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38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顶台,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做屋面或平台等防水层施工时采用的是SBS沥青油防水卷材;由于平台下水坡度小,有存水现象,模块连接处缝隙大,在做防水时很难施工,下雨时墙面有雨水导致屋顶有渗漏现象;由于SBS沥青防水卷材太硬,在冬季时有开裂现象,在雨季是有渗漏现象;传统的防水顶台的防水性能较低,会存在渗水现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包括支撑架和顶台本体;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人”字型,固定在支撑梁的上部,支撑梁固定在承重墙、支柱和顶梁的上部;所述支撑梁共有八个,呈“人”字型排列;所述顶梁固定在顶台下部的最高处;所述支柱固定在顶梁下部的最低处;所述顶台本体固定在支撑梁的上部,顶台本体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构成;所述第二模块放置在顶梁的上部,第二模块的形状为“人”字型,第二模块的顶端设有圆角,第二模块的两端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在第二模块的两端;所述第一模块的上端连接在第二模块上,第一模块的上端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上端设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放置在第一连杆的上部,第一卡槽内放置有第二卡块;第一模块的下端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模块的下端;所述第三模块连接在第一模块的下端,第三模块的上端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上端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均由SBS自粘防水卷材、聚乙烯膜、第一结构板、保温岩棉和第二结构板构成;所述第二结构板放置在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板的上部设有保温岩棉,保温岩棉的上部设有第一结构板,第一结构板的上部设有聚乙烯膜,聚乙烯膜的上部设有SBS自粘防水卷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卡块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上设有第二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杆的截面厚度小于第二模块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卡块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上设有第一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的截面厚度小于第一模块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挡块放置在第一连杆的上部,第二卡槽内放置有第一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模块与第一模块的接触处和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接触处均铺设有SBS自粘防水卷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中支撑梁能稳定的将顶台本体稳定的支撑起来,增加了防水顶台的稳定性;防水顶台由多层结构物制作而成,稳定性好,提高了防水顶台的防水性能;顶台本体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组成,便于安装,降低了施工难度;各个模块之间的接缝处铺设有SBS自粘防水卷材,能防止接缝处渗水,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中顶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中第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中第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中第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柱,2-支撑梁,3-支撑架,4-顶梁,5-顶台本体,6-承重墙,7-SBS自粘防水卷材,8-聚乙烯膜,9-第一结构板,10-保温岩棉,11-第二结构板,12-第一卡块,13-连杆,14-第一模块,15-第一卡槽,16-第一挡块,17-第二卡块,18-第二连杆,19-第二模块,20-圆角,21-第三模块,22-第二卡槽,23-第二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模块化别墅防水顶台,包括支撑架3和顶台本体5;所述支撑架3的形状为“人”字型,固定在支撑梁2的上部,支撑梁2固定在承重墙6、支柱1和顶梁4的上部,用于支撑顶台本体5;所述支撑梁2共有八个,呈“人”字型排列,起主要支撑作用;所述顶梁4固定在顶台下部的最高处;所述支柱1固定在顶梁4下部的最低处;所述顶台本体5固定在支撑梁2的上部,顶台本体5由第一模块14、第二模块19和第三模块21构成;所述第二模块19放置在顶梁4的上部,第二模块19的形状为“人”字型,第二模块19的顶端设有圆角20,第二模块19的两端设有第二卡块17,第二卡块17通过第二连杆18连接在第二模块19的两端;所述第二卡块17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上设有第二连杆18;所述第二连杆18的截面厚度小于第二模块19的厚度;所述第一模块14的上端连接在第二模块19上,第一模块14的上端上设有第一卡槽15,第一卡槽15的上端设有第一挡块16,第一挡块16放置在第一连杆13的上部,第一卡槽15内放置有第二卡块17;第一模块14的下端设有第一卡块12,第一卡块12通过第一连杆13连接在第一模块14的下端;所述第一卡块1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上设有第一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3的截面厚度小于第一模块14的厚度;所述第三模块21连接在第一模块14的下端,第三模块21的上端设有第二卡槽22,第二卡槽22的上端设有第二挡块23,第二挡块23放置在第一连杆13的上部,第二卡槽22内放置有第一卡块12;所述第一模块14、第二模块19和第三模块21均由SBS自粘防水卷材7、聚乙烯膜8、第一结构板9、保温岩棉10和第二结构板11构成;所述第二结构板11放置在支撑架3上,第二支撑板的上部设有保温岩棉10,保温岩棉10的上部设有第一结构板9,第一结构板9的上部设有聚乙烯膜8,聚乙烯膜8的上部设有SBS自粘防水卷材7,用于防止顶台本体5漏水;所述二模块与第一模块14的接触处和第一模块14与第二模块19的接触处均铺设有SBS自粘防水卷材7,能防止接缝处漏水。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