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9178发布日期:2019-01-29 17:3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般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连接主要方式是用以混凝土在现场现浇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主要的结构、原理等同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即将预制梁的预留锚固钢筋锚固在梁柱节点区,然后通过支模板和现浇混凝土最终形成梁柱的连接接头。

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是,当梁的底部钢筋构造复杂比如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钢筋时,会形成两个或多个轴线方向的梁在现场装配式,由于不同轴线方向的梁其钢筋上下多层层叠无法吊装,严重影响装配结构的吊装效率和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结构安全、吊装效率高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制造方法。

第一方面,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框架结构柱和梁的配筋设计梁柱的截面尺寸,根据结构施工图设计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穿心浆锚梁柱连接头的断面尺寸、预埋梁钢筋的位置、锚固长度、预留外伸长度、柱竖向钢筋的位置、穿心孔留孔尺寸和成孔方式,制作设计图;

根据设计图进行模具的设计和翻样,并配置出制作连接头的模具;

钢筋下料和绑扎切割好的钢筋,装配模具,将钢筋固定在模具之内,并预埋成孔孔道,吊装的吊点套筒;

将混凝土注入模具之中,进行浇筑,将浇筑好的结构梁柱取出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交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可选的,连接头的底部同梁底标高,连接头底部与下部框架柱之间设置20mm高注浆层。

可选的,穿心孔留孔尺寸比梁柱竖向钢筋的直径大10mm以上,穿心孔为竖直方向。

可选的,对各个连接头进行编号,将连接头的编号信息记录在图纸上,在图纸上注明各个连接头的结构的使用部位以及安装方向。

可选的,在浇筑前,对外伸钢筋做包裹保护、对预留孔道用软塞封堵、对埋件进行位置固定。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制造方法,能有效解决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梁柱的构造方式多方向梁钢筋交叉重叠,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叠放不同层梁底钢筋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将复杂的多方向梁的梁底钢筋预制在本发明的预制穿心浆锚梁柱连接头中,同时本发明把梁柱的钢筋通过穿心浆锚的方法解决柱竖向钢筋穿越梁柱接头的难题。通过此发明,现场的吊装效率提高10倍以上,节点区混凝土强度、质量大幅度提高,进度达到装配建筑要求的毫米级别,同时大量节约现场现浇所耗费的木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框架结构柱和梁的配筋设计梁柱的截面尺寸,根据结构施工图设计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穿心浆锚梁柱连接头的断面尺寸、预埋梁钢筋的位置、锚固长度、预留外伸长度、柱竖向钢筋的位置、穿心孔留孔尺寸和成孔方式,制作设计图;

根据设计图进行模具的设计和翻样,并配置出制作连接头的模具;

钢筋下料和绑扎切割好的钢筋,装配模具,将钢筋固定在模具之内,并预埋成孔孔道,吊装的吊点套筒;

将混凝土注入模具之中,进行浇筑,将浇筑好的结构梁柱取出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交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进一步的,连接头的底部同梁底标高,连接头底部与下部框架柱之间设置20mm高注浆层。

进一步的,穿心孔留孔尺寸比梁柱竖向钢筋的直径大10mm以上,穿心孔为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对各个连接头进行编号,将连接头的编号信息记录在图纸上,在图纸上注明各个连接头的结构的使用部位以及安装方向。

进一步的,在浇筑前,对外伸钢筋做包裹保护、对预留孔道用软塞封堵、对埋件进行位置固定。

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当梁的底部钢筋构造复杂比如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钢筋时,会形成两个或多个轴线方向的梁在现场装配式,由于不同轴线方向的梁其钢筋上下多层层叠无法吊装,严重影响装配结构的吊装效率,和结构的不安全性的问题。根据框架结构柱和梁的配筋设计和截面尺寸,设计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穿心浆锚梁柱连接头的断面尺寸,并设计预埋梁钢筋的位置和锚固长度、预留外伸长度,设计柱竖向钢筋的位置,穿心孔尺寸留孔尺寸和成孔方式。生产出在工厂预制梁柱连接接头。该接头直接用于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连接,取代了原来的现浇连接方式钢筋交叉复杂吊装效率低下,施工难度大和质量不易保证的缺点。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框架结构柱和梁的配筋设计梁柱的截面尺寸,根据结构施工图设计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穿心浆锚梁柱连接头的断面尺寸、预埋梁钢筋的位置、锚固长度、预留外伸长度、柱竖向钢筋的位置、穿心孔留孔尺寸和成孔方式,制作设计图;根据设计图进行模具的设计和翻样,并配置出制作连接头的模具;钢筋下料和绑扎切割好的钢筋,装配模具,将钢筋固定在模具之内,并预埋成孔孔道,吊装的吊点套筒;将混凝土注入模具之中,进行浇筑,将浇筑好的结构梁柱取出进行养护,节点区混凝土强度、质量大幅度提高,进度达到装配建筑要求的毫米级别,同时大量节约现场现浇所耗费的木材。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兴;胡勇;宋宗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建设(南通)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0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