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210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双层停车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许多城市正面临停车车位“一位难求”的困境,也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停车难,停车贵,难以及时找到合适的停车车位以及公共停车车位难以保证车辆完好无损的现象日益突出。相应地,已采取的“车位摇号”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汽车的保有量必然持续增加,而现行车位远远不够。与此同时,现行车位上方空间被闲置,造成了极大的空间资源浪费,且由于养车成本在不断提高,现行车位停放不能很好地保证车辆的安全问题,避免车辆入位时的摩擦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引起的刮伤。基于以上原因,发明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可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贵和难以保证车辆停放过程中完好不受损伤的问题。

在停车时间相同和可以保证车辆安全停车时,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的使用成本远低于现有的地下停车场。汽车双层停车系统停车车位的分时计算收费方式可以更加合理的为用户提供停车的选择安排,提高汽车双层停车系统车位的使用率、有效发挥其使用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势。现有停车车位没有车位信息的实时情况,受车位数目限制,导致车主不能迅速找到合适车位停车而带来很大不便。另外,也不能保证汽车的停车后不被刮伤,如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停车成本又会进一步增加,无法满足车主实际的停车需求。缺乏汽车停放后相关管理、车位上方闲置率高等因素,导致现行的传统停车车位运行受到很大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实时与预约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给用户提供不同情况下的停车选择;通过实时停车与预约车位停车相结合模式,使得合适车位的选择更加方便快捷,简化了停车车位寻找过程,节约时间,也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分时段的加权计费方式,降低了用户的停车成本,减少了停车空间闲置率;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汽车双层停车系统,有益于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的推广。因此,设计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把汽车通过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自动装载装置将汽车准确装入相应车位,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其可以依托指纹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和自动装载技术通过电脑和手机两个终端对用户对车位预约、使用、计费和结算的整个服务周期进行全程管理,通过预约和实时的停车方式,降低双层车位的闲置率,简化用户停车所需过程,提供更加便捷合理的停车体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包括网站平台服务系统、手机app服务系统以及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

所述网站平台服务系统包括预约停车模块,车位展示模块、操作运用知识模块;

手机app服务系统包括身份核对模块、车位预约模块、计时收费模块、车辆状态模块、实时信息交流模块和问题咨询模块;

所述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包括两层停车位、自动装载装置、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ecu;

预约停车模块与车位展示模块连接,操作运用知识模块与问题咨询模块连接,身份核对模块与车位预约模块连接,车辆状态模块与计时收费模块连接,车位预约模块与计时收费模块连接,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ecu、自动装载装置依次连接;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ecu分别与车辆状态模块连接;

所述网站平台服务系统和手机app服务系统运用同一注册账号统一用户数据。

所述自动装载装置包括第一层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3)、第二层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4)、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6);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6)包括动臂(8)、底板连杆臂(9)、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10)、动臂油缸(11)、底板连杆臂油缸(12)、底板油缸(13)、带槽导向滑块(14);

当驾驶员把车辆停放在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上时,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输出持续稳定信号,传送给ecu,ecu驱动自动装载装置完成自动装载;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通过底板油缸(6)实现移动升降,底板油缸(13)的一端与底板连杆臂(9)铰接,另一端与车位自动装载底板铰接,底板油缸伸缩时,车位自动装载底板借之完成移动、升降操作;动臂(8)与动臂油缸(11)铰接,且均与车位框架(7)铰接;底板连杆臂(9)与动臂(8)销连接,底板连杆臂油缸(12)与底板连杆臂(9)和车位框架(7)铰接;

在自动装载装置的装载过程中,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在其工作空间实现抬起,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做水平面运动,有三个自由度,带槽导向滑块(14)与车位框架(7)上设置的车位框架导向键(15)对接移动。

所述车位展示模块借助电子地图和vr技术,以三维图像的方式将车位信息展示出来,为用户呈现车位预约站点分布和相应站点车位的投放数量以及相应车位的基本信息。

所述操作运用知识模块提供操作运用步骤介绍,采用文字、图片和音频相结合的形式时用户能够轻松掌握系统相关操作。

所述身份核对模块采用指纹识别技术,通过注册用户与数据库中指纹信息的比对以及手机验证码的输入进行二次校验,两次校验均通过后即可正确核对车位停车人身份。

所述预约停车模块提供预约车位停车服务和实时停车车位供给服务,其具体方法是:

