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围护结构与钢柱的柔性连接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752阅读:2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砌体围护结构与钢柱的柔性连接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围护结构与钢柱的柔性连接体系。



背景技术:

钢结构厂房一般优先采用轻型板材,但是因为砌体围护墙价格便宜,隔音和保温性能更好,许多厂房仍采用砌体围护墙。目前实际做法中,一般是将砌体围护墙做外贴式与钢柱拉接,此种连接方式使砌体围护墙与主体结构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主体结构为延性构件,砌体墙为脆性构件,两种不同性质构件组成的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复杂而多变,很难满足抗震要求,之前发生的许多震害情况也证明了这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砌体围护结构与钢柱的柔性连接体系,要解决传统的砌体围护结构与钢柱连接中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构件连接在一起抗震性能复杂而多变和难以满足抗震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砌体围护结构与钢柱的柔性连接体系,包括有一列平行间隔设置的钢柱、砌筑在一列钢柱外侧的砌体围护墙以及浇筑在砌体围护墙上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所述钢柱的外侧面与砌体围护墙之间留有间距,并且钢柱与砌体围护墙之间通过第一拉接筋柔性连接;所述第一拉接筋有一组,且在钢柱的外侧面上、沿竖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第一拉接筋的一端焊接连接在钢柱的外侧面上,第一拉接筋的另一端伸入砌体围护墙中与砌体围护墙固定连接;所述钢柱的外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一组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与第一拉接筋沿竖向交错间隔布置;在钢垫板与砌体围护墙之间设有滑动层,所述滑动层的内侧面与钢垫板紧密贴合,滑动层的外侧面与砌体围护墙紧密贴合;所述钢柱与钢筋混凝土圈梁之间留有间距,并且钢柱与钢筋混凝土圈梁之间通过第二拉接筋柔性连接;所述第二拉接筋的一端与钢柱连接,第二拉接筋的另一端伸入钢筋混凝土圈梁中与钢筋混凝土圈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柱与砌体围护墙之间的间距为15mm~2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接筋呈“几”字形,包括有第一横边和分别连接在第一横边两端的第一竖边;所述第一竖边的底端水平向外弯折形成第一翻边。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接筋水平连接在钢柱的外侧面上;其中,第一拉接筋的第一横边与钢柱焊接连接,第一拉接筋设有第一翻边的一端被砌筑在砌体围护墙中。

优选的,当抗震设防烈度小于九度时,所述钢柱的外侧面上、相邻两根第一拉接筋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00mm;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九度时,所述钢柱的外侧面上、相邻两根第一拉接筋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50mm。

优选的,所述滑动层为油毡。

优选的,所述钢柱由H形钢或者箱形截面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拉接筋布置钢柱左右两侧,且与钢柱之间通过垂直连接在钢柱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的连接杆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由角钢或者槽钢或者钢板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拉接筋呈L形,包括有第二竖边;所述第二竖边的底端水平向外弯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二拉接筋水平连接在钢柱与钢筋混凝土圈梁之间;第二拉接筋的第二竖边与钢柱上对应一侧的连接杆焊接连接,第二拉接筋设有第二翻边的一端被浇筑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中,其中第二竖边设有第二翻边的一端被浇筑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中的长度大于35倍第二拉接筋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砌体围护墙与钢柱之间以及钢筋混凝土圈梁与钢柱之间均设有间隙,使砌体围护结构与钢柱结构脱开,不妨碍钢柱列沿水平的位移;同时在砌体围护墙与钢柱之间连接第一拉结筋、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与钢柱之间设置第二拉结筋,给出了保证墙体平面外的稳定的措施;这种柔性连接做法对钢结构整体的抗震更加有利。

2、本实用新型中砌体围护墙与钢柱之间设置间隙脱开,从而使钢结构主体计算不用考虑砌体围护墙纵向刚度的影响;同时第一拉结筋与紧贴的钢垫板作为墙体的侧面支点,保证砌体围护墙的稳定。

3、本实用新型在钢垫板与砌体围护墙之间设置滑动层,增大了钢垫板与砌体围护墙之间的滑动能力,降低了钢垫板与砌体围护墙沿纵向移动的相互制约。

4、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上的第二拉结筋与钢柱左右侧面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使得第二拉结筋与钢柱左右侧面离开一定距离,减小了钢柱列沿纵移动制约。

