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U型叠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505阅读:1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U型叠合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U型叠合梁。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建筑业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时期。目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这要求建筑业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满足未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包括以下几点:

(1)现场绑扎钢筋支设模板,费工费力且易漏震跑浆,产生蜂窝麻面质量问题;

(2)现场施工周期长,易造成噪音、扬尘等环境污染;

(3)使用周期结束后无发循环利用,拆除产生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4)传统预制梁、预制叠合梁多采用实心形状,自重大,运输吊装费用高;

(5)传统预制梁、预制叠合梁与板结合整体性差,存在质量隐患且节点安装难度大。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缺点,设计了一种预制U型叠合梁,其结合工业化高度发达的钢结构产业,配合各种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技术,解决钢筋混凝土节点装配化先天不足的问题、现场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建筑材料应用问题等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U型叠合梁。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U型叠合梁,包括U型钢板,所述U型钢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U型钢板外形结构相适应的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包裹有钢筋网片,设置在两侧面的所述钢筋网片与所述U型钢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锚筋;所述锚筋一端锚固于混凝土层内,另一端焊接在所述U型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锚筋在U型钢板两侧面成梅花型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片沿所述U型钢板的三个外侧面U型布置,并被所述混凝土层包裹以形成“U形”型钢-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工厂预制标准化生产,构件尺寸精度高,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2)叠合U型梁构件自重轻,便于运输及安装,减少运输及吊装成本。

(3)叠合梁为工厂预制,缩短施工周期,利于精细化管理。

(4)整体吊装噪音小且有效防止扬尘污染。

(5)使用期结束可拆除返厂检测加固,是可循环重复使用的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及浪费。

(6)U型梁内侧空心部分现场与楼板整体现浇,保证了梁板的整体性,抗震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涉及一种预制U型叠合梁,包括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U型钢板4,所述U型钢板4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U型钢板4外形结构相适应的混凝土层1,所述混凝土层1内包裹有钢筋网片2,设置在两侧面的所述钢筋网片2与所述U型钢板4之间设置有多个锚筋3;所述锚筋3一端锚固于混凝土层1内,另一端焊接在所述U型钢板4上。其中,所述锚筋3在U型钢板4两侧面成梅花型布置。由于锚筋3的设置,保证了外包钢筋混凝与U型钢板的结合牢固可靠,整体性好。

设计思路是:以焊接的U型钢板作为骨架,并外包钢筋混凝土进行防腐防火,钢筋混凝土有钢筋网片及混凝土层组成,钢筋网片沿U型钢板的三个侧面U型布置,并被混凝土包裹形成“U形”型钢-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为保证外围钢筋混凝土与U型钢板骨架结合牢固可靠,沿U型钢两侧立面焊有锚筋,锚筋成梅花形布置。综上,钢构与标准化构造配筋完美搭配,结合钢结构天生节点连接优势,工厂预制部分混凝土,达到高预制率工业化建筑标准。

图4,为本设计U型叠合梁在施工现场与叠合板5的连接节点示意图,U型叠合梁的梁侧立面顶部作为叠合板5的支撑部位,将叠合板5放置与U型叠合梁上,带楼板上层钢筋铺设完毕后,整体现浇混凝土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