预约车位是运用已有的账户提前在网站平台服务系统或手机app服务系统上进行相应站点对应车位的预约,到预约时间直接到相应站点停车即可;实时停车车位供给是用户通过手机定位实时显示附近车位站点中可以使用的停车车位以及站点中各车位的剩余使用时间,到达站点后,用户通过手机app上的计时收费模块开始计时,自动装载装置将车辆载入车位。

所述车辆状态模块根据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将车位内车辆状态实时信息反馈给用户,同时存入平台中对应车位数据库。

所述实时信息交流模块可以通过用户自己注册的app账号,通过提问和发帖的形式更好的了解车位信息和车位附近实时交通状况。

所述计时收费模块的计费方式为:

设定一定的起步价,然后根据车位在不同时段被预约和实时停车的使用频率将一天分为高峰时段、普通时段、以及低谷时段,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收费价格;对于时长费用,采用从预约到开始停车时间、实际停放车位时间进行加权求和的收费模式;实际停放车位时间是通过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时间来确定的。

根据车底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大小,得知汽车的车重,从而选择相应的起重装载计费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实时与预约的车位供给方式,给用户提供不同情况下的停车车位选择,简化了停车过程,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指纹识别技术,获得从车位中取车过程中的身份认证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时段按时计费方式,降低了用户的租车成本,减少了车位的闲置率;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汽车双层停车系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有利于车位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收费方式图。

图3为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其中:1.第一层车位,2.第二层车位,3.第一层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4.第二层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5.可移动升降连杆固定铰连装置(现有技术),6.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

图4为车位底板2压力传感器工作图。

图5为自动装载装置结构图。其中:7.车位框架,8.动臂,9.底板连杆臂,10.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11.动臂油缸,12.底板连杆臂油缸,13.底板油缸,14.带槽导向滑块。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由动臂和底板连杆臂组成,两者为销连接,动臂固定铰接与车位框架。

图6为带槽导向滑块与车位框架连接图。其中:14.带槽导向滑块,15.车位框架导向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包括网站平台服务系统、手机app服务系统以及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网站平台服务系统包括预约停车模块,车位展示模块、操作运用知识模块。手机app服务系统包括身份核对模块、车位预约模块、计时收费模块、车辆状态模块、实时信息交流模块和问题咨询模块。所述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包括自动装载装置、安装在车位自动装载底板上的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和ecu,使用自动装载装置将汽车装载入位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汽车停车过程中的实时信息,通过车辆状态模块将车辆状态传给手机app,所述各个模块通过手机和电脑终端与用户对接,所述网站平台服务系统和手机app服务系统通过同一注册账号来统一用户数据和车位信息状况。

本发明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双层停车系统,不同于现有的的汽车停车方式,而是依靠物联网技术和汽车自动装载入位技术,提供汽车车位预约服务的汽车双层停车服务平台,采用预约车位和实时的停车方式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为用户更加便捷的服务,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有利于缓解城市车位紧张的压力。

在用户需要预约车位停车或实时寻找合适停车车位时,使用手机app服务系统,通过身份核对模块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无误后进入车位预约模块。这时车位展示模块会展示预约地点附近的车位剩余数量和车位型号信息。预约到合适车位后,用户把车开到车位旁边,通过自动装载装置将汽车装载入位并通过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采集汽车停泊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传输给车辆状态模块,同时车辆状态模块根据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传输稳定信号的大小判断车重,根据稳定信号的持续时间判断停车时长和车辆安全状态。计时收费模块通过车辆状态模块确定的车重和停车持续时间选择相应的起重收费方式和相应时间段停车时长收费方式。起重收费方式是根据车重来确定的起重装载计费方式,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大小得知车重g=mg,且前面选择的车位会展示车位高度h信息,所需能量(即做功)w=mgh,根据这个来确定最基本的起重装载计费方式。费用支付后便可取车,同时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将车位状态和车辆状态反馈到车辆状态模块,等待下一次预约。相关的操作步骤和常见疑难可以通过操作运用知识模块和问题咨询模块解决,用户还可以通过实时信息交流模块进行问题实时交流与解答,便于更好使用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双层汽车停车系统。

预约停车模块提供预约停车服务,用户必须提前在网站平台上对相应车位站点的目标车位进行预约。更具体地,预约停车模块提供空余车位信息,用户需要先通过网站或者手机app服务系统实名注册并预存一定押金,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提前预约相应站点车位供给停车服务。

