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可拆卸式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6201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建筑用可拆卸式墙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可拆卸式墙结构,属于建筑构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用可拆卸式墙结构相对于一次性的墙体,节约了建筑成本和资源。但是,现有技术的功能单一且具有以下缺陷:(1)板体采用可装配式结构时,相邻板体相互扣合需打胶;(2)两侧板体对接困难,效率低;(3)无法既满足可拆卸又满足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用可拆卸式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用可拆卸式墙结构,包括板体、U型连接件和角钢,板体通过U型连接件和角钢连接件与墙壁固定,U型连接件开口方向朝向板体,其中U型连接件上侧通过螺栓连接到板体顶部,U型连接件中部通过螺栓连接到墙壁上,U型连接件下侧插入到板体内;板体预设有与U型连接件配合的插槽;角钢连接件一侧紧贴板体,另一侧紧贴地面,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板体和地面;

板体之间接缝处为凸凹结构和弧形结构交错配合,接缝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凸凹结构,在上下两个凸凹结构之间又设置有一个呈余弦波形设置的弧形结构;

凸凹结构包括矩形凸块Ⅰ、矩形凸块Ⅱ、矩形凹槽Ⅰ和矩形凹槽Ⅱ,弧形结构包括弧形凸块Ⅰ、弧形凸块Ⅱ、弧形凹槽Ⅰ和弧形凹槽Ⅱ,左侧板体的矩形凹槽Ⅰ与右侧板体的矩形凸块Ⅰ相对应,左侧板体的弧形凹槽Ⅰ与右侧板体的弧形凸块Ⅰ相对应,左侧板体的弧形凸块Ⅱ与右侧板体的弧形凹槽Ⅱ相对应,左侧板体的矩形凸块Ⅱ与右侧板体的矩形凹槽Ⅱ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接件和角钢连接件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U型连接件和角钢连接件的长度与板体宽度一致,或者选择U型连接件和角钢连接件多组分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接件用于固定板体上部,角钢连接件用于固定板体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的U型连接件上侧与板体固定螺栓触及房顶,不用进行螺栓连接,仅通过插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接件位于板体底部,角钢连接件位于板体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仅有U型连接件,或者仅有角钢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相邻两个板体配合实现板体的扩展。

进一步地,所述接缝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添加封堵材料,封堵材料包括液体胶、固体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板体采用可装配式结构,通过相邻板体相互扣合实现防水效果,无需打胶;(2)当矩形凸块Ⅰ位于弧形凸块Ⅱ上时,只需要右侧板体向下滑动,即可简单实现两侧板体的对接,快速方便;(3)可以达到快速的装配到墙壁上,并且有可拆卸和反复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个板体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个板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2、插槽;3、U型连接件;4、角钢连接件;5、墙壁;6、矩形凸块Ⅰ;7、弧形凸块Ⅰ;8、弧形凹槽Ⅱ;9、矩形凹槽Ⅱ;10、矩形凹槽Ⅰ;11、弧形凹槽Ⅰ;12、弧形凸块Ⅱ;13、矩形凸块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式墙结构可以达到快速的装配到墙壁5上,并且有可拆卸和反复利用的效果。

如图1所示,板体1与墙壁5固定通过U型连接件3和角钢连接件4实现。U型连接件3用于固定板体1上部,角钢连接件4用于固定板体1下部。U型连接件3开口方向朝向板体1,其中U型连接件3上侧通过螺栓连接到板体1顶部,U型连接件3中部通过螺栓连接到墙壁5上,U型连接件3下侧插入到板体1内。板体1预设有与U型连接件3配合的插槽2。U型连接件3先固定在墙壁5,抬起板体1垂直地面推动到墙壁5处,固定上方U型连接件3,即可实现与墙壁5固定,单人操作即可完成。角钢连接件4一侧紧贴板体1,另一侧紧贴地面,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板体1和地面。U型连接件3和角钢连接件4的长度图中未画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选择与板体1宽度一致的也可以,选择多组分隔开设置的也可以。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施工要求,顶部的U型连接件3上侧与板体1固定螺栓如果因为触及房顶,可以不用进行螺栓连接,仅通过插槽2连接。U型连接件3也可以位于板体1底部,角钢连接件4也可以位于板体1顶部。板体1上可以仅有U型连接件3,也可以仅有角钢连接件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板体1采用可装配式结构,通过相邻板体1相互扣合实现防水效果,无需打胶。板体1之间接缝处为凸凹结构和弧形结构交错配合。

接缝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凸凹结构,在上下两个凸凹结构之间又设置有一个呈余弦波形设置的弧形结构。上部凸凹结构为:左侧板体1的矩形凹槽Ⅰ10与右侧板体1的矩形凸块Ⅰ6相对应,左侧板体1的弧形凹槽Ⅰ11与右侧板体1的弧形凸块Ⅰ7相对应,左侧板体1的弧形凸块Ⅱ12与右侧板体1的弧形凹槽Ⅱ8相对应,左侧板体1的矩形凸块Ⅱ13与右侧板体1的矩形凹槽Ⅱ9相对应。整个接缝形成一道弯折的缝隙,进一步加强防水性能。

由于上述描述中的左侧板体1和右侧板体1实际上只是本实用新型板体1的两端,如图3所示,其可以通过相邻两个板体1进行配合实现扩展。在左右装配时,由于有凸凹结构,因此只能在右侧板体1略高于左侧板体1时,尤其是当矩形凸块Ⅰ6位于弧形凸块Ⅱ12上时,只需要右侧板体1向下滑动,即可简单实现两侧板体1的对接,快速方便。

上述接缝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添加封堵材料,例如液体胶、固体胶等。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经常拆卸和装配的防水墙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