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物临时消防系统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197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物临时消防系统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物临时消防系统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临时消防一直困扰着各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条件所限,动火在所难免,一旦发生火灾,救火难度很大。国内外高层建筑物施工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有关部门编制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述规范》gb50720-2011,根据该规范建筑高度大于24m或单体体积超过30000m3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人员操作,其数量不应少于2根,当结构封顶时,应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消防竖管的管径应根据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竖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l00。按照此规范要求,建立常规消防系统施工难度大,造价较高,给建设工程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临时消防系统转换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建立常规消防系统施工难度大,造价较高,给建设工程增加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临时消防系统转换装置,包括泵管短接头,所述泵管短接头连接在每层楼的混凝土输送泵管上;所述泵管短接头为三向接头,其中轴向设有上下两个接头和混凝土输送泵管相通,所述泵管短接头的径向还设有球形接头;所述球形接头的一端焊接在泵管短接头上,所述球形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另一端设有出水接口。

优选的,所述球形接头的内部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和泵管短接头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球形槽和第一调节阀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球形槽内部设有隔离球。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口的直径长度小于球形槽的内径长度,所述第二接口的直径长度大于第一接口的直径长度,所述第二接口的直径长度小于球形槽的内径长度;所述隔离球和球形槽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小于5mm,所述第一接口的直径和隔离球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大于隔离球内径长度的20%,所述第二接口的直径和隔离球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大于隔离球内径长度的5%,所述所述第二接口的直径和隔离球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小于隔离球内径长度的10%;所述泵管短接头的内径长度大于球形槽的内径长度。

优选的,除顶层的楼层上的混凝土输送泵管设有的所述泵管短接头,其轴向设有的上接口内还设有第二调节阀;顶层的楼层上的混凝土输送泵管设有的所述泵管短接头,其轴向设有的上接口端面焊接有泵管密封件,所述泵管密封件为圆柱状,所述泵管密封件和泵管短接头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泵管密封件的直径大于泵管短接头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泵管短接头的长度为20㎝至30㎝,所述泵管密封件为钢制。

优选的,所述隔离球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含氟弹性体。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泵管短接头直接设在混凝土输送泵管上,利用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作为消防管道,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工程材料,大大减少了消防工程的的工程量,提高了工程效率。

2)本发明将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作为消防管道,在每一个楼层的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上接入泵管短接头,且除顶层以外的每一楼层,其泵管短接头的轴向上的上接口设有第二调节阀;在工程完成前,泵管短接头作为混凝土输送泵管的一部分使用,所述第二调节阀始终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以供混凝土通过,所述泵管短接头的径向一端的球形接头内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有隔离球,所述隔离球堵住球形槽和泵管短接头之间的接口,即第一接口,防止混凝土灌入,堵住出水接口和关闭的第一调节阀;在工程结束后,从下往上的每一个楼层依次关闭第二调节阀,打开第一调节阀,混凝土输送泵管从底部输水,利用水压将隔离球从出水接口处冲出,然后关闭第一调节阀,打开第二调节阀,利用相同方法冲出上一楼层的泵管短接头内的隔离球,直到顶层的泵管短接头时,在其轴向上的上接口端部焊接上泵管密封件,将泵管短接头的顶端封死,从而冲出隔离球,便可以作为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使用,使用时只需打开该楼层的第一调节阀就可以将消防软管接入出水接口进行使用;可操作性强,且使用简单。

3)本发明重复利用混凝土输送泵管,降低了工程成本。

4)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发明的圆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出示了设置在除顶层的楼层上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出示了设置在顶层上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泵管短接头、2.球形接头、3.第一调节阀、4.隔离球、5.出水接口、6.泵管密封件、7.第二调节阀、8.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物临时消防系统转换装置,包括泵管短接头1,所述泵管短接头1连接在每层楼的混凝土输送泵管上;所述泵管短接头1为三向接头,其中轴向设有上下两个接头和混凝土输送泵管相通,所述泵管短接头1的径向还设有球形接头2;所述球形接头2的一端焊接在泵管短接头1上,所述球形接头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节阀3;所述第一调节阀3的另一端设有出水接口5。

