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监测砌块加固预制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991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可监测砌块加固预制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监测砌块加固预制墙体,属于固定建筑物的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住宅建设采用现场施工和现场浇注混凝土的方法,完全的现场施工有以下缺陷:

1)现场施工程序及管理复杂,建设成本较大;建筑垃圾较多,建筑场地不易清洁;

2)现场施工的噪声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3)由于受建筑材料、气候条件、现场管理、工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现场施工质量也不容易得到保证。

因此,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但是,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的预制墙体,在特定的区域,可能渗漏雨水后散发难,影响保温效果及使用寿命,甚至使墙体霉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在肉眼观测到这些情况前,提前得知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来进行挽回的墙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可预先测量得知墙体内部温度和湿度等状态以方便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的墙体。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监测砌块加固预制墙体,该片墙体是在砌墙现场施工前预先在工厂里由砌块逐层垒砌而成,所述砌块制有沿其高度方向贯通砌块本体的空腔,所述砌块侧面上沿高度方向制有竖直的半凹道,每层砌块与该层相邻的砌块之间的半凹道对合并形成有一完整的小柱孔,每层砌块中的空腔和小柱孔分别与上下垒砌的相邻层砌块中的空腔和小柱孔相贯通,相贯通的部分空腔内按设有立柱钢管并注填有混凝土以形成芯柱,逐层垒砌的多层砌块通过在相贯通的全部小柱孔内浇注高强混凝土而彼此固定成一体,该片墙体内设有至少一条按插并被高强混凝土固定在小柱孔内的起吊钢筋,该片墙体内设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pvc管,所述pvc管设于部分空腔或小柱孔内,所述pvc管内设有传感器组且在其管壁上制有通孔。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是:通过墙体内设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pvc管,pvc管设于部分空腔或小柱孔内,pvc管内设有传感器组且在其管壁上制有通孔,这样,可预先测量得知墙体内部温度和湿度等状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建筑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传感器组是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组成。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是:通过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这样,可预先测量得知墙体内部温度和湿度等状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建筑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监测砌块加固预制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砌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砌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可监测砌块加固预制墙体,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片墙体是在砌墙现场施工前预先在工厂里由砌块1逐层垒砌而成。

砌块1制有沿其高度方向贯通砌块本体的空腔2,砌块1侧面上沿高度方向制有竖直的半凹道6。

每层砌块1与该层相邻的砌块之间的半凹道6对合并形成有一完整的小柱孔3,每层砌块中的空腔2和小柱孔3分别与上下垒砌的相邻层砌块中的空腔和小柱孔相贯通。

相贯通的部分空腔2内按设有立柱钢管并注填有混凝土以形成芯柱,逐层垒砌的多层砌块1通过在相贯通的全部小柱孔3内浇注高强混凝土而彼此固定成一体,该片墙体内设有至少一条按插并被高强混凝土固定在小柱孔3内的起吊钢筋4。

该片墙体内设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pvc管5,pvc管5设于部分空腔2或小柱孔3内,pvc管5内设有传感器组且在其管壁上制有通孔。传感器组是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组成。不同墙体内的pvc管5可以相互连通。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监测砌块加固预制墙体,属于固定建筑物的墙技术领域。该片墙体是在砌墙现场施工前预先在工厂里由砌块逐层垒砌而成,砌块制有空腔,砌块侧面上制有半凹道,每层砌块与该层相邻的砌块之间的半凹道对合并形成有一完整的小柱孔,每层砌块中的空腔和小柱孔分别与上下垒砌的相邻层砌块中的空腔和小柱孔相贯通,该片墙体内设有至少一条按插并被高强混凝土固定在小柱孔内的起吊钢筋,该片墙体内设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PVC管,PVC管设于部分空腔或小柱孔内,PVC管内设有传感器组且在其管壁上制有通孔。该片墙体可预先测量得知墙体内部温度和湿度等状态以方便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建筑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史世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世好建材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0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