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3515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及其施工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旧楼加装电梯正成为城市老旧住宅改造的趋势,传统的电梯加装,其钢结构井道一般采用型钢现场焊接,缺点是需要搭设脚手架、施工周期长、占场地、影响小区居民出入和生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出现了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采用分段的方式将一个井道分成一段一段依次向上叠加的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单元是一个长约5-6m、宽度和高度约1.5-2m的立体框架,该立体框架先在工厂里通过型钢一个个焊接好,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吊装拼接,这样能够大大减少现场施工周期和工作量等,对小区居民的影响也较小。

但是现有的模块化钢结构井道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立体框架整体体型较大,将其叠放或并排放在运输车里都会造成超高或超宽,占用空间大,运输不方便,从而造成运输成本较高,另外立体型的钢结构在空间狭小的施工现场,不方便吊装和施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安装快捷、从而可降低运输和安装成本的模块化钢结构井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叠加的多个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模块单元包括三个片状框架,所述三个片状框架相互围合形成u形框架,所述u形框架的开口侧与建筑墙体固定用于与建筑墙体共同形成井道空间的一段,所述多个u形框架依次向上叠加并与建筑墙体固定形成完整的井道空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每个模块单元是由三个片状框架围合而成的,每个片状框架作为独立的部件是在工厂内批量加工焊接好的,由于片状框架是平面结构,在运输时相互之间可以较为紧密地叠加,因此占用空间较小,运输较为方便,片状框架运输到现场后再在井道内进行安装,相比现有的立体型框架,安装和吊装均较为方便,从而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

作为优选,用于形成同一个u形框架的三个片状框架中,左侧片状框架的内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左侧相铰接用于运输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上表面相贴,所述右侧片状框架的外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右侧相铰接用于运输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下表面相贴。该设置不仅在工厂内将单个片状框架加工焊接好,而且还将用于形成同一个u形框架的三个片状框架也组装在一起,在运输时将左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上表面相贴,右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下表面相贴,这样就将三个片状框架折叠成z形,三个片状框架上下贴紧并叠加,相比现有的立体框架,占用空间仍然较小,运输较为方便,到达施工现场时只需将左右两侧片状框架展开即可形成u形框架,从而也节省了在现场组装u形框架的步骤,安装更为快捷,并且对小区居民的影响也减少了。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片状框架包括四边形基框,所述四边形基框内设有多个横梁。该设置可使得由片状框架围合而成的u形框架整体结构更稳固,强度更强。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u形框架的上下端口内并与四边形基框可拆式连接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所述上下固定框的形状与u形框架的上下端口的形状相吻合。将u形框架与上下固定框连接可成为一段立体稳固的井道框架,在安装过程中更加稳固,不易变形,在u形框架安装到建筑墙体上后将上下固定框拆卸,可使多个模块单元上下贯通,不会影响电梯的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固定框还可在u形框架内上下滑动,并通过紧固装置与横梁可拆式连接用于作为脚手架的支撑平台。该设置可利用u形框架作为脚手架,利用上下固定框作为脚手架的支撑平台,无需额外搭设脚手架和支撑平台,即可在井道内完成施工。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固定框内均设有一斜支撑杆。该设置可使上下固定框的强度更好,更有利于稳固u形框架的结构,也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u形框架在相邻的两个片状框架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用于使相邻的两个片状框架紧密贴合。该设置可使组装后的井道密封性能更好、可有效防止井道内雨水进入。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u形框架固定到建筑墙体上的至少一组固定组件,所述每组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横档,连接件和膨胀螺钉,所述固定横档横向固定在u形框架的开口侧,所述固定横档还固定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建筑墙体上。该固定组件所需零部件少且固定较为牢固。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和现场安装均较为方便的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多个片状框架(1),所述各片状框架(1)相互分离并紧密贴合叠加运输到施工现场;

(2)将三个分离的片状框架(1)的长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u形框架(2),根据施工要求制作多个u形框架(2);

(3)吊装最底层的u形框架(2)使其底脚立于井道的土建地坑上,且u形框架(2)的开口侧(3)朝向建筑墙体(4),调整好垂直度后,将u形框架(2)的开口侧(3)与建筑墙体(4)固定用于与建筑墙体(4)共同形成井道空间的一段;

(4)将多个u形框架(2)依次向上叠加并与建筑墙体(4)固定形成完整的井道空间。

采用上述施工工艺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先在工厂内将片状框架焊接好,省去了大量现场焊接作业,并且由于片状框架是平面结构且相互分离,占用空间小,运输时可以根据空间灵活安排,并且相互之间可以叠加得非常紧密,运输方便、运输成本低;而且片状框架运输到现场后再在井道内进行安装,相比现有的立体型框架,安装和吊装也较为方便,从而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有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多个片状框架,将用于形成同一u形框架的三个片状框架组装在一起,其中左侧片状框架的内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左侧相铰接,右侧片状框架的外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右侧相铰接,将左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90度后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上表面相贴,将右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270度后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下表面相贴,至此将三个片状框架折叠成z形框架并运输到施工现场;

