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9867发布日期:2018-06-30 09:5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近现代结构中被世界性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大多数建筑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因为材料的限制,这种结构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点。例如:自重太大就是其主要缺点之一,对高层、大跨度等许多的结构形式不利,也不利于运输和吊装;再者存在裂缝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主要缺点,因其材料的限制使混凝土材料都在带裂缝工作,一旦裂缝开展就会对结构本身造成影响,存在裂缝对许多建筑物的美观上也有很大影响,人们会浪费许多时间、金钱去弥补裂缝;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方式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存在着污染环境的问题。诚然,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着许多优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不同工程建设的需要,其缺点已经可以因多种结构形式的出现而被替代,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结构就是一种新型结构方式,可以避免很多普通钢混结构的缺点,现在在一些国家,一些工程中已经开始应用,在我国,近几十年组合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楼板及其施工方法的设计发明,采用冷弯薄壁型钢骨架、泡沫混凝土和纤维水泥压力板的组合构成一种既轻便又能保温隔热的新型楼板,以期实现方便运输、吊装、施工以及节约资源的效果,在更加绿色环保的基础上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运输和安装的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在保证楼板强度一定的前提下,更加便于运输、吊装和施工连接,同时还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楼板框架和面板,所述楼板框架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之间沿纵向并排设置有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所述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端部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端部,所述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两侧的翼缘上沿横向设置有多个横向拉条,所述横向拉条上铺设有面板,所述面板包括设置于楼板框架两侧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所述楼板框架形成的空腔中填充有泡沫混凝土。

所述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四槽钢。

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结构相同,均为冷弯薄壁型槽钢,且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翼缘和腹板的厚度相同,均为0.8mm~1.2mm。

所述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结构相同,均为冷弯薄壁型内卷边槽钢,所述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和腹板的厚度相同,均为0.8mm~1.2mm。

所述横向拉条的端部搭接于所述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上,其中部搭接于所述第四槽钢上,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腹板朝向空腔外部的端面平齐,且所述横向拉条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翼缘的厚度相同。

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四个端部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上,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上留有一定预留空间,安装连接件以连接相邻的楼板。

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为纤维水泥压力板,且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厚度均为8mm~12mm。

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第四槽钢、第五槽钢和横向拉条之间均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且两个相邻所述自攻螺钉之间的间距为100mm~150mm。

所述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的腹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腹板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端部嵌装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内。

上述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楼板框架

所述楼板框架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之间沿纵向并排设置有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所述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端部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端部,所述第三槽钢、第四槽钢和第五槽钢两侧的翼缘上沿横向设置有多个横向拉条,在所述楼板框架一侧的横向拉条上铺设第一面板,其另一个侧为开口端;

步骤二:将楼板框架运输、吊装至施工现场

将在工厂预制好的所述楼板框架和待安装的第二面板运输、吊装至施工现场;

步骤三:固定楼板框架

用连接件将所述楼板框架与墙体进行连接,并用自攻螺钉进行固定;

步骤四:浇筑泡沫混凝土

通过所述楼板框架的开口端向所述楼板框架和第一面板之间的空腔中浇筑泡沫混凝土;

步骤五:安装第二面板

待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固结后,在所述楼板框架的开口端的横向拉条上铺设第二面板,完成整个楼板的施工。

