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铝制楼梯扶手衔接机构。
背景技术:
楼梯扶手不仅仅具有作为上下楼梯安全防护的功效,也是一种美化家居环境的装饰品,尤其是在高级场合,外形优美的楼梯更是能起到提高档次的作用,目前,金属制楼梯扶手以其简洁大方、结实耐用、安全可靠等多种特点,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所中。目前金属制楼梯扶手的安装方式是,先将层与层间护栏衔接的弯角部件预先制作出来的,在安装时直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形式将相邻护栏进行衔接。但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首先,弯角部件往往是固结一体的,两端的角度是固定,不能根据实际安装场所进行灵活调整;其次,弯角部件的占用空间比较大,不利于储存或运输;最后,采用焊接或螺栓与相邻栏杆进行连接,不仅操作复杂,也影响美观。申请号201520875973.X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铝合金楼梯扶手接头”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楼梯扶手接头是通过套环以及设置在套环两端的弯筒所组成,具有安装便利,能旋转成不同角度的有点,但此楼梯扶手的套环与弯筒之间缺乏相应的固定手段,两者容易相互脱离,具有安全隐患,安全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铝制楼梯扶手衔接机构,结构简单,通过连接筒和扶手弯头以可拆卸式的形式组合而成,不仅占用空间少,利于储存运输,也能根据实际场所灵活地调节角度进行安装,安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铝制楼梯扶手衔接机构,包括连接筒、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筒两端的扶手弯头,所述扶手弯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嵌接环,所述第一嵌接环与所述连接筒套接,所述连接筒的内壁设置有凸线,所述连接筒的底端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上设置有线槽,所述扶手弯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栏杆套接的第二嵌接环,所述第二嵌接环的下端呈平直状,其两侧和上端包围形成椭圆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呈圆筒状,所述第一嵌接环呈圆形状,所述第一嵌接环还设置有装配段,所述装配段的截面半径从外至内不断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弯头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圆滑过渡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弯头下表面的内、外侧均设置有过渡弧翼。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弧翼的前端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弯头的弯曲角度是90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线是三角形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以及扶手弯头均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加工便利:本楼梯扶手衔接机构是采用连接筒和扶手弯头以可拆卸式的形式组合而成,占用空间少,利于运输储存,并且分开零件加工,降低制造难度,有利于大规模推行普及;(2)灵活性高:连接筒两端的扶手弯头能灵活转动,可以根据所需连接的相邻栏杆的角度进行调节装配,降低现场施工难度,适应性以及兼容性较好;(3)安全可靠:首先,在连接筒的内壁设置有凸线,当扶手弯头套接到连接筒上时,凸线能将扶手弯头的第一嵌接环进行抵紧,使连接筒不容易松脱,达到紧密结合的目的;其次,还会通过在连接筒的线槽上打螺钉,螺钉贯穿线槽进入第一嵌接环,将连接筒与第一嵌接环进行相互锁死,不会发生脱离,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铝制楼梯扶手衔接机构的示意总图;
图2是所述扶手弯头上表面方向示意图;
图3是所述扶手弯头下表面方向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连接筒的AA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圆圈位置示意图。
图中:1-连接筒,11-凸线,12-平面,121-线槽,2-扶手弯头,21-第一嵌接环,211-装配段,22-第二嵌接环,3-弧面,4-过渡弧翼,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示一种新型铝制楼梯扶手衔接机构,包括连接筒1、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筒1两端的扶手弯头2,扶手弯头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嵌接环21,第一嵌接环21与连接筒1套接,连接筒1的内壁设置有凸线11,连接筒1呈圆筒状,第一嵌接环21呈圆形状,第一嵌接环21还设置有装配段211,装配段211其实就是第一嵌接环21的前端部分,装配段211是用来便于插入至连接筒1完成套接,装配段211的截面半径从外至内不断增大,使第一嵌接环21受到连接筒1的摩擦力逐步变大,令扶手弯头2与连接筒1相接得更加稳固,由于扶手弯头2与连接筒1是以圆形筒套接的形式进行组合,因此,连接筒1两端的扶手弯头2能灵活转动角度,便于实际场所的安装,而凸线11的作用则是加大连接筒1的内壁对第一嵌接环21的挤压了,使连接筒1与扶手弯头2之间不容易分离,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凸线11是三角形线,设计成三角形线,便于修正,抗压力更强;此外,在连接筒1的底端设置有平面12,平面12上设置有线槽121,当连接筒1与扶手弯头2配接好后,在线槽121上打入螺丝,螺丝穿过平面12并进入第一嵌接环21,即可将连接筒1与扶手弯头2之间进行相互锁死,加强稳固;在扶手弯头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圆滑过渡的弧面3,弧面3既具有美观、美感,也提高抚摸时的手感;扶手弯头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栏杆套接的第二嵌接环22,第二嵌接环22的下端呈平直状,其两侧和上端包围形成椭圆形状,在扶手弯头2下表面的内、外侧均设置有过渡弧翼4,过渡弧翼4的前端设置有挡板5,过渡弧翼4以及挡板5的设计本身就能增强扶手弯头2的结实性能,使抗压、耐用性增强,此外,还有利于与栏杆配套连接时的圆滑流线型过渡,具有美观性。
优选地,扶手弯头2的弯曲角度是90度。
优选地,连接筒1以及扶手弯头2均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