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的方法及构造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2274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的方法及构造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的一种联接构造方式,具体地说是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的方法及构造。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但装配式建筑构件联接节点的处理,为了达到可靠结合或防渗漏等目的,通常采用固定结合。这就带来一些缺陷:特别是在温度变形等力的作用下,构件或其节点处容易发生拉坏或撑坏,造成开裂、破坏,联接失效。特别构件是水泥或陶瓷类显得脆性的材料更为明显。

在专利号021128138,专利名称“一种建筑贴面板及其安装方法”技术方案中,公开了“销键与面层为一体或销键与面层分开,在面层预留销键孔,用胶粘剂或其他方法将销键牢固锲入销键孔中”的构造方式,强调了节点构造的“一体”和“牢固”,强调了构件联接节点的固定结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尤其在温差较大的严寒地区,由于面板相应较大的温度变形,面板对销键产生较大的推力,这类次生应力常导致销键或面板相对薄弱的部位破坏,甚至使构造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构件“松榫结合”的方式,用“释放”的办法来避免或减轻两构件结合部位由于温度变形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次应力。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的方法及构造,在两构件的结合部位之间设置弹性、塑性、受力后易变形的低强度填充材料,或形成、留置可供调整间隙。

本发明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的构造,所述的两构件包括面板和销键,面板上设有孔,销键与孔相对应,在销键与孔的结合部位之间设置填充材料;填充材料为泡沫水泥或石腊、松香材料,是由附着在销键或孔的结合部位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颗粒状或条、块状材料构成的;填充材料还可呈镶套状附着在销键和孔之间;将销键和孔的结合部位局部设计成薄弱部位,在销键或孔之间预先留置可供调整位置的间隙;在销键的一端设有由弹簧和卡杆组成的弹性器件,弹性器件揷入闷孔中,当面板产生位移时,弹性器件受力相应变形,赋予一定的变形调整范围。

本发明“松榫结合”的方法特征是:在两构件的结合部位之间设置适量的低强度填充材料,或弹性、塑性、受力后易变形的功能性填充材料,或形成、留置适度的可供调整间隙。当两构件发生相对位移、出现挤压时,功能性材料受力后,率先产生相应的变形或破坏,使得两构件的结合部位形成近似“滑动铰支承”的节点,允许两构件产生适度的相对位移、转角,避免因相互制约而产生次应力,损害构造。

本发明“松榫结合”的构造特征是:在销键与孔的结合部位之间设置了适量的低强度的泡沫水泥或石腊填充材料。

本发明“松榫结合”的构造特征是:填充材料是由附着在销键或孔的结合部位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颗粒状或条、块状功能性材料构成的。

本发明“松榫结合”的构造特征是:功能性材料呈镶套状附着在销键或孔的相应部位。

本发明“松榫结合”的构造特征是:将销键或孔的结合部位在局部设计成薄弱部位。在节点产生次应力时,该薄弱部位首先受力达到强度极限而破坏,从而让出调整构件尺寸变化的空间。

本发明所称“构件”具有一定的刚性断面。所称“面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刚度,区别于较薄的柔性面层。所称“孔”包括通孔、闷孔、魚眼孔等各类型孔。

本发明应用在建筑构件节点、特别是水泥销键与水泥贴面板节点,当面板因温差而产生较大涨缩变形时,填充材料或薄弱部位产生相应的变形或破坏,让出相应的空间,从而达到“构件不破坏,构造不失效”的效果。特别是在水泥面板外侧再粉刷饰面,形成很厚的刚性面层时,具有更加明显的调整面层变形,避免开裂或销键侧向受力破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销键和面板“松榫结合”的构造节点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松榫结合”的销键外侧带有镶套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松榫结合”在孔的底部边缘与销键相邻部位设计成薄弱断面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松榫结合”在销键一端的弹性器件插入孔洞容许一定调整范围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销键2、面板3、孔4、填充材料5、镶套6、薄弱部位7、间隙8、墙体9、弹簧10、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和构造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所示,本发明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方法及构造,在两构件的结合部位之间设置弹性、塑性、受力后易变形的填充材料,或形成、留置可供调整间隙。

本发明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的构造,所述的两构件包括面板2和销键1,面板2上设有孔3,销键1与孔3相对应,在销键1与孔3的结合部位之间设置填充材料4;填充材料4为泡沫水泥或石腊、松香材料,是由附着在销键1或孔3的结合部位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颗粒状或条、块状材料构成的;填充材料4还可呈镶套5状附着在销键1和孔3之间;将销键1和孔3的结合部位局部设计成薄弱部位6,在销键1或孔3之间预先留置可供调整位置的间隙7;在销键1的一端设有由弹簧9和卡杆10组成的弹性器件,弹性器件揷入闷孔3中,当面板2产生位移时,弹性器件受力相应变形,赋予一定的变形调整范围。

实施例一:附图1为水泥或陶瓷面板与销键“松榫结合”联接的构造节点示意图。在销键1的外側沾上熔融的石腊、松香、石膏或低强度水泥浆料4后,揷入孔3中固定。孔3是面板2上的一个孔眼,当面板2由于气温变化在板平面方向产生热胀冷缩,使得孔的位置有所移动时,功能性填料的厚度(本例设为两侧各3毫米)提供了调整相对位置的间隙。

实施例二:附图2为一端固定在墙体8的销键1的另一端套了一只橡胶或金属中空夹层的镶套5,当这种带镶套的销键与水泥面板2相结合时,即使在水泥面板2的外侧再粉刷水泥砂浆、乃至钢丝网水泥砂浆,形成很大厚度的、较大面积的水泥板面层,但是由于销键与孔节点在三维方向都留有镶套5所占的空间,可供相对位置调整,因此在面板2的孔产生位移时,可避免固定在墙体8的销键1的悬挑端受到面板2的侧向挤压力。

实施例三:附图3为将与销键1接触的孔下部的面板2边缘设计成局部板厚度很小的薄弱部位6。同时,在销键1与孔壁之间预留了可供相对位置调整的间隙7。将两项措施在一幅图中表示。

实施例四:附图4为在销键1的一端具有由弹簧9和卡杆10组成的弹性器件,弹性器件插入孔3中,当面板2产生位移时,弹性器件受力相应变形,弹簧9赋予卡杆10一定的变形调整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的一种“松榫结合”的构造,两构件包括面板(2)和销键(1),面板(2)上设有孔(3),销键(1)与孔(3)相对应,在销键(1)与孔(3)的结合部位之间设置填充材料(4),填充材料(4)为泡沫水泥或石腊、松香材料,是由附着在销键(1)或孔(3)的结合部位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颗粒状或条、块状材料构成的,本发明应用在建筑构件节点、特别是水泥销键与水泥贴面板节点,当面板因温差而产生较大涨缩变形时,填充材料或薄弱部位产生相应的变形或破坏,让出相应的空间,从而达到“构件不破坏,构造不失效”的效果。具有更加明显的调整面层变形,避免开裂或销键侧向受力破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杏林
技术研发日:2017.07.06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