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板的抗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3814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屋顶板的抗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抗风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屋顶板的抗风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58所示,一般的屋顶板600包含有相间隔的板体610与突脊部620。

现有是利用铆钉或自攻螺丝将屋顶板固定于屋梁上。但铆钉或螺丝为点状型态的固定,其固定力有限。在屋顶板遭受强风吹袭时,其屋顶板容易向上掀起而损坏,如图59所示意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板的抗风装置,可以牢固的将屋顶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顶板的抗风装置,用以使用于屋顶板,屋顶板具有相间隔的板体部与突脊部,屋顶板的抗风装置包括:风压件、夹具以及横杆。风压件用以跨置于屋顶板的板体部;夹具用以夹固于屋顶板的突脊部;以及横杆跨置于风压件及夹具的顶面,并通过第一结合结构及第二结合结构分别与风压件及夹具结合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风压件包含结合部与支撑部,支撑部位于结合部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合部与支撑部为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合部与支撑部为两件式构件,再相互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撑部包含直板与底板,直板接续于结合部的下部,底板接续于直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撑部为三角形支撑座,其接续于结合部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撑部包含斜板与底板,斜板接续于结合部的下部,底板接续于斜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合部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支撑部包含两个斜板与底板,各斜板分别接续于各结合板的下部,底板接续于各斜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撑部包含直板与底座,直板接续于结合部的下部,底座接续于直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合部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各结合板的上部相接续,支撑部包含两个直板与两个底板,各直板分别接续于各结合板的下部,各底板分别接续于各直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撑部包含直板与底座,直板接续于结合部的下部,底座结合于直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撑部包含直板与底座,直板结合于结合部的下部,底座结合于直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合部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支撑部包含两个直板与底座,各直板分别接续于各结合板的下部,各直板的下部分别结合于底座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合部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各结合板的上部相接续,支撑部包含两个直板与两个底座,各直板分别接续于各结合板的下部,各底座分别接续于各直板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横杆为底面两侧各具有内突缘的ㄇ型横杆,第一结合结构包含有第一螺丝与第一结合块,第一结合块容置于横杆的内部,并跨置于各内突缘,第一螺丝结合第一结合块及风压件的结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横杆为平板型横杆、T型横杆、矩型横杆或圆形横杆,第一结合结构为第一螺丝,第一螺丝结合横杆及风压件的结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风压件的结合部具有夹口,横杆的全部或一部分容置于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横杆具有平板部,平板部的端部具有钩口,风压件的结合部的外端容置于钩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风压件的结合部具有夹口,横杆具有平板部,平板部的端部具有钩口,钩口与夹口相互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风压件的结合部具有夹口,夹口的内壁具有内凸体,横杆具有平板部,平板部的端部具有扣体,扣体的内壁形成凹口,扣体容置于夹口,内凸体容置于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夹具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夹块,两个夹块分别夹固于突脊部的两侧;横杆为底面两侧各具有内突缘的ㄇ型横杆,第二结合结构包含有两个第二螺丝与两个第二结合块,各第二结合块容置于横杆的内部,并跨置于各内突缘,各第二螺丝结合各夹块与各第二结合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夹具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夹块,两个夹块分别夹固于突脊部的两侧,并以第一结合件结合两个夹块,两个夹块的其中一个夹块的顶面具有横杆承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夹具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夹块,两个夹块分别夹固于突脊部的两侧,两个夹块的顶面各具有相对齐的横杆承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夹具为夹环,夹环夹固于突脊部,夹环的顶面形成横杆承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夹具为ㄇ形夹块,ㄇ形夹块夹固于突脊部,并以第二结合件结合突脊部与ㄇ形夹块,ㄇ形夹块的顶面形成横杆承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夹具为ㄇ形夹块,ㄇ形夹块夹固于突脊部,并以第二结合件结合突脊部与ㄇ形夹块,ㄇ形夹块的顶面结合有横杆承载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夹具为ㄇ形夹块,ㄇ形夹块夹固于突脊部,并以第二结合件结合突脊部与ㄇ形夹块,ㄇ形夹块贯穿具有横杆承载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屋顶板的抗风装置,是将风压件及夹具分别跨置于及夹固于屋顶板的板体部及突脊部,再利用第一结合结构及第二结合结构分别将风压件及夹具结合固定于横杆。借由横杆的连结,使得风压件、夹具及横杆形成压抵于屋顶板上的整条横体型态的牢固结构体,其中的风压件受横杆压制而压抵于屋顶板的板体部,使得板体部能牢固的抵抗风压,避免屋顶板及其板体部被强风吹掀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屋顶板的抗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绘示图1所示的抗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屋顶板的抗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绘示图3所示的抗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5至图42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屋顶板的抗风装置其中风压件及横杆的各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3至图57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屋顶板的抗风装置其中夹具及横杆的各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8是绘示屋顶板的主视图。

