叶片215;叶轮驱动电机24;叶轮电机安装板232;叶轮调节横杆233;混料仓体61;混料加强筋62;混料输入口611;喂料导轨331;喂料车体321;喂料驱动电机323;喂料动力传送带324;喂料主动轮325;喂料车轮322;喂料传动轮312;喂料从动轮313;喂料输送电机314;取料车体421;第一传动器423;取料动力传送带424;取料车轮425;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取料主动齿轮426;取料导向齿条432;取料车轮导轨431;同步主动轮412;同步从动轮413;同步动力传送带414;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第二传动器417;第一支撑辊棒组415;第二支撑辊棒组416;出料斗54;取料输出口547;出料闸门541;闸门移动导轨543;闸门固定螺栓544;出料输送带55;进料输送装置8;除铁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原料混合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碾泥机1、喂料机3、混料仓6、刮料机2和平铺直取器4;

如图2所示,所述碾泥机1包括搅拌箱11、第一搅拌轴12、第二搅拌轴13和碾泥刀片15,所述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均穿过所述搅拌箱11的内部;在所述搅拌箱内的所述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上间隔设置所述碾泥刀片15;

如图6所示,所述喂料机3包括喂料输送带单元31、喂料动力车32和喂料机架33,所述喂料动力车32设置于喂料机架33的顶部,所述喂料输送带单元31安装于所述喂料动力车32上;所述喂料输送带单元31包括喂料输送带311,所述喂料输送带311安装于所述喂料动力车32上;所述碾泥机1设置于所述喂料机3的上游端,所述混料仓6设置于所述喂料机架33的下方;

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刮料机2包括刮料叶轮21、刮料驱动齿条22和刮料叶轮安装架23,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橫置于所述混料仓6的顶部;所述刮料叶轮21安装于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和刮料驱动齿条22连接,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驱动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在混料仓6的内部往复移动;

如图6、图15所示,所述平铺直取器4包括同步输送单元41、取料动力车42和直取器安装架43,所述直取器安装架43设置于所述混料仓6的下方;所述同步输送单元41安装于取料动力车42上,所述同步输送单元41包括同步输送带411,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紧贴所述混料仓6的混料输出口612;所述取料动力车42设置于所述直取器安装架43的顶部,所述取料动力车42承载所述同步输送带411在混料仓6的混料输出口612的下方往复移动。

所述原料混合生产系统用于对陶瓷原料进行制坯前的加工,根据生产流程,首先所述碾泥机1将大块泥团打散后粘附在其它脊性料上,接着所述喂料机3将不同种类的陶瓷原料根据瓷砖制备配方,以不同的比例铺设于所述混料仓6内,从而不同比例的陶瓷原料从上到下分层式地铺填于所述混料仓6的内部,陶瓷原料所占比例越大则越厚,即完成陶瓷生产中的配料工序。

然后,通过平铺直取器4下卸存储在混料仓6内的陶瓷原料,实现取料自动化。取料时,设置于混料仓6内的刮料机2工作,所述刮料叶轮21转动,从而打散在混料仓6内的陶瓷原料,起到破拱作用,辅助下卸陶瓷原料,由于存储在混料仓6内的陶瓷原料带有水分而容易结拱无法均匀下料而导致堵塞,要么长期不下料,要么爆发式潮涌下料同时导致扬尘,因此设置所述刮料机2,可防止所述混料仓6的顶部积压陶瓷原料过多而导致取料时顶部的陶瓷原料瞬间爆发式洒落,避免造成堵塞和扬尘产生,保证取料时陶瓷原料从下到上匀速下卸。

优选地,在所述碾泥机1的输入端设置进料输送装置8,陶瓷原料(包括黏性原料和脊性原料)通过所述进料输送装置8放入所述搅拌箱11中,工作时所述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在不停地转动,从而所述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上的碾泥刀片15在旋转过程中对陶瓷原料进行破碎搅拌,将大块泥团打散后粘附在其它脊性料上,不同陶瓷原料经过碾泥机1混合后将变成各种成分组合的陶瓷原料。

