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29061阅读:3020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住型建筑房屋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墙板并且墙板柱混凝土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住宅,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

这样的房屋可将房屋建筑工业化,大大缩短了房屋建设周期,而且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对于抑制房价也会起到作用。

现在,装配式房屋的使用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装配式房屋的安装方式比较单一、安装过程较为复杂,搬运不便,特别是对于高层楼房的建设,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具有降低房屋建设工时、提高建设效率、和节能环保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先于建筑地基上对称设置两排限位柱,将每一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埋入所述建筑地基内;

步骤2:于所述限位柱之间垒叠采用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并通过浇筑将各个建筑构件连接成一体,多个建筑构件形成房屋单元;

步骤3:于房屋单元的一边构建运输通道,在运输通道的入口设置第一阀门,在运输通道的出口设置第二阀门,运输通道内充满水,设置多个用于运输建筑构件的运输箱,运输箱固定有气囊,气囊连接有气体发生装置,将构件放置于运输箱内,打开第一阀门,运行气体发生装置将气囊鼓起,等待运输箱靠近运输通道出口位置,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将建筑构件从运输箱中取出;

步骤4:循环步骤2和步骤3,搭建高层的房屋单元。

通过上述设置,房屋建设步骤简单,并且采用了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从而可以缩短大部分工期,直接从工厂中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上进行搭建组装,连接部位浇筑加固,并且由限位柱进行限位,提高房屋稳定性,高效完成房屋的建设。另外对于建筑构件的搬运是建设过程中影响工期的一大难题,在步骤3中,采用运输通道的方式,大大提高建筑构件搬运效率,借助水的浮力作用,为建筑构件从地上往高处运输,完成高层楼房建设。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在运输通道上搭建补水管路,补水管路的进水端连接外部的水源或运输通道入口处的水,补水管路的出水端连接运输通道的出口处。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在运输过程中运输通道内的水量会逐渐降低,首先运输箱携带建筑构件,通过气囊形成浮力大于重力,此时在入口处的排水量较多,当运输箱运输到运输通道的出口位置,此时,水量下降了接近一开始的排水量,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水量补充,从而可以完成后续的运输,由于在入口位置就会产生排水,所以可以将补水管路设置在此,排出的水可以重新送回到运输通道内。也可以采用外部的水源进行补充,例如:自来水或湖泊水。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在补水管路上增设增压泵。

通过上述设置,增压泵的设置可以提供动力,使得水能够循环运输。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运输通道的横截面为方形,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为闸阀结构。

通过上述设置,运输通道的形状设计更加便于运输箱的通过,以及闸阀结构是为了运输箱的通过和水的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运输通道采用透明材料。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透明材料的好处是可以观察到运输通道内部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在靠近第二阀门位置上设置接触开关,接触开关连接指示灯,接触开关用于感应运输箱并控制指示灯亮灭。

通过上述设置,接触开关和指示灯可以提示人们运输箱的到达情况,如果运输箱到达出口位置的时候,则关闭第一阀门后,再打开第二阀门,最后取出运输箱以及建筑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运输通道呈倾斜设置,以水平面为基准倾斜角度范围为:30°-90°。

通过上述设置,设置的倾斜程度大一些,更加有利于运输箱的运输。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在顶层施工完毕后,在最上层架设钢筋混凝土屋面梁,使屋面梁的钢筋与墙体、柱体、圈梁钢筋分别连接,在屋面梁上铺设屋面板,连接加固,找水平,施工防水层及其保护层,最后安装光伏板,光伏板提供电源。

通过上述设置,设置光伏板提高能源利用率,对房屋来说更加节能环保。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降低房屋建设工时、提高建设效率;

2、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施工步骤2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施工步骤2优化结构原理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运输箱结构原理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建筑构件的结构示例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多层房屋建设的结构整体图。

图中:1、限位柱;2、建筑地基;3、建筑构件;4、房屋单元;5、运输通道;51、入口;52、出口;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运输箱;9、气囊;10、气体发生装置;11、补水管路;12、增压泵;13、接触开关;14、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先于建筑地基2上对称设置两排限位柱1,将每一个限位柱1的下端埋入建筑地基2内;

