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71112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自爬升塔吊设置在结构核心筒内时,核心筒内的结构梁板往往需要后补。后补核心筒内结构梁、板(以下称为补板)时,塔吊爬升至补板施工操作层的上方,此时补板施工与塔吊吊装施工属于垂直施工。为保证补核心筒梁板施工作业层的施工安全,需要在塔吊与补板作业面之间设置防护隔离。目前普遍采用的隔离方式是在塔吊底与补板作业面之间横担或者悬挑工字钢梁,在钢梁上铺木跳板或者钢板形成硬防护隔离。硬隔离之上每隔10m间距设置大眼网软防护。此种做法中,随着补板施工逐层进行,硬防护需要多次的向上倒运、安装,废材废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施工复杂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工程所需施工人员过多、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钢丝绳设置在到塔吊臂底层标准节的下方,所述钢丝绳上端与塔吊臂底层标准节固定,下端与设于防护装置上的吊耳固定;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矩形中心防护和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周围的等腰梯形翻边防护,四个所述等腰梯形翻边防护通过翻板轴组件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周围形成所述防护装置,等腰梯形翻边防护靠近矩形中心防护的一边设有工字钢支撑;所述翻板轴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边防护上的l型钢筋和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上的钢管,所述l型钢筋竖部横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靠近矩形中心防护一侧的等腰梯形翻边防护上,l型钢筋横部外露;所述钢管与l型钢筋一一对应横向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上;所述l型钢筋的横部插入钢管中,使等腰梯形翻边防护与矩形中心防护旋转连接;

在所述矩形中心防护上、四周边沿部位均匀间隔设有用于防止等腰梯形翻边防护翻转过度的竖向支撑,所述矩形中心防护上还设有手拉葫芦支撑,所述手拉葫芦支撑上设有用于起落等腰梯形翻边防护的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上的手拉葫芦钢丝绳与等腰梯形翻边防护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矩形中心防护包括防护骨架和铺设在防护骨架上的防护板,所述防护骨架由i14工字钢焊接而成,所述防护板为厚花纹钢板,所述防护板与防护骨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塔吊臂底层标准节与钢丝绳固定处设有减小钢丝绳与减小钢丝绳与塔吊臂底层标准节摩擦的橡胶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由钢板加工制作而成,所述钢板上端设有穿孔,下端穿过矩形中心防护的防护板和防护骨架的工字钢翼缘板与腹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等腰梯形翻边防护由两个等腰直角翻边防护板和一个矩形翻边防护板拼接而成,所述矩形翻边防护板边长与相邻矩形中心防护边长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焊接在位于矩形中心防护边沿部位的工字钢上的翼缘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拉葫芦支撑至少有两个,每个手拉葫芦支撑由两根钢筋紧贴并与防护骨架的工字钢焊接而成,两根钢筋上端弯折成钩状形成手拉葫芦的支撑部位。

此外,所述等腰梯形翻边防护向上翻起的与矩形中心防护的角度不小于90度。

更加优选地,所述竖向支撑为竖向焊接在矩形中心防护四周边沿部位工字钢翼缘板上的钢筋。

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防护装置:将整个防护装置在地面焊接组装完成;

步骤二、吊装至防护区:将等腰梯形翻边防护向上翻起后吊装至防护区后下放等腰梯形翻边防护,然后进行本区域施工;

步骤三、施工防护:待本区域施工完毕后重复步骤二,将防护装置吊装至下一防护区,依此步骤直至施工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对防护装置进行定期质检,及时更换钢丝绳,以上即为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防护装置为一体装置无需要多次的向上倒运、安装,废材废力,可一体进行向上吊运,减少所需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而减少工程造价。

本防护装置防护板采用厚花纹钢板,相比于常规木跳板防护板具有更高的强度与抗冲击性,安全性更高。

本防护装置在塔吊下方钢梁上悬挂固定,不需在电梯井四周的剪力墙上留设洞口,提高剪力墙施工质量。

本防护装置的防护板可以通过调整等腰梯形花纹钢板与矩形花纹钢板的夹角调整防护覆盖面积,适用性强。

本发明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的吊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等腰梯形翻边防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丝绳;2-塔吊臂底层标准节;3-l型钢筋;4-钢管;5-吊耳;6-竖向支撑;7-手拉葫芦支撑;8-手拉葫芦钢丝绳;9-防护骨架;10-防护板;11-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2-工字钢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钢丝绳1设置在到塔吊臂底层标准节2的下方,钢丝绳1上端与塔吊臂底层标准节2固定,下端与设于防护装置上的吊耳5固定,钢丝绳1长22米直径18mm,如图5所示,吊耳5由钢板加工制作而成,所述钢板上端设有穿孔,下端穿过矩形中心防护的防护板10和防护骨架9的工字钢翼缘板与腹板焊接固定。

如图2和3所示,防护装置包括矩形中心防护和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周围的如图4所示的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四个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通过翻板轴组件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周围形成所述防护装置,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靠近矩形中心防护的一边设有工字钢支撑12;翻板轴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边防护上的l型钢筋3和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上的钢管4,钢管4为d25钢管,长度为10cm,l型钢筋3竖部横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靠近矩形中心防护一侧的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上,l型钢筋3横部外露;钢管4与l型钢筋3一一对应横向设置在矩形中心防护上;l型钢筋3的横部插入钢管4中,使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与矩形中心防护旋转连接,钢管4焊接在位于矩形中心防护边沿部位的工字钢上的翼缘板上。矩形中心防护包括防护骨架9和铺设在防护骨架9上的防护板10,防护骨架9由i14工字钢焊接而成,防护板10为3mm厚花纹钢板,防护板10与防护骨架9焊接连接,塔吊臂底层标准节2与钢丝绳1固定处设有减小钢丝绳1与减小钢丝绳与塔吊臂底层标准节2摩擦的橡胶垫板,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由两个等腰直角翻边防护板和一个矩形翻边防护板拼接而成,所述矩形翻边防护板边长与相邻矩形中心防护边长相等。

在矩形中心防护上、四周边沿部位均匀间隔设有用于防止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翻转过度的竖向支撑6,竖向支撑6为竖向焊接在矩形中心防护四周边沿部位工字钢翼缘板上的300mm长钢筋短棍,钢筋短棍间距1500mm。矩形中心防护上还设有手拉葫芦支撑7,手拉葫芦支撑7上设有用于起落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的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上的手拉葫芦钢丝绳8与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固定。手拉葫芦支撑7至少有两个,每个手拉葫芦支撑7由两根钢筋紧贴并与防护骨架9的工字钢焊接而成,两根钢筋上端弯折成钩状形成手拉葫芦的支撑部位,钢筋直径36mm。。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向上翻起的与矩形中心防护的角度不小于90度。

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防护装置:将整个防护装置在地面焊接组装完成;

步骤二、吊装至防护区:将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向上翻起后吊装至防护区后下放等腰梯形翻边防护11,然后进行本区域施工;

步骤三、施工防护:待本区域施工完毕后重复步骤二,将防护装置吊装至下一防护区,依此步骤直至施工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对防护装置进行定期质检,及时更换钢丝绳,以上即为核心筒内爬升塔吊下的垂直施工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