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吊顶的二级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571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吊顶的二级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集成吊顶,包括主龙骨、吊件、三角龙骨和吊顶模块等,三角龙骨通过吊件挂于主龙骨上,从而便可将吊顶模块卡接于三角龙骨上。现有技术中,由于三角龙骨的高度一致,因而吊顶模块之间通常平齐设置,导致产品外观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而如果要将集成吊顶做成斜顶式的高低顶结构,则需要对结构做出较大的改动,且安装不便,成本也相应升高。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更为合理,安装方便的高低顶集成吊顶的安装装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459037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低顶集成吊顶的安装装置,其技术方案记载了:包括主龙骨、高层三角龙骨、吊钩、高层模块和低层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板模块、低层三角龙骨和用于连接高层三角龙骨和低层三角龙骨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上部连接在高层三角龙骨上,所述低层三角龙骨卡接在连接装置的下部,所述低层模块卡接在低层三角龙骨上,所述斜板模块一端卡接在高层三角龙骨上,另一端卡接在低层三角龙骨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号挂件、二号挂件和用于连接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的丝杆,所述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均可调节的连接在丝杆上,所述一号挂件上开设有一号卡槽,所述一号挂件通过其一号卡槽挂于高层三角龙骨上,所述二号挂件上开设有二号卡槽,所述低层三角龙骨穿设过二号卡槽并挂于二号挂件上。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高度可调,结构新颖。然而还是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即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仅通过丝杆连接,其结构强度较低,丝杆在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的连接处以产生形变,导致低层模块向下降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吊顶的二级顶安装结构,增加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增加高层模块和低层模块之间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吊顶的二级顶安装结构,包括主龙骨、高层三角龙骨、吊钩、高层模块、低层模块、斜板模块、低层三角龙骨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一号挂件、二号挂件和丝杆,其特征是:所述一号挂件的相背两侧壁上均设有开口朝上的上连接勾,所述二号挂件的相背两侧壁上均设有开口朝下的下连接勾;还包括有拉杆,所述拉杆包括移动杆和移动套,所述移动杆和移动套螺纹配合并可相对移动,所述移动杆背向移动套的一端设有上拉勾,所述移动套背向移动杆的一端设有下拉勾,所述上拉钩连接于上连接勾,所述下拉勾连接于下连接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连接勾、下连接勾和拉杆的连接,有效的分担了丝杆对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之间的拉力,使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上的受力更为均匀,进而使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升,防止丝杆与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的连接处产生形变的情况;另一方面,移动杆和移动套在螺纹配合力的作用下可发生相对的移动,以配合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之间高度距离的调节,进而将一号挂件和二号挂件进行有效的拉紧,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勾的下方设有上加强直角三角板,所述上加强直角三角板的一直角边贴合于上连接勾的下表面,另一直角边连接于一号挂件上。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勾的上方设有下加强直角三角板,所述下加强直角三角板的一直角边贴合于下连接勾的上表面,另一直角边连接于二号挂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增加上连接勾和下连接勾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勾和下连接勾均设有多个,且沿一号挂件或是二号挂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使得二号挂件在丝杆和拉杆的连接下,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号挂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吊顶的二级顶安装结构中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集成吊顶的二级顶安装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集成吊顶的二级顶安装结构,包括主龙骨、高层三角龙骨3、吊钩2、高层模块、低层模块12、斜板模块11、低层三角龙骨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一号挂件1、二号挂件7和丝杆6;主龙骨通过吊装装置安装于天花板上,吊钩2连接于主龙骨上并可在主龙骨上滑动,高层三角龙骨3安装于吊钩2上,高层模块连接于高层三角龙骨3,低层三角龙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于吊钩2上,低层模块12连接于低层三角龙骨,斜板模块11连接于高层三角龙骨3和低层三角龙骨之间,以上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过多说明。所述一号挂件1的相背两侧壁上均设有开口朝上的上连接勾4,所述二号挂件7的相背两侧壁上均设有开口朝下的下连接勾8;还包括有拉杆5,所述拉杆5包括移动杆51和移动套52,所述移动杆51和移动套52螺纹配合并可相对移动,所述移动杆51背向移动套52的一端设有上拉勾,所述移动套52背向移动杆51的一端设有下拉勾,所述上拉钩勾持于上连接勾4,所述下拉勾勾持于下连接勾8。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勾4的下方设有上加强直角三角板9,所述上加强直角三角板9的一直角边焊接于上连接勾4的下表面,另一直角边焊接于一号挂件1上;所述下连接勾8的上方设有下加强直角三角板10,所述下加强直角三角板10的一直角边焊接于下连接勾8的上表面,另一直角边焊接于二号挂件7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勾4和下连接勾8均设有多个,且沿一号挂件1或是二号挂件7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