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清水混凝土墙体钢模板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7738发布日期:2018-06-15 23:4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清水混凝土墙体钢模板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清水混凝土墙体钢模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建筑工程中,大型清水混凝土结构大多数采用钢模板支模,一般在混凝土墙体两边的钢模板外侧架设多个钢管或型钢和多个扣件进行背楞。两边备楞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土方开挖之后垫层施工;基础放线;绑扎基础钢筋和定位钢筋;支混凝土墙体一侧钢模板并调整平整度和垂直度,同时使用钢管备楞;按照同样的方法支混凝土墙体另一侧钢模板,也要同时使用钢管、型钢备楞。

但是上述方法操作复杂,主楞、次楞现场安装精度差,施工速度慢,而且由于钢模板尺寸有限,导致模板拼缝过多,拼缝处容易漏浆,对拉螺栓孔封堵观感质量差、垂直度调整精度差等缺点,整体清水混凝土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清水混凝土墙体钢模板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精度差、工期长的问题。通过此施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模板安装周期,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垂直度和外观质量。

本发明主要应用在清水混凝土墙体结构或类似墙体的结构中,基于钢模板施工体系,通过将钢模板面板1、分格条2、主楞3、次楞4、连接板5焊接成整体,省去了现场加固主次楞的环节,加快了模板安装速度;通过设置钢模板子口6、钢模板母口7,使模板拼接更加严密不漏浆;对拉螺栓8贯穿钢模板面板1、分格条2、主楞3、次楞4,将其全部连接在一起,并将墙体两侧模板进行固定、加固。通过设置分格条2,将对拉螺栓孔全部设置在分格条2上,模板拆除后,混凝土9表面有预留内嵌的分隔条2形状的凹槽,方便后期封堵处理,保证清水墙效果;通过在模板两侧设置钢丝绳13、手拉葫芦14,可方便、快捷、准确的调整模板整体垂直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一种超高清水混凝土墙体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墙体基础顶面找平。所谓墙体基础顶面找平是指在已经完成的墙体基础上视基础顶面的平整情况进行找平,在施工时严格控制找平层在一个标高上,这样有利于支模。

2、绑扎墙体钢筋,在绑扎完的墙体钢筋底部上焊接定位钢筋。

3、安装墙体两侧水平配模,支设钢模板1,根据墙体高度,钢模板1需通高设置成一个整体,钢模板1宽度根据墙体具体长度配模。钢模板1竖向之间的连接采用子母口方式,分别设置钢模板子口6和钢模板母口7,并在子母口连接处的背面设置连接板5。钢模板1定位和水平标高调整完毕,并临时加固。

所述钢模板1大小和对拉螺栓8直径、间距需经过设计核算。

4、安装钢模板1之前,首先需在钢模板1内侧直接焊接固定分格条2,分格条2采用钢板制作成等腰梯形形状,将长边与钢模板1进行焊接固定,在分格条2上根据对拉螺栓8的间距制作预留孔,以便对拉螺栓8穿入;在钢模板1背面焊接固定次楞4;最后在次楞4上焊接固定主楞3。

次楞4采用单根槽钢设置,槽钢的翼缘上预留对拉螺栓孔。主楞3采用两根槽钢背靠背设置,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以便对拉螺栓8穿入;次楞4、主楞3以及分格条2上面预留的对拉螺栓孔必须一一对应。

所述主楞3和次楞4需经过设计核算。

5、在墙体两侧钢模板1之间安装对拉螺栓8,将对拉螺栓8贯穿钢模板1、分格条2、主楞3以及次楞4,将其全部连接在一起,加强钢模板1的刚度和稳固性。

所述对拉螺栓8采用全丝螺杆。

6、施工时先施工一侧的钢模板1,按顺序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放入,放置过程中检查钢模板1是否偏离基准线和定位筋,需要钢模板1进行竖向拼接时,按照顺序依次安装,钢模板子口6和钢模板母口7需一一对应,钢模板1拼接完成后,将钢模板子口6和钢模板母口7上分别设置的连接板5上的预留孔是否对准连接,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7、因钢模板1高度较高,所以放置完一侧钢模板后,开始安装对拉螺栓8和对拉螺栓套管11,安装顺序依次从钢模板1底部向上安装,以便操作,最后调整水平位置。

8、安放另一侧钢模板1,待对拉螺栓8和对拉螺栓套管11调整就位后开始安放另一层钢模板1,安放顺序从中间依次向两侧,安放时注意对拉螺栓8需精准的穿入另一层钢模板分格条2中的预留孔,并通过紧固螺母10进行临时加固。检查模板的位置、拼缝、连接板5是否已连接牢固,确认后对模板进行二次加固。

9、钢模板二次加固后,将钢模板吊耳12、锚筋15,通过钢丝绳13和手拉葫芦14进行连接;通过铅锤吊坠检查钢模板的垂直度,如发现偏差,通过手拉葫芦14张拉一侧钢丝绳13,放松另一侧的手拉葫芦14和钢丝绳13,可反复调整,保证整体钢模板的垂直度;调整完成后进行最终加固。