由于陶瓷原理含有黏性原料(如粘土),黏性原料质地很软且具有较高黏性,现有的破碎装置(如鄂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很难实现黏性原料的破碎混合;而且在破碎混合过程中,黏性原料会黏附于破碎装置的碾压滚轮上,造成故障。而所述碾泥机1通过双轴对滚式剪切破碎,使得黏性原料充分破碎混合,在所述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上设置所述碾泥刀片15,既可将陶瓷原料打碎混合,又可避免因黏性原料的黏附对破碎混合效果造成影响;所述碾泥机1使黏性原料和脊性原料充分混合,从而避免陶瓷原料在破碎后重新结团。

存料时,所述喂料机3通过喂料输送带单元31向混料仓6输送破碎好的陶瓷原料,并且所述喂料动力车32沿所述喂料导轨331往复移动,从而将陶瓷原料均匀平整地铺填于混料仓6内。在陶瓷原料洒落过程中,陶瓷原料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而粒径较小的陶瓷原料颗粒洒落在混料仓6的中部并集聚成锥形体,而粒径较大的陶瓷原料颗粒从锥形体上滚至混料仓6的两侧,即铺填于混料仓6内的陶瓷原料为中间细两侧粗,这个原理就跟往盐罐里倒盐的原理相同,细盐会集聚在盐罐中间并呈山丘状,粗盐会滚落在盐罐四周。这样在混料仓6下方的混料输出口612取料时,保证每一次取出的陶瓷原料都是有粗有细的,并且每次取出的陶瓷原料的平均粒径相同,达到初步均化的效果,以便于后续研磨时粒径大的陶瓷原料和粒径小的陶瓷原料混合均匀,陶瓷原料的易磨性相近,陶瓷原料的粒径大小呈正态分布,更易于后续的研磨,降低研磨回料率。

在非取料状态,所述平铺直取器4的取料动力车42停放在混料仓6的正下方,在取料动力车42上的同步输送带411紧贴所述混料仓6的混料输出口612而对混料输出口612起到封口作用,防止陶瓷原料从混料输出口612洒出。

取料时,所述取料动力车42承载所述同步输送带411向前移动,从而所述同步输送带411从所述混料仓体61的一端向混料仓体61的另一端滑动,即所述混料输出口612是从所述混料仓体61的一端向混料仓体61的另一端逐渐打开的而不是瞬间打开,从而将陶瓷原料分成一份一份地从混料仓体61取出,避免整体取料时陶瓷原料的冲击作用对所述同步输送带411造成损坏和扬尘产生。而且,所述同步输送带411在下卸中的陶瓷原料的冲击作用下向后自转,从而所述同步输送带411和未下卸的陶瓷原料保持相对静止,进而减少同步输送带411的磨损,避免同步输送带411被未下卸的陶瓷原料中的杂质割裂。

所述刮料机2设置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取料过程中,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带动所述刮料叶轮21在混料仓6的内部随着平铺直取器4的滑动而同步移动,及时将即将下卸的陶瓷原料打散,只设置一个刮料叶轮21即可对混料仓6的所有陶瓷原料进行打散,结构紧凑高效。

从而所述原料混合生产系统既可使陶瓷原料充分破碎并不重新结团,又可确保每次取出的陶瓷原料中各种成分比例都是一致并准确的;这就好比切蛋糕,分层式的陶瓷原料就像一个千层蛋糕,取料就像切千层蛋糕,切出的每一块千层蛋糕都是层数和配料相同的;继而所述原料混合生产系统可提高陶瓷生产质量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碾泥机1还包括碾泥驱动电机14、碾泥传动装置17和碾泥防护罩16,所述碾泥防护罩16设置于所述搅拌箱11的顶部;

所述碾泥机1还包括防护罩安装转轴161和防护罩固定锁162,所述防护罩安装转轴161安装于所述搅拌箱11的一侧,所述防护罩固定锁162安装于所述搅拌箱11的另一侧;

所述碾泥防护罩16的一侧套接于所述防护罩安装转轴161,所述碾泥防护罩16的另一侧和所述防护罩固定锁162连接;

所述碾泥传动装置17包括碾泥主动齿轮171和碾泥从动齿轮172,所述碾泥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碾泥主动齿轮171和第一搅拌轴12的一端连接;

所述碾泥从动齿轮172安装于所述第二搅拌轴13的一端,所述碾泥主动齿轮171和碾泥从动齿轮172相互啮合;

