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210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34736u于2013年12月11日公开一种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移动机箱、旋转立柱、车台板、升降挂架、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车台板通过螺栓与升降挂架连接,所述移动机箱通过轮架组卡在直线导轨上,移动机箱内设有移动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与位于移动机箱外的一驱动齿轮相接,其中一直线导轨侧面设有齿条,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旋转驱动机构与旋转立柱传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旋转立柱顶端、并与升降挂架连接,升降挂架套设在旋转立柱外,升降挂架上还设有滑轮与旋转立柱滚动配合;所述旋转立柱顶部还设有防冲顶装置。该结构中直线导轨的安装时,需要预先在安装位置挖坑,填埋钢筋混凝土基础,然后把直线导轨安装在基础上。这种安装方式因为挖坑后需要清理从地面挖出的物料,需要搬运较多的建筑材料进行基础建设,如果在没有自来水供应的车库内施工,工作量更大,基础铺设完成后,需要等待干固才能安装,安装后,如果需要转移停车设备,则导致需要重新设置基础,而原有基础难以被利用;因此,这种安装方式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灵活性差等不足,对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制约。还有,目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的需求。再有,该结构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不能控制车台板在初始位置(原位)垂直下降,也就是说,即使地面车位没有车,移动机箱也需要将车台板移动至前端,并控制旋转立柱带动车台板转至地面车位外,才能通过升降驱动机构控制升降挂架及车台板着地;另外,如果需要把车停到位于上层的车台板时,也需要将车台板移动至地面车位外,车辆才能停进去,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灵活方便、停车和取车方便、省时的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导轨、移动机箱、升降控制机构和车台板,移动机箱设置在导轨上,移动机箱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机箱在导轨上行走的直线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升降控制机构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升降控制机构包括立柱、挂架和升降驱动装置,挂架上下活动设置在立柱外、并与车台板的连接,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立柱顶端、并与挂架传动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停车钢座,导轨位于停车钢座侧部、并与停车钢座焊接,停车钢座设有地面连接位;所述挂架呈曲柄状,其上端为导向滑动连接部,下端为车台板固定连接部,导向滑动连接部和车台板固定连接部之间左右错开,形成曲折位;导向滑动连接部设有用于与立柱套接的套孔,套孔内设有滚轮组,滚轮组用于与立柱表面滚动配合;车台板固定连接部用于与车台板连接,车台板固定连接部的内侧面与立柱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停车钢座的宽度为2米至3米,长度为3.5米至5.5米,重量为500kg至1500kg,停车钢座上还设有下充电桩。停车钢座的面积主要根据所停放车辆的大小而定。由于目前市场上推出较多的微型车,所以,停车钢座的宽度可以设计成2米,长度可以设计为3.5米,形成微型的停车位。

所述地面连接位为连接耳,连接耳表面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耳设有多个,其设置在停车钢座外侧底部。连接耳通过打在地面上的膨胀螺丝连接后,可以使得停车钢座与地面固定成一体,确保立体停车设备使用安全。如果需要转移停车设备时,只需要解除连接耳与地面膨胀螺丝的连接即可,这样的话只导致了地面膨胀螺丝无法被二次利用,但总比现有技术中因为停车设备的转移导致整个基础无法被二次利用而损失的成本小。

所述车台板上设有上充电桩,可方便电动汽车停放时充电。

所述车台板固定连接部外侧设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延伸至所述曲折位的侧面,加强筋板同时与车台板固定连接部和曲折位焊接,以提高导向滑动连接部和车台板固定连接部连接的强度。

所述滚轮组包括上侧滚轮、上后滚轮、下侧滚轮和下前滚轮,上侧滚轮设置在套孔上部的左右两侧,上后滚轮设置在套孔上部后侧,下侧滚轮设置在套孔下部的左右两侧,下前滚轮设置在套孔下部的前侧;所述上后滚轮表面与立柱背面接触;所述套孔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摆架,摆架上下两端均设有所述下侧滚轮。

所述移动机箱包括箱体,箱体设有侧板、底板、支撑板件和立轴座,侧板、底板、支撑板件和立轴座一体铸造形成所述箱体,侧板围成框状,底板位于侧板底部,箱体的顶面敞开,支撑板件和立轴座位于箱体内部。箱体一体铸造成型,免去了钢板切割、钢板之间通过螺丝连接的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其结构强度。

所述支撑板件包括电机支撑板、前轴支撑板、后轴支撑板,前轴支撑板和后轴支撑板垂直设置,箱体上设有前轴孔和后轴孔,前轴孔贯穿侧板和前轴支撑板,后轴孔贯穿侧板和后轴支撑板;所述立轴座位于箱体前端;所述箱体底部对应前轴支撑板处设有左右两副前轮架,箱体底部对应后轴支撑板处设有左右两副后轮架,每副前轮架和后轮架分别设有左右两排斜边轮;所述导轨设有两条,各条导轨分别被夹住在左右两排斜边轮之间。

所述底板上设有腰圆孔,腰圆孔左右指向;腰圆孔下方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两条导轨分别为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其中一条导轨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与该导轨一体加工成型。

所述车台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停车钢座的面积,且车台板的长度小于停车钢座的长度,车台板的宽度小于停车钢座的宽度。

一种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当停车钢座上没有阻碍物时,升降驱动装置可控制挂架直接下降至立柱下端,车台板着陆在停车钢板上,使得进入停车设备的车辆优先停放在车台板上,或者,车台板上的车辆可直接在停车设备的安装位置直接开离;当停车钢座上存在阻碍物、且车台板位于停车钢座上方时,如果需要往车台板上停放车辆或者将车台板上的车辆开出,则通过移动机箱带动车台板向前移动,然后,立柱带动车台板旋转至停车设备的安装位置外,最后,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控制车台板下降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挂架通过设计呈曲柄状,实现对移动机箱的侧面进行避开,使得挂架可以带动车台板下降至地面上,结合日常停车和用车的操作习惯,可以将挂架的运动过程设计为优先控制车台板处于安装车位之上,以便于停车和取车,以及节约其等待的时间;