步骤2:于限位柱1之间垒叠采用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3,并通过浇筑将各个建筑构件3连接成一体,多个建筑构件3形成房屋单元4;

步骤3:结合图2和图3所示,于房屋单元4的一边构建运输通道5,在运输通道5的入口51设置第一阀门6,在运输通道5的出口52设置第二阀门7,运输通道5内充满水,设置多个用于运输建筑构件3的运输箱8。如图5所示,运输箱8固定有气囊9,气囊9连接有气体发生装置10,将构件放置于运输箱8内,打开第一阀门6,运行气体发生装置10将气囊9鼓起,等待运输箱8靠近运输通道5出口52位置,关闭第一阀门6,打开第二阀门7,将建筑构件3从运输箱8中取出;气体发生装置10可以为液态罐、储气罐设备、喷气罐或是气筒。

步骤4:循环步骤2和步骤3,搭建高层的房屋单元4。

限位柱1的下端埋入建筑地基2、接触开关;14、指示灯。

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先于建筑地基2上对称设置两排限位柱1,将每一个限位柱1的下端埋入建筑地基2内;

步骤2:于限位柱1之间垒叠采用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3,并通过浇筑将各个建筑构件3连接成一体,多个建筑构件3形成房屋单元4;

步骤3:结合图2和图3所示,于房屋单元4的一边构建运输通道5,在运输通道5的入口51设置第一阀门6,在运输通道5的出口52设置第二阀门7,运输通道5内充满水,设置多个用于运输建筑构件3的运输箱8。如图5所示,运输箱8固定有气囊9,气囊9连接有气体发生装置10,将构件放置于运输箱8内,打开第一阀门6,运行气体发生装置10将气囊9鼓起,等待运输箱8靠近运输通道5出口52位置,关闭第一阀门6,打开第二阀门7,将建筑构件3从运输箱8中取出;气体发生装置10可以为液态罐、储气罐设备、喷气罐或是气筒。

步骤4:循环步骤2和步骤3,搭建高层的房屋单元4。

限位柱1的下端埋入建筑地基2供电,此时接触开关13被运输箱8触碰,则导通电源和指示灯14的连接,指示灯14点亮,发出警示。接触开关13和指示灯14可以提示人们运输箱8的到达情况,如果运输箱8到达出口52位置的时候,则关闭第一阀门6后,再打开第二阀门7,最后取出运输箱8以及建筑构件3。

运输通道5呈倾斜设置,以水平面为基准倾斜角度范围为:30°-90°。设置的倾斜程度大一些,更加有利于运输箱8的运输。优选采用60°。

综上结构,其工作原理为:先将建筑构件3放入运输箱8中,闭合运输箱8,再将运输箱8放入运输通道5的入口51,此时运输箱8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沉,然后通过给气囊9通气,可以借助气体发生装置10或是打气筒。此时浮力将大于重力的时候,此时打开第一阀门6,运输箱8就从低处浮到高处。当运输箱8浮到高处的时候,触碰到接触开关13,指示灯14点亮。再将第一阀门6关闭,然后打开第二阀门7,运输箱8将通过第二阀门7到达出口52,然后将运输箱8搬出运输通道5。在此高度上用建筑构件3建设房屋单元4。

房屋建设步骤简单,并且采用了工厂化预制的建筑构件3,从而可以缩短大部分工期,直接从工厂中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上进行搭建组装,连接部位浇筑加固,并且由限位柱1进行限位,提高房屋稳定性,高效完成房屋的建设。另外对于建筑构件3的搬运是建设过程中影响工期的一大难题,在步骤3中,采用运输通道5的方式,大大提高建筑构件3搬运效率,借助水的浮力作用,为建筑构件3从地上往高处运输,完成高层楼房建设。当运输通道5内的水不够时,可以通过增压泵12进行水体补充。

一层建好后建第二层也是如此,如图7所示可以建设三层及以上。

在顶层施工完毕后,在最上层架设钢筋混凝土屋面梁,使屋面梁的钢筋与墙体、柱体、圈梁钢筋分别连接,在屋面梁上铺设屋面板,连接加固,找水平,施工防水层及其保护层,保护层为钢筋结构保护体。最后安装光伏板,光伏板提供电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