所述碾泥刀片15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碾泥防护罩16设置于所述搅拌箱11的顶部,从而防止破碎混合过程中陶瓷原料从搅拌箱11飞溅出来,避免陶瓷原料浪费和飞溅出来的陶瓷原料击中操作人员,大大地提高生产使用安全性。所述碾泥防护罩16的另一侧可绕所述防护罩安装转轴161自由翻转,在所述碾泥机1工作时,所述碾泥防护罩16的另一侧和所述防护罩固定锁162连接,从而使所述碾泥防护罩16固定于所述搅拌箱11的顶部,防止陶瓷原料从搅拌箱11飞溅出来;而在非工作状态,可翻起所述碾泥防护罩16,以便于操作人员对所述碾泥机1进行保养维护。

所述碾泥驱动电机14通过碾泥主动齿轮171带动第一搅拌轴12转动,同时由于所述碾泥主动齿轮171和碾泥从动齿轮172相互啮合,从而所述碾泥驱动电机14可同时碾泥从动齿轮172转动,继而使与碾泥从动齿轮172连接的所述第二搅拌轴13转动,并且可使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的旋转方向不同,均向内旋转,提高陶瓷原料破碎的效率和陶瓷原料混合的匀称性。采用齿轮式的碾泥传动装置17,传动更为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所述碾泥刀片15的边缘为锯齿状,从而增大与陶瓷原料的接触面积,尖锐的锯齿刀刃和平切刀刃相比可产生更大的压强,提高剪切能力,提高破碎效率。

优选地,所述碾泥防护罩16的一端设有碾泥进料口163;所述搅拌箱11包括碾泥出料口111,所述碾泥出料口111设置于所述搅拌箱11的底部,并且所述碾泥出料口111远离所述碾泥进料口163。陶瓷原料从所述碾泥进料口163放入所述搅拌箱11中,所述碾泥出料口111远离所述碾泥进料口163,从而在所述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的作用下,粉料会自然地从所述碾泥出料口111流出并随后转移至所述喂料输送带211上,实现了原料混合破碎和配料工序的无缝连接。

优选地,如图9、图10、图13所示,所述刮料机2还包括叶轮移动导轨25、叶轮移动滑轮231、刮料驱动齿轮221和刮料驱动电机222;

所述叶轮移动导轨25安装于所述混料仓6的顶部,并且所述叶轮移动导轨25和刮料驱动齿条22相互平行;

所述叶轮移动滑轮231安装于刮料叶轮安装架23顶部,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通过所述叶轮移动滑轮231活动卡接于所述叶轮移动导轨25上,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沿所述叶轮移动导轨25往复移动;

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的一端和刮料驱动齿轮221相啮合;

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的另一端和刮料叶轮安装架23的顶部连接;

所述刮料驱动齿轮221和刮料驱动电机22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刮料驱动电机222驱动所述刮料驱动齿轮221转动。

通过所述叶轮移动滑轮231,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沿所述叶轮移动导轨25往复移动,所述叶轮移动滑轮231可辅助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带动刮料叶轮安装架23移动,降低损耗。所述叶轮移动导轨25可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刮料叶轮安装架23在刮料过程中发生偏移或倾斜。

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和刮料驱动齿轮221相啮合,在刮料驱动电机222驱动所述刮料驱动齿轮221转动下,所述刮料驱动齿条22在混料仓体61的两端之间水平往复滑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刮料叶轮安装架23在混料仓体61的两端之间水平往复移动。采用齿轮齿条驱动刮料叶轮安装架23移动,可防止打滑,并且通过控制齿轮的转动齿数来控制刮料驱动齿条22的滑动行程,结构紧凑且容易控制。

优选地,设置成对的叶轮移动导轨25和成对的刮料驱动齿条22,既提高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的平衡稳定性,防止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在刮料时发生晃动而使刮料叶轮21发生损坏;又可增强对刮料叶轮安装架23的推拉能力,和克服陶瓷原料带来的阻力作用。

优选地,如图11所示,所述刮料叶轮21还包括刮料片212、刮料加强环214、叶轮主体和刮条213;所述叶轮主体包括叶轮转轴211和多块转动叶片215,所述转动叶片215的一端和叶轮转轴211连接,并且多块所述转动叶片215呈散射状从叶轮转轴211向外延伸,多块所述转动叶片215通过所述刮料加强环214连接;

