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套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489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套筒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工程、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等需要钢筋套筒连接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套筒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为了满足工程的需要,整体性更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日益增多,钢筋的连接方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受力性能,钢筋的连接区与整体钢筋相比,应具有满足工程需要的相似的力学性能。应能够保持钢筋连接后的强度、刚度、延性、耐久性和抗疲劳等性能,而通过间接传力的钢筋连接,与整体钢筋相比都是一种削弱。按照钢筋的连接机理划分传统的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

绑扎连接是两根钢筋搭接一定长度,通过铁丝绑扎的连接方法将钢筋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其优点是不需要电源和设备,对工人的劳动技能要求低,施工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技术,质量容易保证,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连接方式,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的一种钢筋连接方式。但是其缺点也非常的明显,绑扎连接对接头部位限制多,需要有较长的搭接长度,浪费钢材,且《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2010)规定,直径大于25mm的受拉钢筋以及直径大于28mm的受压钢筋,一般不采用绑扎接头。所以在较粗的钢筋中一般不用绑扎连接的方式。

焊接连接是将钢筋接头处的金属熔融后直接传力的一种钢筋连接方法,钢筋焊接分为压焊和熔焊两种形式。压焊包括闪光对焊、电阻点焊和气压焊;熔焊包括电弧焊和电渣压力焊。钢筋焊接有很多优点,如:焊接强度、刚度、破坏性能等不存在缺陷,效率高、节省钢材等,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焊接方法。但也存在环境、电压、温度、操作水平和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会影响焊接的质量,特别是目前很多工程中采用的钢筋直径大,钢筋布置的密集,很难有足够的焊接空间,这时就不能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钢筋。

机械连接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被公认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钢筋连接方法,具有连接强度高、施工工期短、对工作环境要求少等优点。机械连接分为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其中套筒挤压连接接头强度高、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无明火作业。但要求钢筋是螺纹钢筋,需要挤压设备且成本较高;锥螺纹连接存在接头处钢筋强度达不到要求、连接处容易脱扣和断裂等缺陷,不适合用在钢筋笼等较粗钢筋的连接处;直螺纹连接是将需要连接的两端头加工外直螺纹,通过内置螺纹的套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直螺纹连接具有接头强度高、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和无明火等优点,特别是在钢筋直径较大,钢筋布置较密的接头和钢筋笼分段连接处优势明显,对分段钢筋笼,可将套筒用扳手或者管钳全部旋入钢筋接头的一端,待另一段钢筋笼吊装对齐后再反向旋转套筒,使钢筋接头部位位于套筒中间。但当工作空间不足,扳手或者管钳不能夹住套筒或者夹住套筒却不能旋转时,就需要一种新的施工装置来满足对套筒施加旋转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筋套筒连接器,可以达到对螺纹套筒施加强力旋转力的要求,所需施工空间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包括外置无螺纹套筒和动力齿轮,外置无螺纹套筒上套接有能够与动力齿轮相啮合的固定齿轮,动力齿轮通过传力杆连接动力装置;其中外置无螺纹套筒能够固定套接在直螺纹钢筋连接中的内螺纹套筒上。

进一步地,外置无螺纹套筒是由两个半圆管通过若干个卡扣连接成的圆形套筒,且每个半圆管上均设置有组成固定齿轮的半圆齿轮。

进一步地,卡扣均设置在距外置无螺纹套筒端部10mm的位置。

进一步地,外置无螺纹套筒的高度为7cm,厚度为5mm。

进一步地,动力齿轮与固定齿轮的轴线相互垂直,动力齿轮上同轴连接卡头,外置无螺纹套筒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卡接卡头的稳定槽。

进一步地,稳定槽的宽度为6mm,深度为2mm。

进一步地,外置无螺纹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橡胶垫层,且橡胶垫层与内螺纹套筒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动力装置为手持式的钻机。

