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陶艺领域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陶艺装置。
背景技术:
陶艺工艺在塑形的环节中,传统的方式利用旋转盘和手给泥土塑形,在旋转盘转动过程中不断加水,利用手将塑成所需要的形状,在这个工程中,泥水就会流到旋转盘外侧,目前一般在旋转盘外侧设有外盘,用于装置泥水,然后将泥水排除,但是这样会造成泥土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陶艺装置,使其可以对泥水分离,节约泥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陶艺装置,其包括塑形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连接弯管,所述塑形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和旋转装置外盘,所述旋转装置容纳在所述旋转装置外盘内,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电动机、外壳和外壳支架,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与所述旋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容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旋转装置通过支架容纳在所述旋转装置外盘内,所述旋转装置外盘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进水口,过滤装置,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的左上方,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的底部,所述塑形装置和泥水分离装置通过连接弯管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艺装置包括泥水分离装置,可以对泥水进行分离,回收泥土,回收的泥土可以重新使用,节约了原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艺装置,其包括塑形装置1,泥水分离装置2和连接弯管3,所述塑形装置1和所述泥水分离器2通过所述连接弯管3相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塑形装置1包括旋转装置11和旋转装置外盘12,所述旋转装置22容纳在所述旋转装置外盘12内,所述旋转装置11包括旋转盘11,电动机112、外壳113和外壳支架114,所述电动机112的转动轴与所述旋转盘111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113容置在所述外壳113内,所述外壳113底部设有支架114,所述旋转装置11通过支架114容纳在所述旋转装置外盘12内,所述旋转装置外盘12底部设有出水口121;
如图1所示,所述泥水分离器2包括泥水分离装置21和抽滤装置22,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包括装置外壳211,进水口212,过滤装置213,所述进水口212设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的左上方,所述过滤装置213设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的底部。具体地,所述过滤装置213包括滤纸2131,漏斗2132,抽滤瓶2133,所述滤纸2131覆在漏斗2132上,所述漏斗2132底部设有抽滤瓶2133,特别地,所述抽滤瓶2133与漏斗2132用橡胶套2134密闭连接。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的进水口212下方设有左右推结构214,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右侧设有右侧滑板215,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右侧设有泥土搁置板216,当泥水过滤后可以用推板将泥土推至隔泥板上;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的顶部设有上下推结构217,所述上下推结构包括推板2171和推杆2172,所述推板2171与推杆2172固定连接,所述推板2171设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21内顶部,所述推杆2172设于所述过泥水分离装置21外部,特别地,所述推杆2172设有卡条21721,可以用上下推结构将泥水进行挤压,达到充分过滤的目的,卡条可以固定上下推板机的位置,使上下推板机在不使用能悬于泥水分离装置的顶部。如图所示,所述泥水分离器2还包括抽滤机221,所述抽滤机221通过橡胶管222与抽滤2133瓶密闭连接,抽滤机能提供负压,将泥水和滤纸上泥水的水份快速充分抽出。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连接弯管3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1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进水口212。
具体地,当开始塑形工作时,泥水就会从进入旋转装置外盘12,旋转装然后从置外盘12底部的出水口121经过弯管3流入泥水分离器2,然后利用上下推板结构217对泥土进行挤压,然后打开抽滤机221,待抽滤瓶中没有水滴下时,打开右侧滑板215,利用左右推结构214将泥土推至泥土搁置板216,在泥土搁置板216的泥土可以重新在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艺装置包括泥水分离装置,可以对泥水进行分离,回收泥土,回收的泥土可以重新使用,节约了原材料,并且带有抽滤机和上下推机构,能充分将泥水分离。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