图59是绘示图58所示的屋顶板被强风吹袭而向上掀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当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1及图2,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屋顶板的抗风装置包含风压件100、夹具200、横杆300、第一结合结构400与第二结合结构500。

风压件100用以跨置于屋顶板600的板体部610。风压件100包含结合部 110与支撑部120。其中,支撑部120位于结合部110的下端,用以跨抵于屋顶板600的板体部610;结合部110则用以与横杆300结合。支撑部120包含有直板121与底板122,其中,直板121接续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底板122 则接续于直板121的下部。

同时参阅图43所示,夹具200用以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夹具200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夹块210,其分别夹固于突脊部620的两侧。

横杆300为底面两侧各具有内突缘311的ㄇ型横杆310。

风压件100以第一结合结构400与ㄇ型横杆310结合固定。第一结合结构400包含两个第一螺丝410与两个第一结合块420。两个第一结合块420容置于ㄇ型横杆310的内部,并跨置于内突缘311,两个第一螺丝410则分别结合两个第一结合块420与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

夹具200以第二结合结构500与ㄇ型横杆310结合固定。第二结合结构 500包含两个第二螺丝510与两个第二结合块520。两个第二结合块520容置于ㄇ型横杆310的内部,并跨置于内突缘311,两个第二螺丝510则分别结合两个第二结合块520与两个夹块210。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抗风装置,是将风压件100及夹具200分别跨置于及夹固于屋顶板600的板体部610及突脊部620,再利用第一结合结构 400及第二结合结构500分别将风压件100及夹具200结合固定于横杆300。借由横杆300的连结,使得风压件100、夹具200及横杆300形成压抵于屋顶板600上的整条横体型态的牢固结构体,其中的风压件100受横杆300压制而压抵于屋顶板600的板体部610,因而板体部610能牢固的抵抗风压,避免屋顶板600及其板体部610被强风吹掀损坏。

请参阅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屋顶板的抗风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该实施例所示的抗风装置同样包含风压件100、夹具200、横杆300、第一结合结构400与第二结合结构500。

风压件100用以跨置于屋顶板600的板体部610。风压件100包含结合部 110与支撑部120。支撑部120包含有直板121与底座125,其中,直板121 接续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底座125则结合于直板121的下部。夹具200为ㄇ型夹块250,用以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横杆300为T型横杆330,其具有平板部331。第一结合结构400及第二结合结构500分别为第一螺丝 410及第二螺丝510,分别将风压件100及ㄇ型夹块250固定于T型横杆330 的平板部331。

依据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风压件100、夹具200及横杆300形成压抵于屋顶板600上的整条横体型态的牢固结构体,其中的风压件100受横杆 300压制而压抵于屋顶板600的板体部610,避免屋顶板600及其板体部610 被强风吹掀损坏。

风压件100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与支撑部120可以是一体成型,如图1、图2、图5至图15、图27、图33、图34、图37、图38及图42所示。