(2)此款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底座为停车钢座,其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重量,本身可以作为停车位使用,而且,停车钢座具有较大的支撑作用,再结合停车钢座可以通过地面连接位与地面固定连接,即可在不需布置混凝土钢筋基础的情况下支撑起停放有汽车的整个停车设备,其安装方便,成本低(停车钢座的材料成本及其安装成本约为传统安装费用的一半),施工周期短;

(3)此款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车台板和停车钢座上均设有充电桩,以便于停放电动汽车时提供充电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移动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停车钢座、移动机箱、下充电桩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车台板下降后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挂架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移动机箱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中移动机箱取走盖板后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14所示,一种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导轨、移动机箱3、升降控制机构和车台板6,移动机箱3设置在导轨上,移动机箱3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机箱3在导轨上行走的直线驱动装置317和用于驱动升降控制机构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316,升降控制机构包括立柱9、挂架8和升降驱动装置7,挂架8上下活动设置在立柱9外、并与车台板6的连接,升降驱动装置7设置在立柱9顶端、并与挂架8传动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停车钢座1,导轨位于停车钢座1侧部、并与停车钢座1焊接,停车钢座1设有地面连接位;所述挂架8呈曲柄状,其上端为导向滑动连接部81,下端为车台板固定连接部87,导向滑动连接部81和车台板固定连接部87之间左右错开,形成曲折位89;导向滑动连接部81设有用于与立柱9套接的套孔,套孔内设有滚轮组,滚轮组用于与立柱9表面滚动配合;车台板固定连接部87用于与车台板6连接,车台板固定连接部87的内侧面与立柱9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

所述停车钢座1的宽度为2米至3米,长度为3.5米至5.5米,重量为500kg至1500kg,停车钢座1上还设有下充电桩4。所述地面连接位为连接耳12,连接耳12表面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耳12设有多个,其设置在停车钢座1外侧底部。

所述停车钢座1包括钢架14和钢板,钢板焊接在钢架14顶部,钢架14由纵横布置的钢管构成;所述导轨设置在钢板顶面的一侧。所述停车钢座1左右两侧设有下护栏边11,下护栏边11顶面高于钢板顶面高度;所述导轨位于下护栏边11内侧。所述停车钢座1顶面后部设有用于挡住车轮的挡块2,停车钢座1前端顶面为斜面13。

所述车台板6上设有上充电桩61。

所述车台板固定连接部87外侧设有加强筋板88,加强筋板88延伸至所述曲折位89的侧面,加强筋板88同时与车台板固定连接部87和曲折位89焊接。所述车台板固定连接部87下端设有承托板871,承托板871上设有安装孔872;所述车台板6一侧设有侧梁63,承托板871与侧梁63顶面连接。

所述滚轮组包括上侧滚轮82、上后滚轮83、下侧滚轮84和下前滚轮86,上侧滚轮82设置在套孔上部的左右两侧,上后滚轮83设置在套孔上部后侧,下侧滚轮84设置在套孔下部的左右两侧,下前滚轮86设置在套孔下部的前侧;所述上后滚轮83表面与立柱9背面接触;所述套孔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摆架85,摆架85上下两端均设有所述下侧滚轮84。

所述移动机箱3包括箱体,箱体设有侧板37、底板36、支撑板件和立轴座39,侧板37、底板36、支撑板件和立轴座39一体铸造形成所述箱体,侧板37围成框状,底板36位于侧板37底部,箱体的顶面敞开,支撑板件和立轴座39位于箱体内部。

所述支撑板件包括电机支撑板313、前轴支撑板310、后轴支撑板314,前轴支撑板310和后轴支撑板314垂直设置,箱体上设有前轴孔311和后轴孔312,前轴孔311贯穿侧板37和前轴支撑板310,后轴孔312贯穿侧板37和后轴支撑板314;所述立轴座39位于箱体前端;所述箱体底部对应前轴支撑板310处设有左右两副前轮架32,箱体底部对应后轴支撑板314处设有左右两副后轮架31,每副前轮架32和后轮架31分别设有左右两排斜边轮33;所述导轨设有两条,各条导轨分别被夹住在左右两排斜边轮33之间。

所述底板36上设有腰圆孔35,腰圆孔35左右指向;腰圆孔35下方设有驱动齿轮34,驱动齿轮34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317传动连接;所述两条导轨分别为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其中一条导轨设有与驱动齿轮34啮合的齿条521,齿条521与该导轨一体加工成型。

所述车台板6的面积小于所述停车钢座1的面积,且车台板6的长度小于停车钢座1的长度,车台板6的宽度小于停车钢座1的宽度。车台板6底部设有橡胶垫65。所述车台板6一侧设有侧梁63,车台板6前后两端设有斜坡64,充电桩设置在侧梁63上。

一种可直接升降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控制方法,当停车钢座1上没有阻碍物时,升降驱动装置7可控制挂架8直接下降至立柱9下端,车台板6着陆在停车钢板上,使得进入停车设备的车辆优先停放在车台板6上,或者,车台板6上的车辆可直接在停车设备的安装位置直接开离。当停车钢座1上存在阻碍物、且车台板6位于停车钢座1上方时,如果需要往车台板6上停放车辆或者将车台板6上的车辆开出,则通过移动机箱3带动车台板6向前移动,然后,立柱9带动车台板6旋转至停车设备的安装位置外,最后,通过升降驱动装置7控制车台板6下降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