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60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板脚手架体系。



背景技术:

脚手架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在部分工程中也将脚手架当成模板使用,此外其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而回到建筑领域中,目前建筑施工方法:传统的施工方式,是将脚手架升起后,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分二次施工,安全性差,施工成本高。所使用的脚手架主要是采用钢管、连接卡件及其他部件按照预定的规格进行搭设,无法在搭设的过程中在现有架体上临时增设所需的固定结构,并且对于架体的不同部位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钢管,造成脚手架材料种类较多,且架体结构复杂,在组装及拆卸的过程中均需耗费过多的人工,就单个施工人员而言劳动强度大;同时组装时架体不同部位连接结构的一致性低,进而在组装过程中由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易导致架体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基于前述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建筑脚手架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板脚手架体系,包括内墙模板、模块化脚手架和承重架,模块化脚手架由模块化钢模板、安全防护架、模块化封闭网和行走平台组成;模块化钢模板上焊有套管,并将安全防护架套在套管内,用双向螺栓锁好,铺好行走平台,最后将模块化封闭网镶在安全防护架内侧;

所述模块化钢模板与内墙模板相连接;

所述模块化脚手架坐落于承重架上,并通过螺栓与内墙相连。

所述模块化钢模板与内墙模板通过对拉螺栓相连接;螺栓间距 300mm。

所述内墙模板与安全钢丝和安全内拉杆相连接。

所述承重架个数为3-5个。

所述套管规格为50×70mm的方管。

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申请的模板脚手架体系是在当前国家倡导万众创新大环境下引进先进国家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模板脚手架体系。它的优势在于,保证安全,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按结构尺寸配模的整体全钢模板,脚手架焊接大钢模板上,坐落在外墙承重架上,内拉安全杆,外围全部用模块化钢板网封闭,安全可靠,美观实用,一次工艺完成两次施工。安装模板的同时,同时完成架体的安装,大幅度节约施工成本,且保证施工质量,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只需一次工艺,完成二次施工。安全、文明、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自接到建筑结构图纸后,根据结构尺寸,在工厂,模块化生产,尺寸准确,安装方便,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施工实践中,可达国家建筑规范的施工质量超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手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模块化钢模板1、安全防护架2、模块化封闭网3、行走平台4、承重架5、内墙模板6、安全钢丝7和安全内拉杆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施工剪力墙结构,模块化施工体系。

模板脚手架体系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现:

承重架5(含承重螺栓),经检测数据每个承重架可承重10吨,而设计的模块化模板脚手架体系,设计重量不超过3吨,满足施工要求。

模块化模板脚手架体系,是由内墙模板6、模块化钢模板1、安全防护架2、模块化封闭网3和组合式行走平台4、吊装环组合成一体,安全可靠。

所有内墙模板6都与相对应外墙模相连接,连接方式,用对拉螺栓式拉片相连接,间距300mm,内墙模板6与安全钢丝7和安全内拉杆8相连接。

模块化钢模板1上焊有套管,并将安全防护架2套在套管内,套管规格为50×70mm的方管,用双向螺栓锁好,铺好行走平台4,最后将模块化封闭网3镶在安全防护架2内侧;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形成一体。

安装操作:首先在下一层墙体上,预留承重架位置,尺寸准确± 2mm,用螺栓从内墙穿出与承重架5相连,然后两端锁紧,它是本系统的关键,每个承重架经检测可承重10吨/个,每块模板脚手架体系设置3-5个承重架,然后将模块化模板脚手架坐落于承重架5上,将承重,5安装好,然后同时锁好螺栓,拉好内安全拉杆,调整承重架,使模块化钢模板1垂直平整±2mm,即可安装内墙模板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