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自动开合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489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自动开合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砼楼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自动开合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楼梯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对于楼梯的生产传统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生产楼梯,传统方式不仅施工周期长、作业环境差、混凝土浇捣无法一次成型,而且易造成踏步高低不平,地面不平直,需要进行再修补处理,养护效果差。因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梯)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预制混凝土砼楼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加工质量好,标准统一。但现有的生产预制混凝土砼楼梯的模具或装置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自动开合组合模具,它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一次性成型、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自动开合组合模具,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从左向右依次循环设有若干楼梯下模和楼梯上模,楼梯下模和楼梯上模之间底部设有砼楼梯底板,最左端的楼梯下模合模、浇筑、卸模时固定在地面上,楼梯下模、砼楼梯底板和楼梯上模分别活动设置在导轨上,砼楼梯底板两端分别设有砼楼梯侧堵板,砼楼梯侧堵板设置在楼梯下模或楼梯上模上,所述楼梯下模和楼梯上模两侧分别设有开合机构和开合导向机构。

所述楼梯下模包括第一下模钢板和第二下模钢板,第一下模钢板和第二下模钢板两端和中间分别设有若干下模加强方管,第一下模钢板和第二下模钢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下模顶封板和下模底封板。

所述楼梯上模包括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两端分别设有上模侧封板,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上模加强方管,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模顶封板和上模底封板,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外端面上分别设有楼梯台阶。

所述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采用折弯方式成型或钢板焊接而成。

所述导轨上从左向右依次循环设有若干楼梯下模和楼梯上模,楼梯下模和楼梯上模底部分别设有楼梯下模底板和楼梯上模底板,最左端和最右端为楼梯下模。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油缸,最左端楼梯下模和最右端楼梯下模上分别设有油缸固定座,开合油缸通过端部连接销安装在油缸固定座上。

所述开合导向机构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导向机构和第二层导向机构,第一层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楼梯上模侧壁上的第一上模固定座和固定在楼梯下模侧壁上的第一下模固定座,最左端的楼梯下模上不设第一下模固定座,第一上模固定座和第一下模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一模具导向杆,第一模具导向杆右端固定在第一下模固定座上,从左向右活动穿过第一上模固定座末端设有法兰;第二层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楼梯下模侧壁上的第二下模固定座和固定在楼梯上模侧壁上的第二上模固定座,第二下模固定座和第二上模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二模具导向杆,最左端的第二模具导向杆一端固定在最左端的第二下模固定座上,另一端活动穿过最左端的第二上模固定座,其他第二模具导向杆右端固定在第二上模固定座,从右向左活动穿过第二下模固定座末端安装法兰。

所述开合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三层导向机构,所述第三层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楼梯下模侧壁上的第三下模固定座、固定在楼梯上模侧壁上的第三上模固定座和第三模具导向杆,第三模具导向杆一端固定在最左端的第三下模固定座,另一端活动穿过所有的第三上模固定座和第三下模固定座并向右外伸一定长度。

所述导轨最左端上设有左端楼梯下模固定座,左端楼梯下模固定座上安装有楼梯下模。

所述砼楼梯底板、楼梯上模底板和楼梯下模底板底部分别设有车轮支座,车轮支座上设有车轴,车轴上安装有车轮,车轮安装在导轨上。

所述楼梯上模和楼梯下模前后立端面上垂直设有砼楼梯侧堵板。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针对现有楼梯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自动开合组合模具,通过在楼梯上模左右两侧的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上都设置要预制的楼梯台阶表面,楼梯下模左右两侧的第一下模钢板和第二下模钢板都设置要预制的楼梯下表面(除最左端的楼梯下模和最右端楼梯下模是单面外),以图示为例,只需要4个楼梯上模、5个楼梯下模,可以生产8个钢筋砼楼梯,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生产效率高;而传统的立模生产设备通常楼梯上模上只有单侧楼梯台阶表面,需要楼梯上模和楼梯下模交替排列,生产8个钢筋砼楼梯需要8个楼梯上模,8个楼梯下模,所以现有模具占用空间大,设备成本高,安装调试困难。通过将第一上模钢板和第二上模钢板采用模具折弯成形,与钢板焊接成形相比,制造容易,尺寸位置准确,省工省料,成本低。通过设计第一模具导向杆和第二模具导向杆既起到对相邻的楼梯上模和楼梯下模的导向作用,又起到卸模时,楼梯下模、楼梯上模、钢筋砼楼梯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并带动下一个楼梯上模或楼梯下模向前移动,便于起吊钢筋砼楼板;通过设计最左端的第二模具导向杆起到对最左端楼梯上模的导向作用,设计第三模具导向杆起到对所有的楼梯下模和楼梯上模的导向作用。便于所有楼梯下模和楼梯上模沿导轨方向移动。通过将砼楼梯侧堵板固定在某一个楼梯下模或楼梯上模上,以向右移动时,不损坏钢筋砼楼板表面为原则,即前面的侧堵板左侧固定在楼梯下模或楼梯上模上,后面的侧堵板右侧固定在楼梯下模或楼梯上模上,既起到密封作用,又不破坏预制好的砼楼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楼梯下模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楼梯下模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楼梯上模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楼梯上模俯视图;

