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13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遮阳篷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门窗除了具有采光、通风、隔音等作用外,还具有隔热、保温、御寒等功能。但是在炎热的夏季,阳光会射入室内使得室内温度升高,消耗过多的能源来降温,不符合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遮阳的形式主要有室内遮阳和室外遮阳两种,对于建筑节能效果而言,在门窗外侧设置遮阳装置是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普遍采取的方案,是在门窗外侧的建筑主体结构上设置单独的遮阳装置。门窗和遮阳装置为各自独立的系统,相互之间没有关联。该措施在节能方面虽然能满足要求,但由于门窗和遮阳各自独立设计,没有综合考虑相互之间的影响,存在影响建筑立面效果、安全可靠性低、材料浪费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该结构为一体化结构,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安装方便,节能环保,美观大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包括上边框、竖框、遮阳板和T型螺栓,竖框的上部连接上边框,遮阳板的上部连接上边框,遮阳板的下部通过T型螺栓连接竖框;上边框包括上边框翼板和上边框腹板,上边框翼板连接遮阳板,上边框腹板连接竖框;竖框包括竖框翼板和竖框腹板,竖框翼板通过T型螺栓连接遮阳板,竖框腹板连接上边框腹板;遮阳板包括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一翼板连接上边框翼板,第二翼板通过T型螺栓连接竖框翼板。

进一步,上边框翼板上设有楔形凹槽,第一翼板的端部设置有楔形挂钩,楔形凹槽和楔形挂钩相匹配。由于两者之间采用楔形结构,所以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其紧密结合,并具有自锁功能。

进一步,楔形凹槽开口朝向上边框翼板和上边框腹板相交的位置。

进一步,楔形挂钩的方向指向第二翼板。

进一步,上边框和竖框均呈L型。

进一步,竖框腹板由腔体组成,腔体靠近竖框翼板的断面呈矩形,腔体靠近竖框的侧面设置有竖框凹槽。

进一步,竖框翼板上设置有竖向长圆孔,竖向长圆孔的中心线与腔体的中心线重合,竖向长圆孔的轴线与竖框的轴线保持一致。

进一步,T型螺栓的头部设有凸棱,凸棱的形状与竖框凹槽相互匹配,凸棱的宽度小于竖向长圆孔的宽度。

进一步,遮阳板由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组成V形结构。

进一步,第二翼板的端部设有折边,折边设置有圆孔,圆孔与述T型螺栓相匹配。通过将T型螺栓安装到折边的圆孔上,再将T型螺栓的杆头插入到竖向长圆孔内,并转动90度,使其凸棱与竖框凹槽相接触,以保证T型螺栓在紧固过程中不会转动,从而使竖框和遮阳板很好地连接在一起。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该结构为一体化结构,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安装方便,节能环保,美观大方。上边框翼板上设有楔形凹槽,第一翼板的端部设置有楔形挂钩,楔形凹槽和楔形挂钩相匹配,两者之间采用楔形结构,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其紧密结合,并具有自锁功能。

通过将T型螺栓安装到折边的圆孔上,再将T型螺栓的杆头插入到竖向长圆孔内,并转动90度,使其凸棱与竖框凹槽相接触,以保证T型螺栓在紧固过程中不会转动,从而使竖框和遮阳板很好地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门窗与遮阳篷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门窗与遮阳篷连接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竖框与遮阳板连接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竖框与遮阳板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边框;2-竖框;3-遮阳板;4-T型螺栓;11-上边框翼板;12-楔形凹槽;13-上边框腹板;21-竖框翼板;22-腔体;23-竖框凹槽;24-竖向长圆孔;25-竖框腹板;31-第一翼板;32-第二翼板;33-楔形挂钩;34-折边;35-圆孔;41-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包括上边框1、竖框2、遮阳板3和T型螺栓4,上边框1和竖框2均呈L型。竖框2的上部连接上边框1,遮阳板3的上部连接上边框1,遮阳板3的下部通过T型螺栓4连接竖框2。上边框1包括上边框翼板11和上边框腹板13,上边框翼板11连接遮阳板3,上边框腹板13连接竖框2。竖框2包括竖框翼板21和竖框腹板25,竖框翼板21通过T型螺栓4连接遮阳板3,竖框腹板25连接上边框腹板13。遮阳板3包括第一翼板31和第二翼板32,遮阳板3由第一翼板31和第二翼板32组成V形结构,第一翼板31连接上边框翼板11,第二翼板32通过T型螺栓4连接竖框翼板21。

上边框翼板11上设有楔形凹槽12,楔形凹槽12开口朝向上边框翼板11和上边框腹板13相交的位置。第一翼板31的端部设置有楔形挂钩33,楔形挂钩33的方向指向第二翼板32,楔形凹槽12和楔形挂钩33相匹配。由于两者之间采用楔形结构,所以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其紧密结合,并具有自锁功能。

竖框腹板25由腔体22组成,腔体22设置有多个,腔体22靠近竖框翼板 21的断面呈矩形,腔体22靠近竖框2的侧面设置有竖框凹槽23。竖框翼板21上设置有竖向长圆孔24,竖向长圆孔24的中心线与腔体22的中心线重合,竖向长圆孔24的轴线与竖框2的轴线保持一致。T型螺栓4的头部设有凸棱41,凸棱41的形状与竖框凹槽23相互匹配,凸棱41的宽度小于竖向长圆孔24的宽度。第二翼板32的端部设有折边34,折边34设置有圆孔35,圆孔35与述T型螺栓4相匹配。通过将T型螺栓4安装到折边34的圆孔35上,再将T型螺栓4的杆头插入到竖向长圆孔24内,并转动90度,使其凸棱41与竖框凹槽23相接触,以保证T型螺栓4在紧固过程中不会转动,从而使竖框2和遮阳板3很好地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一种门窗与遮阳篷的连接结构的安装原理:在遮阳板3与门窗整体安装时,首先将T型螺栓4安装到遮阳板3上的圆孔35上,再将遮阳板3顶部的楔形挂钩33,直接挂入上边框1的楔形凹槽12内,由于两者之间采用楔形结构,所以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其紧密结合,并具有自锁功能。再将T型螺栓4的杆头插入到竖向长圆孔24内,并转动90度,使其凸棱41与竖框凹槽23相接触,以保证T型螺栓4在紧固过程中不会转动,即完成遮阳板3与门窗的整体安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