其中,所述球形接头2的内部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和泵管短接头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接口8,所述球形槽和第一调节阀3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9,所述球形槽内部设有隔离球4;所述第一接口8的直径长度小于球形槽的内径长度,所述第二接口9的直径长度大于第一接口8的直径长度,所述第二接口9的直径长度小于球形槽的内径长度;所述隔离球4和球形槽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小于5mm,所述第一接口8的直径和隔离球4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大于隔离球4内径长度的20%,所述第二接口9的直径和隔离球4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大于隔离球4内径长度的5%,所述所述第二接口9的直径和隔离球4的内径相差的长度小于隔离球4内径长度的10%;所述泵管短接头1的内径长度大于球形槽的内径长度;除顶层的楼层上的混凝土输送泵管设有的所述泵管短接头1,其轴向设有的上接口内还设有第二调节阀7;顶层的楼层上的混凝土输送泵管设有的所述泵管短接头1,其轴向设有的上接口端面焊接有泵管密封件6,所述泵管密封件6为圆柱状,所述泵管密封件6和泵管短接头1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泵管密封件6的直径大于泵管短接头1的内径;所述泵管短接头1的长度为20㎝至30㎝,所述泵管密封件6为钢制;所述隔离球4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含氟弹性体。

本发明将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作为消防管道,在每一个楼层的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上接入泵管短接头1,且除顶层以外的每一楼层,其泵管短接头1的轴向上的上接口设有第二调节阀7;在工程完成前,泵管短接头1作为混凝土输送泵管的一部分使用,所述第二调节阀7始终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以供混凝土通过,所述泵管短接头1的径向一端的球形接头2内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有隔离球4,所述隔离球4堵住球形槽和泵管短接头1之间的接口,即第一接口8,防止混凝土灌入,堵住出水接口5和关闭的第一调节阀3;在工程结束后,从下往上的每一个楼层依次关闭第二调节阀7,打开第一调节阀3,混凝土输送泵管从底部输水,利用水压将隔离球4从出水接口5处冲出,然后关闭第一调节阀3,打开第二调节阀7,利用相同方法冲出上一楼层的泵管短接头1内的隔离球4,直到顶层的泵管短接头1时,在其轴向上的上接口端部焊接上泵管密封件6,将泵管短接头1的顶端封死,从而冲出隔离球4,便可以作为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使用,使用时只需打开该楼层的第一调节阀3就可以将消防软管接入出水接口5进行使用;当混凝土输送泵管作为消防管道后,确保其第二调节阀7始终处于打开状态,防止因第二调节阀7关闭导致上层楼层的泵管无法供水的情况发生。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泵管短接头1直接设在混凝土输送泵管上,利用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作为消防管道,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工程材料,大大减少了消防工程的的工程量,提高了工程效率。

2)本发明将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作为消防管道,在每一个楼层的现有混凝土输送泵管上接入泵管短接头1,且除顶层以外的每一楼层,其泵管短接头1的轴向上的上接口设有第二调节阀7;在工程完成前,泵管短接头1作为混凝土输送泵管的一部分使用,所述第二调节阀7始终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以供混凝土通过,所述泵管短接头1的径向一端的球形接头2内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有隔离球4,所述隔离球4堵住球形槽和泵管短接头1之间的接口,即第一接口8,防止混凝土灌入,堵住出水接口5和关闭的第一调节阀3;在工程结束后,从下往上的每一个楼层依次关闭第二调节阀7,打开第一调节阀3,混凝土输送泵管从底部输水,利用水压将隔离球4从出水接口5处冲出,然后关闭第一调节阀3,打开第二调节阀7,利用相同方法冲出上一楼层的泵管短接头1内的隔离球4,直到顶层的泵管短接头1时,在其轴向上的上接口端部焊接上泵管密封件6,将泵管短接头1的顶端封死,从而冲出隔离球4,便可以作为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使用,使用时只需打开该楼层的第一调节阀3就可以将消防软管接入出水接口5进行使用;可操作性强,且使用简单。

3)本发明重复利用混凝土输送泵管,降低了工程成本。

4)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