车位展示模块借助电子地图和vr技术,以三维图像的方式将车位信息展示出来,为用户呈现车位预约站点分布和相应站点车位的投放数量以及相应车位的基本信息等。

操作运用知识模块是以操作步骤说明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些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介绍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相关知识以及车位预约和实时使用相关事宜,便于汽车双层停车系统的推广。

所述问题咨询模块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注册账户,在线联系客服和用户间相互提问,咨询相应问题,也可以直接转接到客服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服务。

网站平台服务系统和手机app服务系统中操作运用知识模块和问题咨询模块的内容和功能是相似的,两者共用同一后台,所不同的是,网站平台服务系统中操作运用知识模块模块更加偏重于关于汽车双层停车系统调用车位知识的解答,手机app服务系统的问题咨询模块更加偏重于车位调用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的咨询。

身份核对模块,包括两次身份校验过程:通过注册用户数据库中指纹信息的比对以及手机验证码的输入,进行二次校验,两次校验成功后即可正确核对车位租用人身份。

车位预约模块提供预约车位服务,方便用户租迅速找到合适车位,降低汽车双层停车系统车位闲置率,其具体方法为:

手机app服务系统中车位预约模块和网站服务中相同,提前一天进行相应站点的预约服务即可;上述实时预约车位的具体方法是:

用户通过手机定位实时显示附近站点可预约车位以及相应车位状况,选择合适车位,实现实时预约停车车位。

计时收费模块,其计费方式如图2所示,计时收费模块采用分时段计费的方式,设定一定的起步价,然后根据不同时段车位被预约和实时停车的使用频率将一天分为高峰时段,普通时段,以及低谷时段,给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单位时常价格,对于时长费用。采用从预约到开始停车时间、实时停放车位时间进行加权求和的综合计费方式。实时停放车位时间是通过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时间来确定的,这种计时收费方法较市场现有的按时收费方式有效可行,避免因人为操作而造成计时与实际不符。根据车底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大小,得知汽车的车重,从而选择相应的起重装载计费方式。

车辆状态模块,显示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通过与车位底部传感器获取的汽车在车位中实时停放信息,在检测到车辆状况异常时,它会提醒车主并且将异常情况反馈给人工后台进行处理。

汽车双层停车实体系统包括自动装载装置、安装在车位自动装载底板上的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和ecu,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输出稳定信号到ecu后,ecu控制执行元件自动装载装置装载汽车入位。如图3,使用自动装载装置将汽车装载入位;自动装载装置包括第一层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3)、第二层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4)、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6);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6)包括动臂(8)、底板连杆臂(9)、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10)、动臂油缸(11)、底板连杆臂油缸(12)、底板油缸(13)、带槽导向滑块(14)。如图4,通过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采集汽车停泊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传输给车辆状态模块,同时车辆状态模块根据车位底部压力传感器传输稳定信号的大小判断车重,根据稳定信号的持续时间判断停车时长和车辆安全状态。计时收费模块通过车辆状态模块确定的车重和停车持续时间选择相应的起重收费方式和相应时间段停车时长收费方式。如图5,当驾驶员把车辆停放在车位地板上时,车位底板压力传感器输出持续稳定信号,传送给ecu,ecu驱动执行元件自动装载装置开始完成自动装载。在装置的运动过程中,要求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10)在其工作空间实现抬起,带槽导向滑块(14)与车位框架导向键(15)正确对接移动操作,如图6所示。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做水平面运动,有三个自由度,带导向滑块车位自动装载底板靠底板油缸通过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实现。底板油缸(13)的一端与底板连杆臂(9)铰接,另一端与车位底板(10)铰接,底板油缸伸缩时,车位底板借之完成操作。动臂(8)与动臂油缸(11)为铰接,且均与车位框架(7)铰接。底板连杆臂(9)与动臂销(8)连接,底板连杆臂油缸(12)与底板连杆臂(9)和车位框架(7)铰接。由动臂(8)和底板连杆臂(9)等结构组成的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用来传递力和运动,并起一定的导向运动作用;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6)通过可移动升降连杆固定铰连装置限制接点处可移动升降连杆装置任何方向的移动,但其可以绕固定铰链装置的销钉转动;移动升降连杆固定铰连装置的约束反力作用于接触点,通过销柱中心完成约束与支撑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