(2)将步骤(1)中折叠后的左侧片状框架向上翻转90度并将右侧片状框架向上翻转270度后,即可将z形框架展开为u形框架,根据施工要求展开成多个u形框架;

(3)吊装最底层的u形框架使其底脚立于井道的土建地坑上,且u形框架的开口侧朝向建筑墙体,调整好垂直度后,将u形框架的开口侧与建筑墙体固定用于与建筑墙体共同形成井道空间的一段;

(4)将多个u形框架依次向上叠加并与建筑墙体固定形成完整的井道空间。

该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上一个技术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在运输前先将用于形成同一u形框架的三个片状框架组装在一起,由于左侧片状框架可上下翻转90度,右侧片状框架可上下翻转270度,实质上组装而成的三个片状框架仍然可以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在运输时折叠成z形,也没有改变其平面结构的特性,并且将宽度减少,占用空间小、更加便于运输;最为重要的是在到达施工现场时只要将z形框架展开为u形框架即可使用,因此在现场节省了焊接u形框架的工序,安装和吊装均较为方便,且减小了对小区居民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还需预制多个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所述步骤(2)中还在每个u形框架的上下端口内可拆式安装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所述上下固定框的形状与u形框架的上下端口的形状相吻合;所述步骤(4)中在将多个u形框架依次向上叠加并与建筑墙体固定后,还需拆卸掉各u形框架上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设置上下固定框可使u形框架在安装过程中更加稳固,不易变形,在u形框架安装到建筑墙体上后将上下固定框拆卸,可使多个模块单元上下贯通,不会影响电梯的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还在各片状框架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装置,以使步骤(2)中形成的u形框架在连接处紧密贴合。该设置可使组装后的井道密封性能更好、可有效防止井道内雨水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片状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u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u形框架折叠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u形框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u形框架安装上上下固定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最底层u形框架安装在建筑墙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多个u形框架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拆卸掉上下固定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片状框架,2-u形框架,3-开口侧,4-建筑墙体,5-上固定框,6-下固定框,7-斜支撑杆,8-四边形基框,9-横梁,10-铰链,12-密封装置,13-固定横档,14-连接件,15-膨胀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叠加的多个模块单元,所述每个模块单元包括三个片状框架1,所述片状框架1可以是焊接形成的,其材料可以是方管、矩形管、槽钢、角铁或折弯型材等,所述三个片状框架1相互围合形成u形框架2,所述u形框架2的开口侧3与建筑墙体4固定用于与建筑墙体4共同形成井道空间的一段,所述多个u形框架2依次向上叠加并与建筑墙体4固定形成完整的井道空间,所述上下相邻的两个u形框架2,位于上面的u形框架2的底部与位于下面的u形框架2的顶部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每个模块单元由三个片状框架1围合而成的,每个片状框架1作为独立的部件是在工厂内批量加工焊接好的,由于片状框架1是平面结构,在运输时相互之间可以较为紧密地叠加,因此占用空间较小,运输较为方便,片状框架1运输到现场后再在井道内进行安装,相比现有的立体型框架,安装和吊装均较为方便,从而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

作为优选,用于形成同一个u形框架2的三个片状框架1中,左侧片状框架的内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左侧相铰接用于运输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上表面相贴,所述右侧片状框架的外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右侧相铰接用于运输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下表面相贴。该设置不仅在工厂内将单个片状框架1加工焊接好,而且还将用于形成同一个u形框架2的三个片状框架1也组装在一起,在运输时将左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上表面相贴,右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下表面相贴,这样就将三个片状框架2折叠成z形,三个片状框架1上下贴紧并叠加,相比现有的立体框架,占用空间仍然较小,运输较为方便,到达施工现场时只需将左右两侧片状框架展开即可形成u形框架2,从而也节省了在现场组装u形框架2的步骤,安装更为快捷,从而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并且对小区居民的影响也减少了。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片状框架1包括四边形基框8,所述四边形基框8内设有多个横梁9,所述横梁9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该设置可使得由片状框架1围合而成的u形框架2整体结构更稳固,强度更强。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u形框架2的上下端口内并与四边形基框8可拆式连接的上固定框5和下固定框6,所述上下固定框5,6的形状与u形框架2的上下端口的形状相吻合,所述上下固定框5,6位于u型框架的上下端口内,是指u型框架围绕在上下固定框5,6外,且上固定框5的顶面不超出四边形基框8的上横边的顶面,下固定框6的底面不超出四边形基框8的下横边的底面,所述上下固定框5,6的材料可以是方管、矩形管、槽钢、角铁或折弯型材等,也是在工厂内批量加工完成的。将u形框架2与上下固定框5,6连接可成为一段立体稳固的井道框架,在安装过程中更加稳固,不易变形,在u形框架2安装到建筑墙体4上后将上下固定框5,6拆卸,可使多个模块单元上下贯通,不会影响电梯的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固定框5,6还可在u形框架2内上下滑动,并通过紧固装置与横梁9可拆式连接用于作为脚手架的支撑平台。该设置可利用u形框架2作为脚手架,利用上下固定框5,6作为脚手架的支撑平台,无需额外搭设脚手架和支撑平台,即可在井道内完成施工,一般需要在将u形框架2部分固定到建筑墙体4上后,才可使上下固定框5,6在u形框架2内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固定框5,6内均设有一斜支撑杆7,斜支撑杆7可以设置在一组对角处。该设置可使上下固定框5,6的强度更好,更有利于稳固u形框架2的结构,也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u形框架2在相邻的两个片状框架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12用于使相邻的两个片状框架1紧密贴合,所述密封装置12例如橡胶密封条。该设置可使组装后的井道密封性能更好、可有效防止井道内雨水进入。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u形框架2固定到建筑墙体4上的至少一组固定组件,所述每组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横档13,连接件14和膨胀螺钉15,所述固定横档13横向固定在u形框架2的开口侧3,所述固定横档13还固定在连接件14上,所述连接件14通过膨胀螺钉15固定在建筑墙体4上。该固定组件所需零部件少且固定较为牢固。

