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内墙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8117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内墙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内墙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内墙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等建筑行业的建造速度、建筑造价、施工质量以及节能环保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建筑材料的质轻、高强、隔热、隔音、抗震、耐用、环保及施工效率等综合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建筑内墙墙体,如空心砖砌块、grc隔墙板等,隔音,保温效果较差,易产生裂缝,施工速度慢,造价高;又如申请号为“cn201410453836.7”、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内墙及与相邻楼板的连接结构”的中国专利,采用了工厂化预制生产的方式制造内墙板,并且连接结构简单、大大缩短建筑周期,且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处之间通过弹性嵌缝材料和防水隔声填充物进行防水隔声的处理,有效的杜绝了常见装配式建筑所存在的漏水或者隔音效果差的现象。但是这种墙板的结构过于复杂,即在工厂化预制生产时较为复杂,总的来说,墙体的造价还是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内墙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对不同位置的建筑内墙墙体进行针对性的构建,实实在在的降低建筑物内墙墙体的工程造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物内墙墙体,包括平行且间隔布置的装饰板,扣件横跨在间隔的装饰板上,所述的扣件上设有槽口指向向上的卡槽及槽口指向向下的收边槽,卡槽卡接装饰板的下板边,收边槽卡接装饰板的上板边,所述的装饰板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的扣件包括沿内墙墙体宽度方向布置的基板,基板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有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第二挡板,向下延伸有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三、第四挡板;

第一、第二挡板与基板围合成卡槽用于卡接装饰板的下板边,第三、第四挡板与基板围合成收边槽用于卡接装饰板的上板边。

优选的,第一挡板的高度大于第二挡板的高度,第三挡板的高度大于第四挡板的高度。

优选的,地面上设有卡件一用于卡接固定装饰板的最底边,屋顶面上设有卡件二用于卡接固定装饰板的最顶边,所述的卡件一、二分别由膨胀螺栓固定到地面或屋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卡件一包括与地面平行的基板一,基板一上设有两组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挡壁一、二,所述的挡壁一、二与基板一围合成卡槽一用于卡接装饰板的最底边;

所述的卡件二包括与屋顶面平行的基板二,基板二上设有两组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挡壁三、四,所述的挡壁三、四与基板二围合成卡槽二用于卡接装饰板的最顶边,所述的挡壁三、四上设有贯通的通孔供灌注保温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内墙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待构建内墙墙体处的地面及屋顶面进行找平处理,弹放基准线;

a2:沿基准线固定卡件一,依次插置装饰板,然后在装饰板的上板边上卡接扣件;

a3:待一层装饰板布置完成后,向装饰板之间灌注保温材料,待凝固硬化后,继续布置上一层装饰板和灌注保温材料;

a4:至屋顶面时,先固定卡件二,然后先将装饰板的上板边插置到卡件二的卡槽二中,向上推挤使得装饰板的下板边越过扣件上卡槽的第二挡板,然后放下装饰板使其固定,通过设置在挡壁三、四上的通孔向装饰板间灌注保温材料;

a5:对相邻装饰板的板缝进行防水密封处理,清理板面,进行验收。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1中,地面及屋顶面的表面平整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5cm。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5中,对相邻装饰板的板缝灌注防水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内墙墙体,由两装饰板及之间灌注的保温层形成,相比于逐渐兴起的工厂化定制、装配式墙体而言,这种模板搭建、芯层灌注的方式对于复杂位置处的墙体构建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发明提供的内墙墙体,对墙体厚度及高度的适应性好,可适当调节扣件的宽度来形成不同厚度的墙体;同时,墙体的高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内墙墙体,直接以装饰板构建出模板,然后灌注保温材料即可形成墙体结构,其施工工艺较为成熟,施工效率也较快,适用于不同规格墙体结构的构建,同时避免了现有的工厂化定制墙板容易出现的拼接缝,从而导致的漏风及保温效果不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内墙墙体的示意图;

图2为内墙墙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扣件的示意图;

图4为卡件一的示意图;

图5为卡件二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装饰板,2-保温层,3-地面,4-屋顶面,10-扣件,11-卡槽,12-收边槽,13-基板,131-第一挡板,132-第二挡板,133-第三挡板,134-第四挡板,20-卡件一,21-基板一,211-挡壁一,212-挡壁二,22-卡槽一,30-卡件二,31-基板二,311-挡壁三,312-挡壁四,313-通孔,32-卡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内墙墙体,包括平行且间隔布置的装饰板1,扣件10横跨在间隔的装饰板1上,所述的扣件10上设有槽口指向向上的卡槽11及槽口指向向下的收边槽12,卡槽11卡接装饰板1的下板边,收边槽12卡接装饰板1的上板边,所述的装饰板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

本发明通过向两平行且间隔布置的装饰板1之间灌注保温材料形成内墙墙体,在灌注完成并凝固硬化后即得到所述的内墙墙体,简单方便,如此,相比于现有的装配式墙板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内墙墙体更能适应不同的层高需求,通过调整扣件10的宽度即可调整内墙墙体的厚度。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灌注保温材料的过程中装饰板1的位置相对不变,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扣件10包括沿内墙墙体宽度方向布置的基板13,基板13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有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第二挡板131、132,向下延伸有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三、第四挡板133、134;

第一、第二挡板131、132与基板13围合成卡槽11用于卡接装饰板1的下板边,第三、第四挡板133、134与基板13围合成收边槽12用于卡接装饰板1的上板边。通过上下位置的扣件10的卡接配合实现装饰板1的位置的相对固定,在灌注保温材料后,装饰板1即被挤压并靠紧所述的第二挡板132、第四挡板134。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挡板131的高度大于第二挡板132的高度,第三挡板133的高度大于第四挡板134的高度。如此,位于内墙墙体外侧的凸出部分不会太过明显,使得整体墙面整洁美观。

进一步的,地面3上设有卡件一20用于卡接固定装饰板1的最底边,屋顶面4上设有卡件二30用于卡接固定装饰板1的最顶边,所述的卡件一、二20、30分别由膨胀螺栓固定到地面3或屋顶面4上。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卡件一20包括与地面3平行的基板一21,基板一21上设有两组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挡壁一、二211、212,所述的挡壁一、二211、212与基板一21围合成卡槽一22用于卡接装饰板1的最底边;

如图5所示,所述的卡件二30包括与屋顶面4平行的基板二31,基板二31上设有两组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挡壁三、四311、312,所述的挡壁三、四311、312与基板二31围合成卡槽二32用于卡接装饰板1的最顶边,所述的挡壁三、四311、312上设有贯通的通孔313供灌注保温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建筑物内墙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待构建内墙墙体处的地面3及屋顶面4进行找平处理,弹放基准线;

a2:沿基准线固定卡件一20,依次插置装饰板1,然后在装饰板1的上板边上卡接扣件10;

a3:待一层装饰板1布置完成后,向装饰板1之间灌注保温材料,待凝固硬化后,继续布置上一层装饰板1和灌注保温材料;

a4:至屋顶面4时,先固定卡件二30,然后先将装饰板1的上板边插置到卡件二30的卡槽二32中,向上推挤使得装饰板1的下板边越过扣件10上卡槽11的第二挡板132,然后放下装饰板1使其固定,通过设置在挡壁三、四311、312上的通孔313向装饰板1间灌注保温材料;

a5:对相邻装饰板1的板缝进行防水密封处理,清理板面,进行验收。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a1中,地面3及屋顶面4的表面平整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a5中,在完成装配后,对相邻装饰板1的板缝灌注防水密封胶。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内墙墙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速,适应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