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9875发布日期:2018-06-30 09:5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



背景技术:

建筑构造砖的房屋的原材料,制作房屋时,将建筑构造砖放入熔炉中融化,然后注入至模具中,制作出需要的形状。然而,就是因为建筑构造砖只是一种原材料,所以目前市场上的建筑构造砖基本均为一个梯形台的块状建筑构造砖,研发人员也忽略其建筑构造砖的其他构造和结构,因此通常带来了几个问题,例如建筑构造砖的存放,目前的建筑构造砖存放主要是堆成一堆,以目前的建筑构造砖的结构,极其容易被积水然后造成腐蚀,使得建筑构造砖的品质受到影响;而且堆放牢固性也许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利于存放的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包括呈长方体的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的底面设有两个圆柱形的支脚;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的顶面设有两个圆柱形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之间设有设有一长方形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区域设有一贯通压铸建筑构造砖的第一排水管道;还包括有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二排水管道一端与凹槽的底部连通,一端与第一排水管道连通。

其中,两个支脚与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一体成型。

其中,两个支脚底面均为粗糙面。

其中,所述支脚的外径小于凹槽的内径。

其中,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的四个侧门均涂设有纳米防腐涂料层;

其中,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的顶面设有多个撞点凹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特殊的结构构造,使得建筑构造砖的存放更加简便和有效,而且堆放密度也增加了,而且排水效果好,使得建筑构造砖不易被腐蚀;又增加了堆放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堆放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2-支脚;3-凹槽;4-排水槽;5-第一排水管道;6-第二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包括呈长方体的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1;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的底面设有两个圆柱形的支脚2;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1的顶面设有两个圆柱形的凹槽3;所述两个凹槽3之间设有设有一长方形的排水槽4;所述排水槽的区域设有一贯通压铸建筑构造砖的第一排水管道5;还包括有第二排水管道6,所述第二排水管道6一端与凹槽4的底部连通,一端与第一排水管道5连通。通过特殊的结构构造,使得建筑构造砖的存放更加简便和有效,而且堆放密度也增加了,而且排水效果好,使得建筑构造砖不易被腐蚀;又增加了堆放的牢固性。具体的,当堆放时,支脚置入到下面的建筑构造砖的凹槽内,增加了上下两个建筑构造砖的稳固性。排水槽内的水会从第一排水管道流出,第二排水管道将凹槽内的水也排至第一排水管道,达到排水的目的。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两个支脚与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一体成型;增加建筑构造砖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两个支脚底面均为粗糙面,防止打滑。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所述支脚的外径小于凹槽的内径。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的四个侧门均涂设有纳米防腐涂料层;纳米防腐涂料层可以有效防止铝合金体经常暴露于空气的面被腐蚀,影响建筑构造砖的品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着色性好防潮压铸建筑构造砖,所述压铸建筑构造砖本体的顶面设有多个撞点凹坑;其用于增强附着的一些涂料或者喷漆的附着力。该撞点类似导光板上的撞点,由撞针不均匀的撞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