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380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柱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形态,起到支撑建筑物的重要作用。传统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柱都是采用现场绑扎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模板、然后现场浇筑混凝土成型的方式,其缺点是:现场施工作业量大、工人劳动效率低、安全维护成本高、柱子的钢筋及柱子定位不准确;难以和钢结构梁、钢包混凝土结构梁、预制混凝土梁等连接;当要求采用预制梁(钢梁、混凝土预制梁等)时,不得不采用钢结构柱子或型钢混凝土柱子,结果是使竖向结构的费用大幅增加,钢结构防腐、防火措施成本增加。

所以,如果能够采用骨架钢筋柱预制、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形成钢筋混凝土柱,是可以较大程度地解决上述问题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骨架钢筋柱预制、现场浇筑混凝土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有角部的型钢、腹杆、节点封闭板、横隔板、横梁、连接板、竖向钢筋和横向箍筋,设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中心轴线方向为竖向,不少于四条的多条竖向的所述型钢均匀或非均匀排列在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中心轴线的四周,多条所述腹杆分别安装于相邻两条所述型钢之间,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位置的相邻两条所述型钢之间安装有竖向的所述封闭板且多个所述节点封闭板之间安装有所述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上设有竖向通孔,多个所述横梁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位置的外周,多条所述竖向钢筋置于多条所述型钢围成区域内并穿过所述横隔板上的竖向通孔,或者,多条所述竖向钢筋置于所述节点封闭板的外侧,多条所述竖向钢筋和多条所述型钢之间通过多个横向箍筋固定连接,多条所述型钢围成区域内和外周5-10cm范围内均填充有混凝土。

上述结构中,型钢的数量和尺寸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四条并围成一个矩形;腹杆可以为铁杆或钢杆等金属杆,也可以为角钢或钢板条,具体数量和尺寸根据需要而定;封闭板和横隔板一般采用铁板或钢板,具体数量和尺寸根据相邻型钢之间的距离等决定;横梁的具体结构、尺寸和数量根据建筑实际需要而定;连接板一般采用铁板或钢板,具体数量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竖向钢筋和横向箍筋一般均为钢筋条,具体数量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优选地,所述腹杆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倾斜安装于相邻两条所述型钢之间;所述节点封闭板与所述型钢之间、所述节点封闭板与所述横隔板之间、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节点封闭板之间分别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连接。

具体地,所述型钢为包括但不限于角钢、槽钢和H型钢中的一种。

根据需要,所述横梁为型钢梁、钢包混凝土梁或预制混凝土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钢筋混凝土柱的部分钢筋变成型钢,用腹杆将型钢连接成能承受施工荷载的骨架;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处焊接多个节点封闭板形成环形钢板,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箍筋并与横隔板一起形成刚度强大的节点区域,使其更加符合规范规定的强节点弱构件要求;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处通过连接板将横梁和节点封闭板稳定连接,将水平力和竖向力产生的内力有效传递给节点,具有安全可靠的受力性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如下优势:

(1)除了浇筑混凝土的工序,其它大部分工序在工厂内制作,使现场的钢筋作业趋于0;

(2)具有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同等或更好的受力性能和更好的经济性(便于工厂大规模工业化制作、节约制作成本,用钢量接近普通钢筋混凝土柱);

(3)解决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结构、预制梁等连接困难问题,避免采用钢结构柱或钢骨混凝土柱,减少用钢量使竖向结构的成本大幅降低;

(4)全装配的安装方式,工程建设速度大幅提高,并符合国家政策推行的环保、节能、高质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装配式建筑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配式建筑用骨架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有角部的型钢101、腹杆102、节点封闭板201、横隔板202、横梁301、连接板302、竖向钢筋401和横向箍筋402,型钢101为包括但不限于角钢、槽钢和H型钢中的一种,横梁301为型钢梁、钢包混凝土梁或预制混凝土梁,设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中心轴线方向为竖向,不少于四条的多条(图中为4条)竖向的型钢101均匀(也可非均匀)排列在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中心轴线的四周(图中所示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多条(具体数量根据需要而定)腹杆102分别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倾斜安装于相邻两条型钢101之间,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位置(节点位置是建筑结构梁柱交接的惯用名称,一般处于楼层位置,对于骨架钢筋混凝土柱来说,一般位于端头位置)的相邻两条型钢101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安装有竖向的节点封闭板201且多个(图中为4个)节点封闭板201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安装有横隔板202,多个节点封闭板201共同围成封闭环板,节点封闭板201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孔(以便于与梁混凝土连成一体),横隔板202上设有竖向通孔(以便于浇注柱子混凝土),多个(图中为4个)横梁301分别通过连接板302并以焊接或螺栓方式安装于所述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位置的外周,多条(具体数量根据需要而定)竖向钢筋401置于多条型钢101围成区域内腹杆102的外侧并穿过横隔板202上的竖向通孔(或者,多条竖向钢筋401也可以置于节点封闭板201的外侧),多条竖向钢筋401和多条型钢101之间通过多个(具体数量根据需要而定)横向箍筋402并以焊接或螺栓方式固定连接,多条型钢101围成区域内和外周5-10cm范围内均填充有混凝土60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施工时,首先将型钢101定位,然后焊接腹杆102形成骨架;再焊接节点封闭板201,在节点封闭板201内焊接横隔板202,在节点封闭板201外焊接连接板302;再安装竖向钢筋401并焊接或绑扎横向箍筋402,自此形成预制的骨架钢筋柱;然后将骨架钢筋柱运输至建筑施工现场,在基础施工时可以将骨架钢筋柱下端的一部分直接锚入现场的混凝土基础502内,与预埋钢筋一样;骨架钢筋柱的竖向安装可通过局部连接板701采用分段连接安装的方式进行;然后在节点位置通过连接板302安装横梁301;然后安装柱模板,柱模板合围在骨架钢筋柱的外周且间距2-20cm(该间距是常用距离,具体根据需要而定);然后浇筑混凝土601,待其凝固后即形成整个骨架钢筋混凝土柱;在横梁301的上方即可浇筑形成混凝土楼板501。上述横梁301采用的是钢包混凝土梁;如果采用钢梁,则可以直接预先焊接在骨架钢筋柱的节点封闭板201上,或者通过连接板302将钢梁与节点封闭板201焊接或螺栓连接。

由上可知,整个骨架钢筋混凝土柱的大部分结构是预制完成的,少部分涉及浇筑混凝土的工序在施工现场完成,大大减少了现场钢筋作业量,简化了现场施工工序,提高了建筑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