步骤4中在对拉螺栓8处设置横向通长的钢制分格条2,钢制分格条2同钢模板1焊接牢固,所有对拉螺栓孔隐藏在内嵌的分格条2中,以保证清水混凝土墙体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此施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模板安装周期,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垂直度和外观质量,从而显著节约工期,节省租赁费和人工费,具有较为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板设计图主视图。其中,钢模板面板1、主楞3、次楞4、连接板5。

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其中,分格条2、连接板5。

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主楞3、次楞4。

图4为本发明子母口节点放大图。其中,连接板5、钢模板子口6、钢模板母口7。

图5为本发明分格条节点放大图。其中,钢模板面板1、分格条2、对拉螺栓8。

图6为本发明模板加固过程中侧视图。其中,主楞3、连接板5、对拉螺栓8、混凝土9、紧固螺母10、对拉螺栓套管11、钢模板吊耳12、钢丝绳13、手拉葫芦14、锚筋15。

图7为本发明模板加固过程中俯视图。其中,钢模板面板1、主楞3、对拉螺栓8、紧固螺母10、钢模板吊耳12、钢丝绳13、手拉葫芦14、锚筋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清水混凝土墙体钢模板施工方法,主要应用在清水混凝土墙体结构或类似墙体的结构中,基于钢模板施工体系,通过将钢模板面板1、分格条2、主楞3、次楞4、连接板5焊接成整体,省去了现场加固主次楞的环节,加快了模板安装速度;通过设置钢模板子口6、钢模板母口7是板缝拼缝更加严密不漏浆;对拉螺栓8贯穿钢模板面板1、分格条2、主楞3、次楞4,将其全部连接在一起,并将墙体两侧模板进行固定、加固。通过设置分格条2,对拉螺栓孔全部设置在分格条2上,模板拆除后,混凝土9表面有预留内嵌的分隔条2形状,方便后期封堵处理,保证清水墙效果;通过在模板两侧设置钢丝绳13、手拉葫芦14可方便、快捷、准确的调整模板整体垂直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一种超高清水混凝土墙体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1、墙体基础顶面找平。所谓墙体基础顶面找平是指在已经完成的墙体基础上视基础顶面的平整情况进行找平,在施工时严格控制找平层在一个标高上,这样有利于支模。

2、绑扎墙体钢筋,在绑扎完的墙体钢筋底部上焊接定位钢筋。

3、安装墙体两侧水平配模,支设钢模板1,根据墙体高度,钢模板1需通高设置成一个整体,钢模板1宽度根据墙体具体长度配模。钢模板1竖向之间的连接采用子母口方式,分别设置钢模板子口6和钢模板母口7,并在子母口连接处的背面设置连接板5。钢模板1定位和水平标高调整完毕,并临时加固。

所述钢模板1大小和对拉螺栓8直径、间距需经过设计核算。

4、安装钢模板1之前,首先需在钢模板1内侧直接焊接固定分格条2,分格条2采用钢板制作成等腰梯形形状,将长边与钢模板1进行焊接固定,在分格条2上根据对拉螺栓8的间距制作预留孔,以便对拉螺栓8穿入;在钢模板1背面焊接固定次楞4;最后在次楞4上焊接固定主楞3。

次楞4采用单根槽钢设置,槽钢的翼缘上预留对拉螺栓孔。主楞3采用两根槽钢背靠背设置,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以便对拉螺栓8穿入;次楞4、主楞3以及分格条2上面预留的对拉螺栓孔必须一一对应。

所述主楞3和次楞4需经过设计核算。

5、在墙体两侧钢模板1之间安装对拉螺栓8,将对拉螺栓8贯穿钢模板面板1、分格条2、主楞3以及次楞4,将其全部连接在一起,加强钢模板1的刚度和稳固性。

所述对拉螺栓8采用全丝螺杆。

6、施工时先施工一侧的钢模板1,按顺序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放入,放置过程中检查钢模板1是否偏离基准线和定位筋,需要钢模板1进行竖向拼接时,按照顺序依次安装,钢模板子口6和钢模板母口7需一一对应,钢模板1拼接完成后,将钢模板子口6和钢模板母口7上分别设置的连接板5上的预留孔是否对准连接,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7、因钢模板1高度较高,所以放置完一侧钢模板后,开始安装对拉螺栓8和对拉螺栓套管11,安装顺序依次从钢模板1底部向上安装,以便操作,最后调整水平位置。

8、安放另一侧钢模板1,待对拉螺栓8和对拉螺栓套管11调整就位后开始安放另一层钢模,1,安放顺序从中间依次向两侧,安放时注意对拉螺栓8需精准的穿入另一层钢模板分格条2中的预留孔,并通过紧固螺母10进行临时加固。检查模板的位置、拼缝、连接板5是否已连接牢固,确认后对模板进行二次加固。

9、钢模板二次加固后,将钢模板吊耳12、锚筋15,通过钢丝绳13和手拉葫芦14进行连接;通过铅锤吊坠检查钢模板的垂直度,如发现偏差,通过手拉葫芦14张拉一侧钢丝绳13,放松另一侧的手拉葫芦14和钢丝绳13,可反复调整,保证整体钢模板的垂直度;调整完成后进行最终加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