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集成楼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47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抗震集成楼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集成房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集成楼房。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又称工业化快速组装房屋,其主要特点是在工厂预制房屋的各个部分构件模块,能够实现现场迅速组装成成套房屋,从而减少材料浪费和人工密集作业。集成房屋是一种专业化设计,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易于拆迁、安装便捷、运输便捷、仓储便捷,可多次重复使用、周转的临时或具有永久性质的房屋。集成房屋广泛用于农村居民用房、别墅、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

近些年,房屋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出现的提高集成房屋的抗震性能的方式主要是改变模块间的连接结构以提高连接强度或者将房屋与地面柔性连接。上述方式能够一定程度提高集成房屋的抗震效果,但难以抵抗高级地震;并且房屋较高,层数较多时,抗震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集成楼房。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抗震集成楼房包括地基以及预制成型的墙板和楼板;地基内设置有墙板槽,墙板插入墙板槽,墙板与墙板槽侧壁之间填充粘性建材;墙板与墙板、楼板与楼板以及墙板与楼板通过粘性建材粘合;上层的墙板的厚度小于下层的墙板的厚度;

墙板包括墙板框架,墙板框架内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墙板外侧层、墙板中间层和墙板内侧层,相邻层之间通过粘性建材连接;墙板外侧层包括粘性建材以及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层间隔设置在粘性建材内的网格布、竹筋、柏木条、网格布、柏木条、竹筋、网格布;墙板内侧层包括粘性建材以及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层间隔设置在粘性建材内的网格布、柏木条、竹筋和网格布;墙板中间层包括中筋;中筋沿高度方向设置,中筋将墙板中间层分隔为墙板中间层连接部和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墙板中间层连接部内填充粘性建材,粘性建材内设置有多层柏木条;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内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墙板托架,粘性建材填充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的剩余空间;

楼板包括楼板框架,楼板框架内设置有两个楼板面层和位于两个楼板面层之间的楼板中间层,相邻层之间通过粘性建材连接;楼板面层包括粘性建材以及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层间隔设置在粘性建材内的网格布、柏木条、竹筋和网格布;楼板中间层包括中筋;中筋沿宽度方向设置,中筋将楼板中间层分隔为楼板中间层连接部和楼板中间层非连接部;楼板中间层连接部内填充粘性建材,粘性建材内设置有多层柏木条;楼板中间层非连接部内设置有中空结构的楼板托架,粘性建材填充楼板中间层非连接部的剩余空间;

墙板与墙板的相连接处位置与墙板中间层连接部位置对应;墙板与楼板的相连接处与墙板中间层连接部和楼板中间层连接部位置对应;

粘性建材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氧化镁20~25%,氯化镁10%~13%,稳定剂0.2%~0.5%,粘合剂0.65%~0.85%,增稠剂0.35%~0.55%,秸秆30%~35%,玻璃增强纤维5%~6.5%;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是:墙板的中筋伸入墙板外侧层内。

进一步的是:墙板中,柏木条沿宽度方向设置;竹筋沿高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是:墙板中间层连接部内的相临层的柏木条相垂直,楼板中间层连接部内的相临层的柏木条相垂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粘性强且凝固后强度高的粘性建材作为粘结材料,并且优化了墙板和楼板的内部构造,极大地提高了墙板和楼板的自身强度和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集成房屋的抗震性能。(2)墙板和楼板根据是否是连接处设置不同的内部结构,使得连接处强度高,非连接处重量轻,从而在保证高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集成房屋的重量。(3)优化了集成房屋与地基的连接方式,使得集成房屋与地基连接强度高。(4)自下而上墙板厚度逐层减小,使得整个集成房屋整体抗震性能均衡,并减小了下层承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抗震集成楼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墙板与地基连接示意图;

图3是墙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墙板厚度方向剖视图;

图5是墙板外侧层厚度方向剖视图;

图6是墙板内侧层厚度方向剖视图;

