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606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中关于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有铰接、半刚接、刚接连接。铰接连接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只能传递较小的弯矩,主要用于传递梁端剪力,且这种节点形式用到了焊接,无法避免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规范选择、焊前准备和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焊接缺陷及焊后所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问题。半刚接连接不仅能传递剪力,还能传递部分弯矩。半刚接连接有两种形式,即外伸端板式连接和长螺栓式节点连接。外伸端板式连接节点易导致钢管柱壁的局部屈曲,且高强螺栓与柱壁的栓焊工艺要求高,连接性能不易保证。长螺栓式节点连接充分发挥了工厂焊接,工地栓接的施工方式,减少了施工上的不利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节点刚度较大,若加大连接件的刚度,施加足够大的预应力,可以达到刚接节点的要求。刚接连接既能传递剪力,又能传递全部弯矩。刚接连接也有两种形式,即内隔板节点连接和外隔板节点连接。内隔板节点连接只有当管柱边长较大时才能采用,因为当边长较小时不仅焊接困难,且将妨碍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外隔板节点连接虽施工简单,传力明确可靠,且不受钢管边长的限制,但需足够大的水平环板以保证节点的强度。此外,边角柱节点的水平环板不仅妨碍墙板的安装,且使得室内角部有凸角,影响视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上述关于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三种连接节点的优点,解决和避免了上述关于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三种连接节点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字钢梁的新型连接节点,该实用新型有效地避免了现场焊接连接件过程中由于焊接规范选择、焊前准备和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焊接缺陷及焊后所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问题,有利于现场的安装施工,提高连接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提高了节点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件、高强螺栓、长高强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长高强螺栓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所述钢梁的腹板用高强螺栓与连接件连接,其上、下翼缘通过连接件并用高强螺栓和长高强螺栓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有。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方形钢管。

所述的钢梁为工字钢梁。

所述连接件通过长高强螺栓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

所述钢梁的腹板用高强螺栓与连接件连接,其上、下翼缘通过连接件并用高强螺栓和长高强螺栓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如下:

(1)钢管混凝土柱就位固定;(2)用长高强螺栓连接钢管混凝土柱和连接件;(3)提升吊装系统吊装钢梁至连接件处使钢梁腹板伸入两个连接件中并用高强螺栓固定安装;(4)在钢梁上、下翼缘处用高强螺栓与连接件相连,而连接件通过长高强螺栓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使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5)浇筑钢管混凝土柱内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节点连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其中连接件有效地避免了现场焊接连接件过程中由于焊接规范选择、焊前准备和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焊接缺陷及焊后所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问题,有利于现场的安装施工,提高连接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梁翼缘因采用了高强螺栓而提高了节点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在以往节点形式的基础上加大了连接件的刚度,施加足够大的预应力,可以达到刚接节点的要求;长高强螺栓充分发挥了工厂焊接,工地栓接的施工方式,减少了施工上的不利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俯视图。

图2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立面图。

图3连接件详图。

1—钢管混凝土柱;2—钢梁;3,4—连接件;5—长高强螺栓;6—高强螺栓;51—长高强螺栓通孔;61—高强螺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钢梁2、连接件3和4、长高强螺栓5、高强螺栓6。从图1中可以看出,连接件3通过长高强螺栓5与钢管混凝土柱1相连,钢梁2的腹板伸入两个连接件3中并用两列高强螺栓6与连接件3连接,钢梁2上、下翼缘用两排高强螺栓6与连接件4相连,而连接件4又用长高强螺栓5与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从而使钢梁2与钢管混凝土柱1牢固连接。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方形钢管,如图1所示,钢管混凝土柱由钢管、预留长高强螺栓通孔51组成。

实施例2。

所述的钢梁为工字钢梁,如图2所示,钢梁2的腹板伸入两个连接件3中并用两列高强螺栓6与连接件3连接,钢梁2上、下翼缘用两排高强螺栓6与连接件4相连,而连接件4又用长高强螺栓5与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从而使钢梁2与钢管混凝土柱1牢固连接

所述连接件3如图3所示,其上预留长高强螺栓通孔51和高强螺栓通孔61,预留长高强螺栓通孔51是为了使连接件3与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预留高强螺栓通孔61是为了使钢梁2的腹板伸入两个连接件3中并用两列高强螺栓6与连接件3连接。

实施例3。

本专利中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如下:

(1)钢管混凝土柱1就位固定;(2)用长高强螺栓5连接钢管混凝土柱1和连接件3;(3)提升吊装系统吊装钢梁2至连接件3处使钢梁腹板伸入两个连接件3中并用高强螺栓固定安装;(4)在钢梁2上、下翼缘处用高强螺栓6与连接件4相连,而连接件4通过长高强螺栓5与钢管混凝土柱1相连,使钢梁2与钢管混凝土柱1牢固连接;(5)浇筑钢管混凝土柱1内混凝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