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28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



背景技术:

原墙体的混凝土浇注未能按要求两侧同时均衡进料,造成模具弯曲,整体移位的质量事故。同时因墙体钢筋高出模板上平面20-30cm,加之墙体的型腔狭窄,机械化泵车无法进入型腔内部,施工时造成大量混凝土掉入模板外侧,造成浪费和污染,控制两侧立墙同时进料限于人工控制,移位偏心时有发生,且速度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包括内模和与内模上平面宽度相等的三角屋顶型均衡行走车,所述内模的顶部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框式轨道,所述车架的外侧至管廊立墙混凝土型腔的外侧和型腔的内侧各安装一块混凝土防溅挡板,所述混凝土防溅挡板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框式轨道位置相对应的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车架底部的支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框式轨道上,且滚轮与所述框式轨道滚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顶部的三角屋顶型结构沿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顶部的三角屋顶型结的底部位于墙体的型腔内。

优选的,所述框式轨道固定设置在轨道支架上,轨道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内模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出口对准三角屋顶中心放料,混凝土通过防溅挡板进入位于墙体的型腔内,即可得到均衡浇注的效果。如有偏差,站值人员将混凝土输送管稍作手动偏心调整即可达到均衡的效果。当管廊立墙型腔注料完成时将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轻轻地向前推动即可不间断地连续浇注。本实用新型可大幅提高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面的剖视图。

图中:1-内模;2-混凝土防溅挡板;3-框式轨道;4-滚轮;5-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包括内模1和与内模1上平面宽度相等的三角屋顶型车架5,所述内模1的顶部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框式轨道3,所述车架5的外侧至管廊立墙混凝土型腔的外侧和型腔的内侧各安装一块混凝土防溅挡板2,所述混凝土防溅挡板2与车架5连接,所述车架5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框式轨道3位置相对应的滚轮4,所述滚轮4与所述车架5底部的支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滚轮4位于所述框式轨道3上,且滚轮4与所述框式轨道3滚动配合;所述车架5的顶部的三角屋顶型结构沿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车架5的顶部的三角屋顶型结构的底部位于墙体的型腔内;所述框式轨道3固定设置在轨道支架上,轨道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内模1的顶部。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使用时,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出口对准三角屋顶中心放料即可得到均衡浇注的效果。如有偏差,站值人员将混凝土输送管稍作手动偏心调整,混凝土通过防溅挡板进入位于墙体的型腔内,即可达到均衡的效果。当管廊立墙型腔注料完成时将混凝土浇注均衡行走车轻轻地向前推动即可不间断地连续浇注。本实用新型可大幅提高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