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四个端部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上,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和第五槽钢的翼缘上预留一定空间,在对多个所述楼板进行组合安装时,在两个相邻楼板上预留的空间上安装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将相邻楼板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整个楼板框架上沿横向或者纵向设置的槽钢、横向拉条及面板都是在工厂预制加工好的,规格统一、生产正规且质量高,能批量进行快速生产,利于节省工期,自重轻,便于运输、吊装,且不易产生损坏;本发明的楼板框架中槽钢是具体采用冷弯薄壁型槽钢和内卷边槽钢,面板则采用纤维水泥压力板,向楼板框架和面板之间的空腔中浇注泡沫混凝土,使整体楼板自重轻,强度大,隔音、保温效果好,防水防潮性能好;在楼板框架上还设置了横向拉条,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刚度;使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施工方便快捷;达到了节约资源,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楼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板框架,2-第一槽钢,3-第二槽钢,4-第三槽钢,5-第四槽钢,6-第五槽钢,7-横向拉条,8-第一面板,9-第二面板,10-自攻螺钉,11-预留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楼板框架1和面板,所述楼板框架1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的结构相同,均为冷弯薄壁型槽钢,且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的翼缘和腹板的厚度相同,均为0.8mm~1.2mm,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之间沿纵向并排设置有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的结构相同,均为冷弯薄壁型内卷边槽钢,所述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的翼缘和腹板的厚度相同,均为0.8mm~1.2mm,所述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之间设置多个第四槽钢5,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是设置有三个第四槽钢5,所述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的端部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的端部,所述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两侧的翼缘上沿横向设置有多个横向拉条7,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所述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两侧的翼缘上分别设置三个横向拉条7,所述横向拉条7上铺设有面板,所述面板包括设置于楼板框架1两侧的第一面板8和第二面板9,在所述第一面板8、第二面板9和所述楼板框架1形成的空腔中填充有泡沫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拉条7的端部搭接于所述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的翼缘上,其中部搭接于所述第四槽钢5上,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三槽钢5和第五槽钢6的腹板朝向空腔外部的端面平齐,使得楼板框架1纵向的两个端面平整,且所述横向拉条7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的翼缘的厚度相同,使得楼板框架1上安装面板的两个面端面平整,易于进行面板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8和第二面板9的四个端部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槽钢2、第二槽钢3、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的翼缘上,第一面板8和第二面板9的中部搭接于所述第四槽钢5的翼缘上,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槽钢2、第二槽钢3、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的翼缘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槽钢2、第二槽钢3、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的翼缘上留有一定预留空间11,安装连接件以连接相邻的楼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8和第二面板9为纤维水泥压力板,且所述第一面板8和第二面板9的厚度均为8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8和第二面板9与所述第一槽钢2、第二槽钢3、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第五槽钢6和横向拉条7之间均通过自攻螺钉10固定连接,且两个相邻所述自攻螺钉10之间的间距为100mm~15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的腹板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的腹板的宽度,即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的腹板的宽度尺寸较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的腹板的宽度尺寸小1~3mm,以使所述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的端部嵌装于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内。

上述一种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楼板框架

所述楼板框架1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之间沿纵向并排设置有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所述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的端部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槽钢2和第二槽钢3的端部,并用自攻螺钉10进行固定,所述第三槽钢4、第四槽钢5和第五槽钢6两侧的翼缘上沿横向设置有多个横向拉条7,并用自攻螺钉10进行固定,在所述楼板框架1一侧的横向拉条7上铺设第一面板8,并用自攻螺钉10进行固定,其另一个侧为开口端;

步骤二:将楼板框架运输、吊装至施工现场

将在工厂预制好的所述楼板框架1和待安装的第二面板9运输、吊装至施工现场;

步骤三:固定楼板框架

用连接件将所述楼板框架1与墙体进行连接,并用自攻螺钉10进行固定;

步骤四:浇筑泡沫混凝土

通过所述楼板框架1的开口端向所述楼板框架1和第一面板8之间的空腔中浇筑泡沫混凝土;

步骤五:安装第二面板

待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固结后,在所述楼板框架1的开口端的横向拉条7上铺设第二面板9,完成整个楼板的施工。

在对多个所述楼板进行组合安装时,是将多个楼板沿纵向或者横向并排放置,分别进行施工,然后在两个相邻楼板上所述第一槽钢2、第二槽钢3、第三槽钢4和第五槽钢6的翼缘上的预留空间11安装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将相邻楼板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个楼板结构。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