所述刮料片212的一侧固定于转动叶片215,所述刮条213的一端和所述刮料片212的另一侧连接;

如图12所示,还包括叶轮驱动电机24、叶轮电机安装板232、叶轮调节横杆233和调节液压缸,所述叶轮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和叶轮转轴211连接,所述叶轮驱动电机24驱动叶轮转轴211转动;

所述叶轮调节横杆233活动安装于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的一侧,所述调节液压缸安装于刮料叶轮安装架23的底部,所述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叶轮调节横杆233的底部连接,所述调节液压缸驱动所述叶轮调节横杆233上下移动;

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23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的底部,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232的另一端和叶轮调节横杆233连接;

所述叶轮驱动电机24安装于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232,并且所述叶轮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混料仓6的另一端。

多块所述转动叶片215呈散射状从叶轮转轴211向外延伸,所述叶轮转轴211带动所述转动叶片215转动,所述转动叶片215上安装有所述刮料片212,所述刮料片212随着转动叶片215的转动而转动,并且在刮料驱动齿条22的拉动下所述刮料片212和刮条213可插入陶瓷原料中,从而预先打散原料,防止陶瓷原料把刮料叶轮21逼紧而无法转动,增大刮料面积和刮料强度,提高刮料效率。还设有所述刮料加强环214,可增强叶轮主体的结构强度,减少陶瓷原料的挤压作用对转动叶片215造成的磨损。

所述叶轮驱动电机24驱动叶轮转轴211转动,继而带动所述转动叶片214转动,采用电机提供动力,结构更为紧凑,易于控制叶轮转轴211的转速。所述叶轮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混料仓体61的另一端,则刮料片212向所述混料仓体61的另一端延伸,刮料时刮料叶轮21从所述混料仓体61的一端向混料仓体61的另一端移动,刮料片212可插入陶瓷原料中,从而和刮条213共同作用,更为充分地打散陶瓷原料,增大刮料面积和刮料强度,提高刮料效率。

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23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刮料叶轮安装架23的底部,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232的另一端和可上下移动的叶轮调节横杆233连接,从而在所述调节液压缸作用下,所述叶轮电机安装板232可绕其自身的一端转动,从而既可改变安装在叶轮电机安装板232的刮料叶轮21的刮料角度,以扩大刮料叶轮21与陶瓷原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破拱能力,进一步打散陶瓷原料;又可适应不同陶瓷原料由于重力产生不同的下卸休止角,减少下卸阻力。所述下卸休止角指在重力场中,陶瓷粒子在陶瓷原料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之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优选地,如图14、图10所示,所述混料仓6包括混料仓体61和多根混料加强筋62,所述混料仓体61包括混料输入口611和混料输出口612,所述混料输入口611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61的顶部,所述混料输出口612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61的底部;所述混料输入口611的口径大于混料输出口612的口径,所述混料仓体61的纵截面为倒梯形状;所述混料加强筋62间隔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61的内部。

所述混料输入口611设置于混料仓体61的顶部,所述混料输出口612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61的底部,进料时陶瓷原料从混料输入口611输入混料仓体61的内部,而取料时陶瓷原料在重力作用下从混料输出口612卸出。所述混料仓体61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体结构,使得存储的陶瓷原料的重心在混料仓体61的中轴线上,从而在取料时陶瓷原料在重力作用下更易从混料输出口612输出,减少陶瓷原料粘附在混料仓体61内壁的发生。所述混料加强筋62间隔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体61的内部,所述混料加强筋62可提高所述混料仓体61的结构强度,增强所述混料仓体61的承载能力,延长所述混料仓体61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喂料机架33包括喂料导轨331,所述喂料导轨331安装于所述喂料机架33的顶部;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喂料动力车32包括喂料车体321、喂料驱动电机323、喂料动力传送带324、喂料主动轮325和多个喂料车轮322,所述喂料车轮322设置于所述喂料车体321的底部,所述喂料车体321通过所述喂料车轮322抵在所述喂料导轨331上;所述喂料驱动电机323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321的一端,所述喂料主动轮325和喂料车轮322连接;所述喂料动力传送带324套于所述喂料主动轮325和喂料驱动电机323的输出轴之间,所述喂料驱动电机323通过喂料动力传送带324带动喂料主动轮325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喂料车轮322沿所述喂料导轨331滚动;所述喂料输送带单元31还包括喂料传动轮312、喂料从动轮313和喂料输送电机314,所述喂料输送电机314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321的另一端,所述喂料传动轮312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321的另一端的近端部,所述喂料输送电机314的输出轴和喂料传动轮312连接,所述喂料输送电机314驱动喂料传动轮312转动;所述喂料从动轮313安装于所述喂料车体321的一端的近端部,所述喂料输送带311套于所述喂料传动轮312和喂料从动轮313的外侧。