5、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拉接筋与砌体围护墙连接端、第二拉接筋与钢筋混凝土圈梁连接端均设置翻边,保证了拉接筋与维护结构之间的连接了,使拉接筋不容易脱落。

6、本实用新型广泛运用于厂房结构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钢柱与砌体围护墙连接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钢柱与砌体围护墙连接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钢柱与钢筋混凝土圈梁连接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钢柱与钢筋混凝土圈梁连接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拉接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拉接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柱、2-砌体围护墙、3-钢垫板、4-滑动层、5-第一拉接筋、5.1-第一横边、5.2-第一竖边、5.3-第一翻边、6-连接杆、7-钢筋混凝土圈梁、8-第二拉接筋、8.1-第二竖边、8.2-第二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这种砌体围护结构与钢柱的柔性连接体系,包括有一列平行间隔设置的钢柱1、砌筑在一列钢柱1外侧的砌体围护墙2以及浇筑在砌体围护墙2上的钢筋混凝土圈梁7;所述钢柱1的外侧面与砌体围护墙2之间留有间距,并且钢柱1与砌体围护墙2之间通过第一拉接筋5柔性连接;所述第一拉接筋5有一组,且在钢柱1的外侧面上、沿竖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第一拉接筋5的一端焊接连接在钢柱1的外侧面上,第一拉接筋5的另一端伸入砌体围护墙2中与砌体围护墙2固定连接;所述钢柱1的外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一组钢垫板3;所述钢垫板3与第一拉接筋5沿竖向交错间隔布置;在钢垫板3与砌体围护墙2之间设有滑动层4,所述滑动层4的内侧面与钢垫板3紧密贴合,滑动层4的外侧面与砌体围护墙2紧密贴合;所述钢柱1与钢筋混凝土圈梁7之间留有间距,并且钢柱1与钢筋混凝土圈梁7之间通过第二拉接筋8柔性连接;所述第二拉接筋8的一端与钢柱1连接,第二拉接筋8的另一端伸入钢筋混凝土圈梁7中与钢筋混凝土圈梁7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柱1与砌体围护墙2之间的间距为15mm~25mm。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接筋5呈“几”字形,包括有第一横边5.1和分别连接在第一横边5.1两端的第一竖边5.2;所述第一竖边5.2的底端水平向外弯折形成第一翻边5.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接筋5水平连接在钢柱1的外侧面上;其中,第一拉接筋5的第一横边5.1与钢柱1焊接连接,第一拉接筋5设有第一翻边5.3的一端被砌筑在砌体围护墙2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柱1的外侧面上、相邻两根第一拉接筋5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00mm。

本实施例中,当抗震设防烈度小于九度时,所述钢柱1的外侧面上、相邻两根第一拉接筋5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00mm;当柔性连接体系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九度时,所述钢柱1的外侧面上、相邻两根第一拉接筋5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5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层4为油毡。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柱1由H形钢制成。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柱1也可以由箱形截面钢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接筋8布置钢柱1左右两侧,且与钢柱1之间通过垂直连接在钢柱1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的连接杆6对应连接,同时第二拉接筋8与钢柱1左侧面或者右侧面离开一定距离,其数值应不小于地震作用下墙与柱的侧移差异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6由角钢制成。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6也可以由槽钢或者钢板制成。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接筋8呈L形,包括有第二竖边8.1;所述第二竖边8.1的底端水平向外弯折形成第二翻边8.2;所述第二拉接筋8水平连接在钢柱1与钢筋混凝土圈梁7之间;第二拉接筋8的第二竖边8.1与钢柱1上对应一侧的连接杆6焊接连接,第二拉接筋8设有第二翻边8.2的一端被浇筑在钢筋混凝土圈梁7中,其中第二竖边8.1设有第二翻边8.2的一端被浇筑在钢筋混凝土圈梁7中的长度大于35倍第二拉接筋8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7,沿墙高间隔≤4m。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3月15日 09:48
    有没有公众号可以关注你每次发的文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