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与支撑部120也可为两件式构件,再予相互结合。如图3、图4、图16至图26、图28至图32、图35、图36、图39至图 41所示者。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可以是包含相接续的直板121与底板122,其中,直板121接续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如图1、图2、图5至图10、图 15、图27、图42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包含相接续的直板121与底座 125,其中,直板121接续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如图37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可以是包含相结合的直板121与底座125,其中,直板121接续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如图3、图4、图16至图22、图 24、图28至图32、图40及图41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包含相结合的直板121与底座 125,其中,直板121结合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如图23、图25及图26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三角形支撑座123,其接续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如图11、图12及图34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包含相接续的斜板124与底板 122,其中,斜板124接续于结合部110的下部。如图13及图14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包含相接续的两个斜板124与底板122。结合部110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111。两个斜板124分别接续于两个结合板111的下部。如图33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包含各相接续的两个直板121 与两个底板122。结合部110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111,两个结合板 111的上部相接续。两个直板121分别接续于两个结合板111的下部。如图38 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包含各相结合的两个直板121 与两个底座125。结合部110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111,两个结合板 111的上部相接续。两个直板121分别接续于两个结合板111的下部。如图39 所示。

风压件100的支撑部120的型态也可以是包含各相结合的两个直板121 与底座125,两个直板121的下部分结合于底座125的两侧。结合部110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结合板111。两个直板121分别接续于两个结合板111的下部。如图35及图36所示。

横杆300可为平板型横杆320(如图5所示)、T型横杆330(如图3至图21 所示)、矩形横杆340(如图22、图23、图25至图37、图39及图40所示)或圆形横杆350(如图24、图38、图41及图42所示)。第一结合结构400为第一螺丝410,其结合横杆300及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

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具有夹口112。横杆300的全部容置于夹口112。如图22至图42所示。或横杆300的一部分容置于夹口112。如图5至图7所示。

横杆300具有平板部331,其端部具有钩口332。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 的外端容置于该钩口332。如图8及图9所示。

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具有夹口112,横杆300具有平板部331,其端部同时具有钩口332。横杆300的钩口332与风压件100的夹口112相互结合。如图10所示。

风压件100的结合部110具有夹口112,其内壁具有内凸体113;横杆300 具有平板部331,平板部331的端部具有扣体333,其内壁形成凹口334。横杆300的扣体333容置于风压件100的夹口112,同时,风压件100的内凸体 113容置于横杆300的凹口334。如图12、图14、图17、图18及图21所示。

夹具200的型态可以有多种实施例。除了图1、图2及图43所示的型态之外,也可如图44所示,夹具200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夹块210,其分别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的两侧,并以第一结合件220结合该两个夹块210。两个夹块210的其中一个夹块的顶面具有横杆承载部230,用以载置横杆。

如图46至图47所示,夹具200的型态也可以是,夹具200包含位于相对向的两个夹块210,其分别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的两侧。两个夹块210的顶面各具有相对齐的横杆承载部230,用以载置横杆。

如图45所示,夹具200的型态也可以是,夹具200为夹环240,其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夹环240的顶面形成横杆承载部230,用以载置横杆。

如图49至图51所示,夹具200的型态也可以是,夹具200为ㄇ形夹块 250,其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并以第二结合件260结合突脊部620 与ㄇ形夹块250。ㄇ形夹块250的顶面形成横杆承载部230。用以载置横杆。

如图52至图54所示,夹具200的型态也可以是,夹具200为ㄇ形夹块 250,其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并以第二结合件260结合突脊部620 与ㄇ形夹块250。ㄇ形夹块250的顶面结合有横杆承载件270,用以承载横杆。

如图55至图57所示,夹具200的型态也可以是,夹具200为ㄇ形夹块 250,其夹固于屋顶板600的突脊部620,并以第二结合件260结合突脊部620 与ㄇ形夹块250。ㄇ形夹块250贯穿具有横杆承载孔280,用以贯穿承载横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