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0106发布日期:2019-01-28 14:2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



背景技术:

施工护栏是一种铁管制成,经过无缝铁管折弯,焊接,打磨抛光,高压烤漆,贴膜等层层工艺加工制成,施工护栏一般常用于普通道路,高速公路还有各级公路十字路口、收费站、桥梁、停车场、车站、码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集会地点临时隔离栏等场所作为道路分道、区域围蔽安全隔离、分流、导向或用在一些提书的庆祝活动场合、或体育娱乐等竞技表演场合的秩序维护,亦可作工厂、车间、仓库、停车场、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设备与设施的保护与防护等。

目前现有的护栏装置的防撞效果不好,且警示效果不佳,在车辆强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局部的断裂,发生汽车越过护栏,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的危险,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护栏装置进行改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包括u形框、混凝土底座和橡胶防撞板,所述混凝土底座上表面连接u形框,所述u形框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u形框上下内壁接触第三减震装置,所述第三减震装置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滑块,所述移动杆右侧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减震装置,两个第一减震装置右端连接橡胶防撞板,所述u形框顶端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连接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保护壳表面连接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滑筒、第二滑杆和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安装槽内壁连接滑筒,所述滑筒右端滑动连接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右端连接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右端连接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右端连接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右端连接滑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槽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通过滑块与安装槽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安装槽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隔板、第一固定块和横杆,所述隔板右端连接橡胶防撞板,所述隔板左端连接横杆,所述横杆左端连接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左端连接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左端连接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第一固定块内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位空心壳体,所述第一固定块左端连接移动杆,所述第一固定块开设有开口,且第一固定块开设的开口直径与横杆的端面直径相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连接有滑块,所述活动块连接的滑块与第一固定块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减震装置包括连接件、第二连接杆和第一滑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右端连接移动杆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连接杆左端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轴承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分别连接第二保护壳,两个第二保护壳通过第一滑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保护壳为空心壳体,所述第二保护壳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保护壳内腔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保护壳内壁,所述压缩弹簧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移动块,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转轴连接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块连接的滑块与第二保护壳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工人在道路桥梁进行施工时,将此装置固定在要施工的范围外,开启警示灯以警示路人前方施工注意避让,当路人驾驶车辆不小心撞上护栏时,首先会撞到橡胶防撞板,橡胶防撞板会对第一减震装置产生挤压,此时第一减震装置在横杆、活动块和第二减震弹簧的配合下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2、此时会挤压移动杆,移动杆会将力转到第二减震装置和第三减震装置上,第三减震装置通过圆形的连接件将所受的力分散开来,此时第一连接杆挤压移动块,移动块挤压压缩弹簧从而卸掉一部分力,移动杆上下两端挤压第二减震装置,首先移动杆两端连接的滑块挤压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挤压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挤压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挤压第二滑杆从而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减小了对人和车辆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正视图。

图3为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中第三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中第一减震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中第一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中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中:1-u形框、2-压缩弹簧、3-第一滑杆、4-第一连接杆、5-混凝土底座、6-滑筒、7-第二滑杆、8-第一限位块、9-第一减震弹簧、10-第二限位块、11-移动杆、12-第二连接杆、13-连接件、14-橡胶橡胶防撞板、15-第一减震装置、16-滑块、17-蓄电池、18-第一保护壳、19-太阳能电池板、20-警示灯、21-安装板、22-隔板、23-第一固定块、24-横杆、25-活动块、26-第二减震弹簧、27-第二固定块、28-第二减震装置、29-第二保护壳、30-第三减震装置、31-安装槽、32-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包括u形框1、混凝土底座5和橡胶防撞板14,所述混凝土底座5上表面连接u形框1,所述u形框1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28,所述u形框1上下内壁接触第三减震装置30,所述第三减震装置30连接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滑块16,所述移动杆11右侧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减震装置15,两个第一减震装置15右端连接橡胶防撞板14,所述u形框1顶端连接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安装有警示灯20,所述安装板21上表面连接第一保护壳18,所述第一保护壳18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7,所述第一保护壳18表面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9;

所述第二减震装置28包括滑筒6、第二滑杆7和第一减震弹簧9,所述安装槽31内壁连接滑筒6,所述滑筒6右端滑动连接第二滑杆7,所述第二滑杆7右端连接第一限位块8,所述第一限位块8右端连接第一减震弹簧9,所述第一减震弹簧9右端连接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二限位块10右端连接滑块16。

所述安装槽31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限位块8和第二限位块10分别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限位块8和第二限位块10通过滑块与安装槽31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6与安装槽31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装置15包括隔板22、第一固定块23和横杆24,所述隔板22右端连接橡胶防撞板14,所述隔板22左端连接横杆24,所述横杆24左端连接活动块25,所述活动块25左端连接第二减震弹簧26,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6左端连接第二固定块27,所述第二固定块27连接第一固定块23内壁。

所述第一固定块23位空心壳体,所述第一固定块23左端连接移动杆11,所述第一固定块23开设有开口,且第一固定块23开设的开口直径与横杆24的端面直径相等。

所述第一固定块23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25连接有滑块,所述活动块25连接的滑块与第一固定块23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减震装置30包括连接件13、第二连接杆12和第一滑杆3,所述第二连接杆12右端连接移动杆11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连接杆12左端连接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通过轴承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4,两个第一连接杆4分别连接第二保护壳29,两个第二保护壳29通过第一滑杆3连接。

所述第二保护壳29为空心壳体,所述第二保护壳29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保护壳29内腔设置有压缩弹簧2,所述压缩弹簧2远离第一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第二保护壳29内壁,所述压缩弹簧2靠近第一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移动块32,所述第一连接杆4通过转轴连接移动块32,所述移动块32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块32连接的滑块与第二保护壳29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警示护栏,工人在道路桥梁进行施工时,将此装置固定在要施工的范围外,开启警示灯20以警示路人前方施工注意避让,当路人驾驶车辆不小心撞上护栏时,首先会撞到橡胶防撞板14,橡胶防撞板14会对第一减震装置15产生挤压,此时第一减震装置15在横杆24、活动块25和第二减震弹簧26的配合下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此时会挤压移动杆11,移动杆11会将力转到第二减震装置28和第三减震装置30上,第三减震装置30通过圆形的连接件13将所受的力分散开来,此时第一连接杆4挤压移动块32,移动块32挤压压缩弹簧2从而卸掉一部分力,移动杆11上下两端挤压第二减震装置28,首先移动杆11两端连接的滑块16挤压第二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0挤压第一减震弹簧9,第一减震弹簧9挤压第一限位杆8,第一限位杆8挤压第二滑杆7从而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减小了对人和车辆的伤害,本护栏的结构合理,安全性高,适合社会广泛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