与现有的钢筋套筒旋转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人力使用扳手或者管钳作为螺纹套筒连接钢筋的旋转工具,先将内螺纹套筒全部旋入钢筋接头的一端,待另一段钢筋笼吊装对齐后,将外置无螺纹套筒固定套在内螺纹套筒上,通过动力装置带动动力齿轮旋转,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固定齿轮,由于固定齿轮、外置无螺纹套筒和内螺纹套筒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关系,因此可以达到对内螺纹套筒施加强力旋转力的要求,内螺纹套筒也能够随之旋转,最终使钢筋接头部位位于内螺纹套筒中间,完成作业,有效的提高螺纹套筒连接效率,节省人力,缩短钢筋连接工艺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需要的工作空间小,能在钢筋布置密集区域特别是钢筋笼分段连接区段发挥功效,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半圆管通过若干个卡扣连接成的圆形套筒作为外置无螺纹套筒,安装方便,直接从侧边套在内螺纹套筒上,避免沿轴线套接时所需过大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稳定槽,提升动力齿轮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垫层,以增加外置无螺纹套筒与钢筋连接中内螺纹套筒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手持式的钻机作为动力装置,位置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筒整体构造图。

图2为外接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其中,1-稳定槽;2-固定齿轮;3-外置无螺纹套筒;4-动力齿轮;5-卡扣;6-卡头;7-传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置无螺纹套筒3和动力齿轮4,外置无螺纹套筒3的中部套接有能够与动力齿轮4相啮合的固定齿轮2,动力齿轮4用来驱动固定齿轮2;固定齿轮2与动力齿轮4尺寸完全相同;动力齿轮4通过传力杆7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手持式的钻机,位置灵活;其中外置无螺纹套筒3能够固定套接在直螺纹钢筋连接中的内螺纹套筒上。

外置无螺纹套筒3是由两个180°的半圆不锈钢管通过四个卡扣5连接成的圆形套筒。卡扣5用于将两个半圆管连接起来,卡扣5均设置在距外置无螺纹套筒3两头顶端部10mm的位置。每个半圆不锈钢管上焊接两个半圆齿轮,在卡扣5扣紧后,两个半圆齿轮连接形成固定齿轮2。

外置无螺纹套筒3的高度为7cm,厚度为5mm。外置无螺纹套筒3的直径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设定,如:钢筋直径为32mm,内螺纹套筒的外径为44mm,则本实用新型中外置无螺纹套筒3内径为46mm,外置无螺纹套筒3内壁粘贴厚度为2.5mm的橡胶垫层,使得橡胶垫层与内螺纹套筒之间为过盈配合,以增加外置无螺纹套筒3与钢筋连接中内螺纹套筒之间的摩擦力。

动力齿轮4与固定齿轮2的轴线相互垂直,动力齿轮4上连接卡头6,动力齿轮4、卡头6和传力杆7同轴设置;外置无螺纹套筒3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卡接卡头6的稳定槽1。稳定槽1的宽度为6mm,深度为2mm,其位置可以位于固定齿轮2和其任意一侧的卡扣5之间,且距离该侧卡扣5mm,用于提升外部的动力齿轮4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过程:

首先将内螺纹套筒全部旋入钢筋接头的一端,待另一段钢筋笼吊装对齐后,将外置无螺纹套筒3套在内螺纹套筒上,通过卡扣5卡紧,确保外置无螺纹套筒3固定套接在内螺纹套筒上且连接紧密,再通过钻机连接传力杆7,将动力齿轮4另一端的卡头6放在稳定槽1上,将大小相同的动力齿轮4和固定齿轮2交叉对齐,通过钻机施加动力,传力杆7带动动力齿轮4转动,通过齿轮间相互作用,固定齿轮2带动外置无螺纹套筒3旋转,由于橡胶垫层的存在,可有效增加外置无螺纹套筒3与内螺纹套筒之间的摩阻力,使得外置无螺纹套筒3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套筒反向旋转套接另一段钢筋,最终使钢筋接头部位位于内螺纹套筒中间,可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