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380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坠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需要大量的使用机械导轨,该导轨能够向上或向下移动。

由于该导轨承载着建筑支架,其必须按照要求向上、向下缓慢移动,若是发生导轨下坠,则将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从中国专利局公开文献来看,当前的防坠器结构普遍复杂,结构越复杂,则其安全性越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坠器,其采用独特的结构,彻底消除意外坠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坠器,包括主体、第一挂链和第二挂链;所述主体具有用于穿设导轨的通孔,所述通孔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孔壁、第二孔壁;所述第一挂链与所述第二挂链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挂链与所述第二挂链的安装点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孔壁。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

所述主体具有一定轴,所述第一挂链、所述第二挂链均连接于所述定轴。

在所述定轴上套设一分隔体,所述第一挂链、所述第二挂链分处于所述分隔体的两端。

所述第一挂链与所述第二挂链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孔壁为两分离的摩擦桩。

所述第一孔壁为一体的摩擦桩。

所述第二孔壁为一体的摩擦桩。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独特的结构,彻底消除意外坠落或意外倾斜的风险。即导轨为竖直状态,第一挂链与第二挂链安装后近似为竖直状态,主体套设于导轨,由于重力的作用,主体为倾斜状态。导轨与主体通孔之间设置有间隙,当导轨向上移动时,主体对导轨的摩擦力向上,使得间隙增大,便于导轨的向上移动;当导轨向下移动时,主体对导轨的摩擦力向下,使得间隙缩小直至与导轨卡死,实现下坠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防坠器设置分隔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坠器,包括主体11、第一挂链12和第二挂链13;主体11具有用于穿设导轨的通孔111,通孔111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孔壁1111、第二孔壁1112;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连接于主体11;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的安装点连线平行于第一孔壁1111。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安装后近似为竖直状态,主体11的通孔111平面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交,当通孔111平面与导轨延伸方向垂直时,其相互之间的间隙最大,当通孔111平面倾斜到一定程序,第一孔壁1111与第二孔壁1112均与导轨的表面相抵,直到呈现卡死状态。设置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结构,能够便于主体11的摆动和姿态变化。在防坠器工作状态下,当导轨下坠时,主体11倾角增大,直至卡住导轨,实现导轨的停止。在防坠器非工作状态下,即采用提升装置提起主体11的远离安装第一拉链、第二拉链的一端,保证导轨与主体11之间的间隙,方便导轨的下降。

本实用新型防坠器的安装,是主体11具有一定轴112,第一挂链12、第二挂链13均连接于定轴112,即第一挂链12的第一环套设于定轴112,第二挂链13的第一环亦套设于定轴112。为了防止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顺着定轴112滑移,在定轴112上套设一分隔体14,第一挂链12、第二挂链13分处于分隔体14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的结构相同。第一挂链12的尾环及第二挂链13的尾环套设于一挂轴上,即能够安装防坠器,该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的结构方式能够保证防坠器主体11的自由度,便于晃动、摆动等姿态变化。

本实用新型第一孔壁1111为两分离的摩擦桩,或者第一孔壁1111为一体的摩擦桩。第二孔壁1112直接采用一体的摩擦桩。该摩擦桩需与导轨相对摩擦,能够承载导轨及其上的重量,使得发生坠落时,该防坠器发挥作用的同时不会损毁。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结构,彻底消除意外坠落的风险。即导轨为竖直状态,第一挂链12与第二挂链13安装后近似为竖直状态,主体11套设于导轨,由于重力的作用,主体11为倾斜状态。导轨与主体11通孔111之间设置有间隙,当导轨向上移动时,主体11对导轨的摩擦力向上,使得间隙增大,便于导轨的向上移动;当导轨向下移动时,主体11对导轨的摩擦力向下,使得间隙缩小直至与导轨卡死,实现下坠防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