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的铁马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493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楼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的铁马凳。



背景技术:

在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中,不可避免地要在已绑完钢筋的楼板上走动。特别是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施工时,由于作业人员的随意踩踏,造成楼板上层钢筋被踩弯,不仅增大楼板上层钢筋保护层,而且还造成上层板筋的有效高度降低、楼板承载能力下降。尤其是雨篷、阳台等悬挑板如果发生上层钢筋被严重踩踏、钢筋保护层过大的情况,可能会引起悬挑板倾覆。

为保证上层钢筋的有效高度不降低、钢筋保护层不增大,一般将楼板上层钢筋安放在垫块、塑料或钢筋马凳上,利用垫块或单方向马凳将楼板上层钢筋撑起。垫块、塑料马凳承载力较差,容易被踩碎或踩翻,实际效果不好;不能够有效的对钢筋之间的间距进行控制,同时支撑腿的高度不能够调节,不能有效的满足不同厚度楼板钢筋网片的支撑,常常因为马凳的高度影响楼板厚度;造成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主体工程验收,楼板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影响验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的铁马凳,能够在施工现场采用废弃钢筋进行制作,制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满足不同厚度楼板钢筋网片的支撑,能够有效的对钢筋之间的间距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的铁马凳,用于建筑楼板施工中钢筋网片的支撑,包括水平支撑构件和用于支撑水平支撑构件的支撑腿构件;所述水平支撑构件呈环状,所述水平支撑构件上设置有凹槽。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水平支撑构件包括两个支撑构件A和两个支撑构件B;所述支撑构件A和支撑构件B两两连接并形成矩形。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腿构件与所述支撑构件A和支撑构件B的连接点连接。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包括均匀分布在支撑构件A的凹槽A和均匀分布在支撑构件B上的凹槽B。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腿构件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上杆、设置有螺纹连接孔的连接部以及设置有外螺纹的下杆;所述上杆通过连接部与下杆连接。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构件A和支撑构件B分别与上杆远离水平支撑构件的一侧焊接。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杆远离水平支撑构件的一侧呈“八”字型。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腿构件远离水平支撑构件的一侧涂抹有防锈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水平支撑构件上设置有凹槽,能够有效的对钢筋间距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由于多次踩踏造成钢筋移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带螺纹孔的连接部,能够通过连接部有效的进行支撑高度的调节。

(3)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方便、快捷、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的铁马凳的示意图;

其中1-水平支撑构件,11-支撑构件A,12-支撑构件B,111-凹槽A,121-凹槽B,2-支撑腿构件,21-上杆,22-连接部,23-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的铁马凳,用于建筑楼板施工中钢筋网片的支撑,包括水平支撑构件1和用于支撑水平支撑构件1的支撑腿构件2;所述水平支撑构件1呈环状,所述水平支撑构件1上设置有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水平支撑构件1上设置有凹槽能够有效的对钢筋间距进行固定,避免钢筋移位,造成后期验收不合格,影响整体交付。水平支撑构件呈环状结构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支撑构件1包括两个支撑构件A11和两个支撑构件B12;所述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两两连接并形成矩形;所述支撑腿构件2与所述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的连接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两个支撑构件A11和两个支撑构件B12连接形成矩形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凹槽包括均匀分布在支撑构件A11的凹槽A111和均匀分布在支撑构件B12上的凹槽B12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凹槽按照建筑设计要求进行布置,能够保证在多种间距下钢筋固定的使用,涉及间距范围广,形式简单。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腿构件2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上杆21、设置有螺纹连接孔的连接部22以及设置有外螺纹的下杆23;所述上杆21通过连接部22与下杆2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上杆21与下杆23采用大小相同的构件制成,螺纹大小与连接部22的内螺纹孔相匹配,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马凳高度的原因使楼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通过连接部22与上杆21、下杆23的螺纹连接,可有效的调整高度,当马凳高度不够时,通过调节上杆21、下杆23在螺纹孔内的长度来改变马凳的整体高度;进一步的由于楼板的厚度存在差异,通过调整上杆21、下杆23在螺纹孔内的长度来改变马凳的整体高度,达到马凳符合不同厚度楼板的使用条件。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分别与上杆21焊接远离水平支撑构件1的一侧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连接方式、简单,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制作。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下杆23远离水平支撑构件1的一侧呈“八”字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下杆23远离水平支撑构件1的一侧呈“八”字型,楼板底部钢筋能够放在“八”字型的下口,使得马凳对于钢筋网片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腿构件2远离水平支撑构件1的一侧涂抹有防锈漆。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有效的避免在施工完后,由于马凳未除锈,影响楼板的观感质量,影响建筑物的交付使用。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由于钢筋网片有交叉,为保证钢筋网片均能放置在凹槽内可将支撑构件A11的凹槽和支撑构件B12的凹槽设置为深度不同的两种凹槽,有效的满足钢筋网片能够放置在凹槽内;

还可以采取将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不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的凹槽大小一致,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通过支撑腿构件2两两连接,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形成直角,也能有效的满足有效的满足钢筋网片能够放置在凹槽内;

优选的采用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不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这种方式,更能提高现场制作马凳的效率。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的铁马凳,用于建筑楼板施工中钢筋网片的支撑,包括水平支撑构件1和用于支撑水平支撑构件1的支撑腿构件2;所述水平支撑构件1呈环状,所述水平支撑构件1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水平支撑构件1包括两个支撑构件A11和两个支撑构件B12;所述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通过支撑腿构件2两两连接;所述凹槽均匀分布在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上;所述支撑腿构件2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上杆21、设置有螺纹连接孔的连接部22以及设置有外螺纹的下杆23;所述上杆21通过连接部22与下杆23连接;所述支撑构件A11和支撑构件B12分别与上杆21远离水平支撑构件1的一侧焊接;所述下杆23远离水平支撑构件1的一侧呈“八”字型;所述支撑腿构件2远离水平支撑构件1的一侧涂抹有防锈漆。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