所述喂料车3通过喂料驱动电机323、喂料动力传送带324和喂料主动轮325的相互作用驱动所述喂料车体321在所述喂料导轨331上往复移动,从而将陶瓷原料均匀平整地铺填于混料仓6内。采用电机提供动力源,通过喂料驱动电机323的正反转实现喂料车体321在所述喂料导轨331上的往复移动,传动更为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

所述喂料输送带单元31通过喂料输送电机314带动喂料传动轮312,进而在喂料从动轮313的作用下喂料输送带311转动,所述喂料车体321为中空结构,从而所述喂料输送带311不断输送陶瓷原料至其末端继而洒落至下方的混料仓6内,大大地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喂料自动化。并且在喂料输送带311的作用下,陶瓷原料作自由落体运动,从而使铺填于混料仓6内的陶瓷原料为中间细两侧粗,这样在混料仓6下方的混料输出口612取料时,保证每一次取出的陶瓷原料都是有粗有细的,并且每次取出的陶瓷原料的平均粒径相同,达到初步均化的效果,以便于后续研磨时粒径大的陶瓷原料和粒径小的陶瓷原料混合均匀,陶瓷原料的易磨性相近,陶瓷原料的粒径大小呈正态分布,更易于后续的研磨,降低研磨回料率。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取料动力车42包括取料车体421、第一传动器423、取料动力传送带424、取料车轮425、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取料主动齿轮426和取料导向齿条432;

所述取料车轮425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421的底部,所述取料主动齿轮426和取料车轮425连接;

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和第一传动器423均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421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和第一传动器423靠近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的一端设置;

所述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传动器423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取料动力传送带424套于所述第一传动器423的输出轴和所述取料主动齿轮426的外侧;

所述取料导向齿条432安装于直取器安装架43的顶部,所述取料主动齿轮426和所述取料导向齿条432相啮合,所述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驱动取料主动齿轮426沿着取料导向齿条432转动;

还包括取料车轮导轨431,所述取料车轮导轨431安装于所述直取器安装架43的顶部,所述取料车体421通过所述取料车轮425抵在所述取料车轮导轨431上;所述取料车轮导轨431和取料导向齿条432平行。

所述取料车体421通过所述取料车轮425沿所述取料车轮导轨531往复移动;并且由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驱动取料主动齿轮426沿取料导向齿条432转动,从而为取料车体421提供动力,实现取料动力车42的自动化控制。由于取料动力车42的整体承重量较大,单纯地采用电机-传动带驱动取料车轮425的话容易发生打滑,容易对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和取料动力传送带424造成损坏;因此采用齿轮齿条驱动方式,所述取料主动齿轮426和所述取料导向齿条432相啮合,避免打滑的发生,并且通过控制取料主动齿轮426的转动齿数来控制取料车体421的滑动行程,进而更为直观精确地控制陶瓷原料的下卸量。

优选地,如图15、图17所示,所述同步输送单元41还包括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第二传动器417、同步主动轮412、同步从动轮413、同步动力传送带414、第一支撑辊棒组415和第二支撑辊棒组416,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第二传动器417、同步主动轮412和同步从动轮413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421的顶部,所述同步输送带411套于所述同步主动轮412和同步从动轮413的外侧;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和第二传动器417靠近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传动器417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同步动力传送带414套于所述第二传动器417的输出轴和所述同步主动轮412的外侧,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驱动同步主动轮412转动;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415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421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415和同步输送带411的内侧相抵;所述第二支撑辊棒组416安装于所述取料车体421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二支撑辊棒组416和同步输送带411的底部相抵。

所述同步动力传送带414套于所述第二传动器417的输出轴和所述同步主动轮412的外侧,以通过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驱动同步输送带411在同步主动轮412和同步从动轮413之间自转。取料时,所述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正转,所述第一传动器423的输出轴和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的输出轴同向转动,从而在取料时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驱动取料车体421向前移动;

