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58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



背景技术:

近几年“绿色、节能、环保”的城市建设理念逐步普及,建筑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全国部分地区建筑节能率已由原来的65%提高到现在的75%,促使新一代保温墙体材料快速成长和发展。但现有的保温砌块普遍存在自身收缩性大、含水率高、对温度、沉降变化敏感,使得砼保温砌块墙体的一些诸多缺陷逐步曝露出来:如墙体开裂、渗漏、墙皮脱落、节能不达标、墙体整体耐久性性能较差等,成为建筑工程中主要的质量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墙体质量问题,我们对建筑墙体从材料到施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保温砌块空腔体材料及其配方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保温砌块的空腔体通常是混凝土,它由骨料、胶凝材料、气体、水分等所组成的非均质材料胶结而成。保温砌块自身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变形,如“湿涨干缩”、“化学减缩”等,这种变形由于混凝土各种组分的不匀质导致体积变化的不均匀:胶凝材料收缩较大,骨料收缩很小,它们的热膨胀系数互不相同,干缩后的材料吸水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如此循环,体积变形不自由,产生约束应力,由此造成开裂损伤。

混凝土密度、导热系数、垒砌的墙体自重,三者呈正相关。普通混凝土及其保温砌块制品热阻小,满足不了建筑节能要求,并且影响抗震性能。在生产中如果使用的骨料级配不合理,会造成砌块外壁不密实、渗水,达不到抗渗要求,降低墙体耐久性。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实现保温砌块建筑节能标准并能满足砌块的其它各项指标要求,改善墙体抗开裂、抗渗水性能是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专利号为CN 204185992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合轻集料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包括空腔体和保温材料,空腔体为复合轻集料混凝土整体浇筑成型的空心直角六面体,空腔体的外壁为矩形框体,其两腰部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中肋,空腔内填充有轻质多孔保温材料的芯体。中肋为等腰三角形或顶角为圆角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与外壁连为一体。轻质多孔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或聚氨酯泡沫。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保温砌块容重高,整体强度低,易开裂,破损率大,抗渗性能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来解决如何能够实现保温砌块建筑节能标准并能够使保温砌块安装方便,增加墙体的牢固性,同时能满足砌块的其它各项指标要求,改善墙体抗开裂、抗渗水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包括平行设置有的两侧壁以及设置在两侧壁之间的一对肋,所述两肋之间设置有加强内壁,两侧壁、一对肋以及加强内壁组成双口型空腔壳体,双口型空腔壳体的空腔内填充保温芯,保温芯采用轻质保温材料聚苯块。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壳体为轻质混凝土材料制成的双口型空腔壳体。

更优地,所述侧壁的上侧面设置有凸部,下侧面设置有凹槽,使砌块垒砌时上下增加机械咬合力,形成卯榫效果,使墙体更能牢固稳定。

更优地,所述加强内壁的上侧面设置有凸部,下侧面设置有凹槽,使砌块垒砌时上下增加机械咬合力,形成卯榫效果,使墙体更能牢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墙体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又能弱化墙体的传热能力,降低砌体的自身容重,提高强度,避免墙体开裂渗漏,增强保温性能,提高墙体耐久性能,消除因材料造成墙体出现质量问题,推进墙体节能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2、本实用新型在两肋三壁的上、下面制作的凹槽和凸部,能使垒砌时上下两砌块互相插入,形成卯榫结构,增加机械咬合力,使墙体更能牢固稳定,同时能控制因应力造成墙体的开裂,消除墙体渗漏,提高了保温功能和耐久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砌块制作过程中采用布料和振压工艺,布料是在布料机振动的情况下,使混凝土拌合料均匀充填模具空腔内至预定高度,并形成水平面的过程,振压是根据产品强度的要求,通过调整布料时间、布料次数和振动频率,以达到密实布料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砌块制作过程中的脱模是使复合产品保温砌块胚体从模箱中脱出,然后设备复位,准备下一个成型周期的过程,脱模平稳,下模箱向上提的同时上模头的油缸压力足够大,避免了产生脱模时上模油缸向上串,导致脱模困难,减少破损。

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一物多用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空腔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腔壳体,2、保温芯,3、侧壁,4、肋,5、加强内壁,6、凹槽,7、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反相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上、下”是指参考附图1所示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是指对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1: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锯齿形轻质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有的两侧壁3以及设置在两侧壁3之间的一对肋4,两肋4之间设置有加强内壁5,两侧壁3、一对肋4以及加强内壁5组成双口型空腔壳体1,双口型空腔壳体1的空腔内填充保温芯2,保温芯2采用轻质保温材料聚苯块。空腔壳体1为轻质混凝土材料制成的双口型空腔壳体。侧壁3的上侧面设有凸部7,下侧面开设凹槽6,加强内壁5的上侧面设有凸部7,下侧面开设凹槽6,使砌块垒砌时上下增加机械咬合力,形成卯榫效果,使墙体更能牢固稳定。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