图7是楼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楼板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墙板1、墙板框架11、中筋12、墙板托架13、墙板中间层连接部14、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15、墙板外侧层16、柏木条161、网格布162、竹筋163、墙板内侧层17、墙板中间层18、楼板2、楼板框架21、楼板托架22、楼板中间层连接部23、楼板中间层非连接部24、地基3、墙板槽31、粘性建材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为了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集成楼房,如图1至图8所示:抗震集成楼房包括地基3以及预制成型的墙板1和楼板2;地基3内设置有墙板槽31,墙板1插入墙板槽31,墙板1与墙板槽31侧壁之间填充粘性建材4;墙板1与墙板1、楼板2与楼板2以及墙板1与楼板2通过粘性建材4粘合;上层的墙板1的厚度小于下层的墙板1的厚度;墙板1包括墙板框架11,墙板框架11内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墙板外侧层16、墙板中间层18和墙板内侧层17,相邻层之间通过粘性建材4连接;墙板外侧层16包括粘性建材4以及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层间隔设置在粘性建材4内的网格布162、竹筋163、柏木条161、网格布162、柏木条161、竹筋163、网格布162;墙板内侧层17包括粘性建材4以及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层间隔设置在粘性建材4内的网格布162、柏木条161、竹筋163和网格布162;墙板中间层18包括中筋12;中筋12沿高度方向设置,中筋12将墙板中间层18分隔为墙板中间层连接部14和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15;墙板中间层连接部14内填充粘性建材4,粘性建材4内设置有多层柏木条161;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15内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墙板托架13,粘性建材4填充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15的剩余空间;楼板包括楼板框架21,楼板框架21内设置有两个楼板面层和位于两个楼板面层之间的楼板中间层,相邻层之间通过粘性建材4连接;楼板面层包括粘性建材4以及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层间隔设置在粘性建材4内的网格布162、柏木条161、竹筋163和网格布162;楼板中间层包括中筋12;中筋12沿宽度方向设置,中筋12将楼板中间层分隔为楼板中间层连接部23和楼板中间层非连接部24;楼板中间层连接部23内填充粘性建材4,粘性建材4内设置有多层柏木条161;楼板中间层非连接部24内设置有中空结构的楼板托架22,粘性建材4填充楼板中间层非连接部24的剩余空间;墙板1与墙板1的相连接处位置与墙板中间层连接部14位置对应;墙板1与楼板2的相连接处与墙板中间层连接部14和楼板中间层连接部23位置对应;粘性建材4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氧化镁20~25%,氯化镁10%~13%,稳定剂0.2%~0.5%,粘合剂0.65%~0.85%,增稠剂0.35%~0.55%,秸秆30%~35%,玻璃增强纤维5%~6.5%;余量为水。

粘性建材4在申请人之前申请过的专利中已公开,是一种具有一定流动性,同时具有粘性且凝固后强度很高的新型建材。

集成楼房的搭建步骤如下:a、调制粘性建材4,预制墙板1和楼板2,设置地基3。b、将墙板1插入墙板槽31,并用粘性建材4填充墙板槽31,在墙板1与墙板1的连接处涂抹粘性建材4,从而将墙板1与地基3,墙板1与墙板1连接。c、在墙板1顶端涂抹粘性建材4并将楼板2盖在墙板1上,再在墙板1和楼板2形成的交角出涂抹粘性建材4将墙板1和楼板2连接,从而形成集成楼房的第一层。d、在第一层的楼板2上连接墙板1,再盖上楼板2,并用粘性建材4连接各处,从而形成集成楼房的第二层。e、重复d步骤多次形成多层集成楼房。

墙板1的制造步骤如下:a、调制粘性建材4。b、制造墙板外侧层16,具体是:b1、设置墙板框架11,墙板1没有窗户或门时,框架11仅是边框;墙板1具有窗户或门时,框架11除边框外,还包括位于边框内的门框或窗户框。b2、在框架11内(门框或窗户框除外)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在该层粘性建材4上铺设网格布162,然后再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b3、铺设竹筋163,然后再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粘性建材4流入竹筋163的间隙中;b4、铺设柏木条161,然后再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粘性建材4流入柏木条161的间隙中;f、再次铺设网格布162,然后再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再次铺设柏木条161,然后再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再次铺设竹筋163,然后再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第三次铺设网格布162,然后再铺设一层粘性建材4;b5、待粘性建材4凝固后即形成墙板外侧层16。c、在墙板外侧层16上设置中筋12,在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15内设置墙板托架13,并用粘性建材4填充墙板中间层非连接部15的剩余空间;在墙板中间层连接部14内依次铺设多层粘性建材4和柏木条161。d、制造墙板内侧层17,制造墙板内侧层17只是比墙板外侧层16少了一些层,其制造方法与墙板外侧层16的制造方法类似。

为了提高中筋12的固定效果并提高墙板1的抗弯能力,墙板1的中筋12伸入墙板外侧层16内。可在粘性建材4凝固前将中筋12插入墙板外侧层16内。

为了使墙板1各个方向均具有高强度,墙板1中,柏木条161沿宽度方向设置;竹筋163沿高度方向设置。墙板中间层连接部14内的相临层的柏木条161相垂直,楼板中间层连接部23内的相临层的柏木条161相垂直。

楼板托架22可以如图8所示,是木制空心框架里面设置若干木制隔板。墙板托架13体积较小,可以不设置隔板。

本发明的抗震集成楼房,即使层数较高也有很好的抗震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