图中,1、导轨,2、楼梯下模,201、第一下模钢板,202、第二下模钢板,203、下模加强方管,204、下模顶封板,205、下模底封板,3、楼梯上模,301、第一上模钢板,302、第二上模钢板,303、上模加强方管,304、上模侧封板,305、上模顶封板,306、上模底封板,307、楼梯台阶,4、砼楼梯底板,5、砼楼梯侧堵板,6、开合机构,601、开合油缸,602、油缸固定座,603、端部连接销,7、楼梯下模底板,8、楼梯上模底板,9、第一层导向机构,901、第一上模固定座,902、第一下模固定座,903、第一模具导向杆,10、第二层导向机构,1001、第二下模固定座,1002、第二上模固定座,1003、第二模具导向杆,11、第三层导向机构,1101、第三下模固定座,1102、第三上模固定座,1103、第三模具导向杆,12、法兰,13、左端楼梯下模固定座,14、车轮支座,15、车轴,16、车轮,17、楼梯浇筑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6所示,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自动开合组合模具,包括导轨1,导轨1上从左向右依次循环设有若干楼梯下模2和楼梯上模3,楼梯下模2和楼梯上模3之间底部设有砼楼梯底板4,最左端的楼梯下模2合模、浇筑、卸模时固定在地面上,楼梯下模2、砼楼梯底板4和楼梯上模3分别活动设置在导轨1上,砼楼梯底板4两端分别设有砼楼梯侧堵板5,砼楼梯侧堵板5设置在楼梯下模2或楼梯上模3上,楼梯下模2和楼梯上模3两侧分别设有开合机构6和开合导向机构。通过在楼梯上模3前后两侧的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上都设有要预制的楼梯台阶表面,楼梯下模2前后两侧的第一下模钢板201和第二下模钢板202都设置要预制的楼梯下表面(除最左端的楼梯下模2和最右端楼梯下模2是单面外),以图示为例,只需要4个楼梯上模3、5个楼梯下模2,可以生产8个钢筋砼楼梯,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生产效率高;而传统的生产设备通常楼梯上模3上只有单侧楼梯台阶表面,需要楼梯上模3和楼梯下模2交替排列,生产8个钢筋砼楼梯需要8个楼梯上模3和8个楼梯下模2,所以现有模具占用空间大,设备成本高,安装调试困难。通过将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采用特制模具的折弯成形,与钢板焊接成形相比,制造容易,尺寸位置准确,省工省料,成本低。通过设计第一模具导向杆903和第二模具导向杆1003既起到对相邻的楼梯上模3和楼梯下模2的导向作用,又起到卸模时,楼梯下模2、楼梯上模3、钢筋砼楼梯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并带动下一个楼梯上模3或楼梯下模2向前移动,便于起吊钢筋砼楼板;通过设计最左端第二模具导向杆1003起到对最左端楼梯上模3的导向作用,设计第三模具导向杆1103起到对所有的楼梯下模2和楼梯上模3的导向作用。通过将砼楼梯侧堵板5固定在前一个楼梯下模2或楼梯上模3上,以向右移动时,不损坏钢筋砼楼板表面为原则,即前面的砼楼梯侧堵板5左侧固定在楼梯下模2或楼梯上模3上,后面的砼楼梯侧堵板5右侧固定在楼梯下模2或楼梯上模3上,既起到密封作用,又不破坏预制好的砼楼梯。

楼梯下模2包括第一下模钢板201和第二下模钢板202,第一下模钢板201和第二下模钢板202的两端和中间分别设有若干下模加强方管203,第一下模钢板201和第二下模钢板20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下模顶封板204和下模底封板205、结构强度高、密封性好、精度高。