实施例2: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多个片状框架1、多个上固定框5和下固定框6,且在各片状框架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装置12,所述各片状框架1相互分离并紧密贴合叠加运输到施工现场;

(2)将三个分离的片状框架1的长边通过铰链10、插销或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u形框架2,根据施工要求制作多个u形框架2;

(3)在每个u形框架2的上下端口内可拆式安装上固定框5和下固定框6,所述上下固定框5,6的形状与u形框架2的上下端口的形状相吻合;

(4)吊装最底层的u形框架2使其底脚立于井道的土建地坑上,且u形框架2的开口侧3朝向建筑墙体4,调整好垂直度后,将u形框架2的开口侧3与建筑墙体4固定用于与建筑墙体4共同形成井道空间的一段;

(5)将多个u形框架2依次向上叠加并与建筑墙体4固定形成完整的井道空间,同时拆卸掉各u形框架2上的上固定框5和下固定框6。

本实施例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先在工厂内将片状框架1焊接好,省去了大量现场焊接作业,并且由于片状框架1是平面结构且相互分离,占用空间小,运输时可以根据空间灵活安排,并且相互之间可以叠加得非常紧密,运输方便、运输成本低;而且片状框架1运输到现场后再在井道内进行安装,相比现有的立体型框架,安装和吊装也较为方便,从而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

实施例3: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多个片状框架1、多个上固定框5和下固定框6,且在各片状框架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装置12,将用于形成同一u形框架2的三个片状框架1组装在一起,其中左侧片状框架的内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左侧相铰接,右侧片状框架的外侧与中间片状框架的右侧相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片状框架的内侧与中间片状框架之间通过单轴的铰链10连接在一起,所述右侧片状框架的外侧与中间片状框架之间通过双轴的铰链10连接在一起,所述单轴的铰链10和双轴的铰链10均为现有技术,运输时将左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90度后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上表面相贴,将右侧片状框架向下翻转270度后与中间片状框架的下表面相贴,至此将三个片状框架1折叠成z形框架并运输到施工现场;

(2)将步骤(1)中折叠后的左侧片状框架向上翻转90度并将右侧片状框架向上翻转270度,即可将z形框架展开成为u形框架2,根据施工要求制作多个u形框架2;

(3)在每个u形框架2的上下端口内可拆式安装上固定框5和下固定框6,所述上下固定框5,6的形状与u形框架2的上下端口的形状相吻合;

(4)吊装最底层的u形框架2使其底脚立于井道的土建地坑上,且u形框架2的开口侧3朝向建筑墙体4,调整好垂直度后,将u形框架2的开口侧3与建筑墙体4固定用于与建筑墙体4共同形成井道空间的一段;

(5)将多个u形框架2依次向上叠加并与建筑墙体4固定形成完整的井道空间,同时拆卸掉各u形框架2上的上固定框5和下固定框6。

本实施例的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工艺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不仅在工厂内完成单个片状框架1的加工焊接,还将用于形成同一个u形框架2的三个片状框架1也组装在一起,由于左侧片状框架可上下翻转90度,右侧片状框架可上下翻转270度,实质上组装而成的三个片状框架仍然可以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在运输时折叠成z形,也没有改变其平面结构的特性,并且将宽度减少,占用空间小、更加便于运输;最为重要的是在到达施工现场时只要将z形框架展开为u形框架2即可使用,因此在现场节省了焊接u形框架2的工序,安装和吊装均较为方便,且减小了对小区居民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