同时,所述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反转,所述第二传动器417的输出轴和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的输出轴同向转动,从而取料时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驱动同步输送带411向后自转;

并且第一取料驱动电机422和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的转速相同,所述同步动力传送带414套于所述第二传动器417的输出轴和所述同步主动轮412的外侧,以通过第二取料驱动电机418驱动同步输送带411在同步主动轮412和同步从动轮413之间自转,实现同步动力传送带414的自转方向和取料车体421的移动方向始终相反,并且所述同步输送带411和未下卸的陶瓷原料保持相对静止,进而减少同步输送带411的磨损,避免同步输送带411被未下卸的陶瓷原料中的杂质割裂。

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415和同步输送带411的内侧相抵,既可辅助同步输送带411承托陶瓷原料,防止陶瓷原料的重力作用使所述同步输送带411变得松垮;又可为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的转动提供助推力,从而减少同步输送带411的运动阻力,降低取料驱动电机422的耗能。所述第二支撑辊棒组416和同步输送带411的底部相抵,为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的自转提供助推力,从而减少同步输送带411的运动阻力。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415的辊棒数量多于第二支撑辊棒组416的辊棒数量,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415中辊棒间隔小于第二支撑辊棒组416中辊棒间隔,这是因为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415需要承托陶瓷原料重量并且在陶瓷原料的压力下带动同步输送带411自转,所以所述第一支撑辊棒组415需设置较多辊棒以支撑同步输送带411的运行;而第二支撑辊棒组416均为辅助同步输送带411的自转,并没有受到陶瓷原料的压力,所以第二支撑辊棒组416设置较少辊棒即可实现其功能,节约生产成本。

优选地,如图16所示,所述平铺直取器4还包括出料斗54,所述出料斗54安装于所述取料动力车42上,并且所述出料斗54靠近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的一端设置;

所述出料斗54包括取料输出口547,所述取料输出口547设置于所述出料斗54的远离所述同步输送带511的一侧;

还包括出料闸门541、闸门移动导轨543和闸门固定螺栓544,所述闸门移动导轨543安装于所述取料输出口547的两侧,所述出料闸门541活动卡接于所述闸门移动导轨543上,所述出料闸门541沿所述闸门移动导轨543上下移动;

所述出料闸门541通过所述闸门固定螺栓544固定于所述出料斗54上;

还包括出料输送带55,所述出料输送带55固定安装于所述直取器安装架43的底部,并且所述出料输送带55设置于所述混料仓6的下方;

所述出料斗54的底部紧贴所述出料输送带55。

所述出料斗54安装于所述取料动力车42上,取料时随着取料动力车42的移动而移动;并且所述出料斗54靠近所述同步输送带411的一端设置,所述出料斗54和混料仓体61的混料输出口612紧贴,陶瓷原料下卸时将洒落至所述出料斗54内,从而防止陶瓷原料下卸时向外溢出而产生扬尘,避免取料时浪费陶瓷原料。所述出料斗54设有所述取料输出口547,陶瓷原料从所述取料输出口547卸出,并且可通过所述闸门固定螺栓544调节出料闸门541的开合程度,从而控制陶瓷原料的卸出量和卸出速度,使取料更为可控。所述出料斗54的底部紧贴所述出料输送带55,所述出料输送带55承载在所述出料斗54的陶瓷原料,并且从所述取料输出口547卸出的陶瓷原料由所述出料输送带55输送至陶瓷生产的下一工序中。

优选地,如图1所示,包括两台碾泥机1,一台碾泥机1设置于所述喂料机3的上游端,另一台碾泥机1设置于所述平铺直取器4的下游端。

设置于所述喂料机3的上游端的那台碾泥机1用于对陶瓷原料进行混合和破碎成陶瓷原料,设置于所述平铺直取器4的下游端的那台碾泥机1用于对取出的陶瓷原料重新混合均匀,以便于后续的研磨。

优选地,在进料输送装置8设置除铁器7,破碎前对陶瓷原料进行除铁;在设置于所述平铺直取器4下游端的那台碾泥机1的碾泥出料口111设置除铁器7,对取出的陶瓷原料进一步除铁。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