楼梯上模3包括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两端分别设有上模侧封板304,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上模加强方管303,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模顶封板305和上模底封板306,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外端面上分别设有楼梯台阶307,也可以钢板替代加强方管改善整体结构强度,有效节约空间,实现一模两用,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上模钢板301和第二上模钢板302采用折弯方式成型,与焊接方式相比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导轨1上从左向右依次循环设有若干楼梯下模2和楼梯上模3,楼梯下模2和楼梯上模3底部分别设有楼梯下模底板7和楼梯上模底板8,最左端和最右端为楼梯下模2。

开合机构6包括开合油缸601,最左端楼梯下模2和最右端楼梯下模3上分别设有油缸固定座602,开合油缸601通过端部连接销603安装在油缸固定座602上,采用油缸驱动方式实现模具的开合,驱动力足,性能可靠和耐用。

开合导向机构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导向机构9和第二层导向机构10,第一层导向机构9包括固定在楼梯上模3侧壁上的第一上模固定座901和固定在楼梯下模2侧壁上的第一下模固定座902,最左端的楼梯下模2上不设第一下模固定座902,第一上模固定座901和第一下模固定座902之间设有第一模具导向杆903,第一模具导向杆903右端固定在第一下模固定座902上,向左活动穿过第一上模固定座901末端设有法兰12;第二层导向机构10包括固定在楼梯下模2侧壁上的第二下模固定座1001和固定在楼梯上模3侧壁上的第二上模固定座1002,第二下模固定座1001和第二上模固定座1002之间设有第二模具导向杆1003,最左端的第二模具导向杆1003左端固定在最左端的第二下模固定座1001上,右端活动穿过最左端的第二上模固定座1002,其他第二模具导向杆1003右端固定在第二上模固定座1002上,向左活动穿过第二下模固定座1001末端安装法兰12,实现模具的开合导向作用。

开合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三层导向机构11,第三层导向机构11包括固定在楼梯下模2侧壁上的第三下模固定座1101、固定在楼梯上模3侧壁上的第三上模固定座1102和第三模具导向杆1103,第三模具导向杆1103左端固定在最左端的第三下模固定座1101,向右活动穿过所有的第三上模固定座1102和第三下模固定座1101,并向右伸出一定长度。

导轨1最左端上设有左端楼梯下模固定座13,左端楼梯下模固定座13上安装有楼梯下模2。

砼楼梯底板4、楼梯上模底板8和楼梯下模底板7底部分别设有车轮支座14,车轮支座14上设有车轴15,车轴15上安装有车轮16,车轮16安装在导轨1上,方便开模时横向移动展开和闭合。

楼梯上模3和楼梯下模2前后端面上垂直设有砼楼梯侧堵板5,有效避免开模时对预制的砼楼梯造成破坏。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本发明预制钢筋砼楼梯模具工作时,开合油缸601的活塞杆向左移动,将各个楼梯下模2、楼梯上模3、楼梯下模底板6、楼梯上模底板7、砼楼梯底板4及其下部的车轮16沿导轨向左移动,并在第一模具导向杆903、第二模具导向杆1003、第三模具导向杆1103的沿第一上模固定座901、第一下模固定座902、第二下模固定座1001、第二上模固定座1002、第三下模固定座1101和第三上模固定座1102导向下移动,直到楼梯下模底板7、楼梯上模底板8、砼楼梯底板4相互靠紧连在一起,多个楼梯上模3与多个楼梯下模2交替组成一个模具整体。然后将多个楼梯钢筋从上部向下放入楼梯上模3和楼梯下模2之间空隙中(楼梯浇筑空间17),从楼梯钢筋上部到入搅拌好的混凝土,待一定时间凝固后,抬起左端楼梯下模固定座13,将多个预制钢筋砼楼梯模具、带钢筋的混凝土整体拖入养护窑养护。经过一定时间养护后,从养护窑将楼梯模具、预制好的钢筋砼楼梯整体拉出到预定位置,放下左端楼梯下模固定座13,启动再次启动开合油缸601,油缸活塞缸伸出,首先推动右端第一个楼梯下模2向右移动,移动一定距离(第一上模固定座901左端面到第一模具导向杆903法兰右端面的距离)后,第一层右侧的第一模具导向杆903带动右侧第一个楼梯上模3向右移动,右侧第一个楼梯上模3移动相同距离后,带动右侧第二个楼梯下模2移动,接着是右侧第二个楼梯上模3移动,……,直到最左端的楼梯上模3移动相同距离,开合油缸601停止工作,这时楼梯下模2、钢筋砼楼梯、楼梯上模3分离开,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下一步再将钢筋砼楼板一个一个地吊起放到预定位置。本申请的预制钢筋砼楼梯模具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一次性成型、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